周水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既為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指明方向,也為我國出版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新時代出版工作的方向與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出版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出版業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1]。
圖書編輯作為出版業的重要一環,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責任。但著眼當下,出版業面臨著紙質時代的傳統編輯技能已被數字技術所取代或改變、市場需求與讀者需求日益分散和多樣化、編輯人才匱乏和流失等諸多問題。新時代圖書編輯人才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推動出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于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柳斌杰指出,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指出版業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多業態、更新技術、更強隊伍、更有魅力、更可持續、更具影響力的新型發展態勢[2]。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就是出版企業要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滿足讀者和市場需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性發展。因此,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應具備以下特征:
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以讀者為中心,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出版企業要深入了解讀者需求,提供全面、專業、有深度的閱讀體驗,實現與讀者的深度互動和聯結。
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是新時代賦予出版業的新使命,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點。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發展,技術革命、社會發展對出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出版企業需積極利用數字技術和平臺,加速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讀者和市場需求,促進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出版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3]。基于出版工作的這一重要作用,出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文化傳承和發展。出版企業應發揮傳媒力量,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素養和人文素質。
出版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出版行業需要加深協作,建立良好的行業環境和生態體系,共同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面對外部競爭壓力和思想攻勢,出版企業應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增進國際的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文化和中國出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編輯是出版業整個行業鏈條中的“靈魂人物”。伴隨著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各種新的編輯模式和要求應運而生。這就要求圖書編輯不僅要有傳統編輯的基本能力,還要與時俱進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出版行業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做好新時代出版工作,必須嚴格貫徹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將意識形態主陣地守住、建設好。”[4]圖書編輯對書稿內容的意識形態問題應保持時刻警惕,不斷學習國家的相關出版管理條例,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培養敏銳的政治嗅覺,提升政治把關能力。
創新是所有行業轉型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每個行業實現基業長青、不斷向前的“血液脈搏”。只有從思想、內容、技術手段、營銷模式等各方面做好創新,才能讓出版企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編輯工作正在從傳統的“打字、排版、審讀、修改”向數字化方向轉變。這就要求圖書編輯需要具有創新的理念和技巧,能夠利用現有的工具和平臺創造出新的工作模式和解決方案,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圖書編輯需要有運用非傳統方式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創新的基礎上,圖書編輯勢必面臨著因變化而產生的作者、出版商、讀者等相關各方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圖書編輯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運用多種溝通方式,如語言溝通、寫作溝通、圖像溝通等,建立高效的溝通渠道,協調處理各方之間的矛盾和合作關系。
出版史自身就是一部技術進步史。技術發展和創新在千百年來影響和改變著出版業的產品、商業模式和商業效率,是推動出版行業始終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數字化時代,圖書編輯需要具有運用各種數字化技術和工具進行數字化出版的能力。具體而言,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熟悉數字化出版流程和規范,了解各類數字化工具和軟件的使用方法,如數字圖書館、電子書閱讀器、圖像處理軟件、數字出版軟件等,熟悉各種導入、輸出和交換格式,如PDF、EPUB、MOBI等。同時,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也要求圖書編輯掌握基本的編程技能,如HTML、CSS、JavaScript等,能夠進行網頁制作、數字出版軟件定制、數字化出版系統開發等工作。此外,數字化出版的商業模式、市場潛力、商業流程和風險因素,也是圖書編輯需要了解的內容,以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盈利。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是圖書編輯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能讓圖書編輯更好地適應數字化出版的趨勢,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優質的閱讀服務,是實現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必備基礎。
圖書編輯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和文化素養。專業學科知識包括編輯書稿內容所涉及的文學、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圖書編輯需要對多個領域的基礎知識、主流流派、文化背景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準確地進行選題、撰文、編校等工作,為讀者提供高水平、有價值的書籍。此外,圖書編輯還需要對傳統以及歷史有深入的了解,能夠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的內涵,從而為推廣優秀文化作出積極貢獻。總之,圖書編輯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和文化素養,為讀者提供豐富、高質量和多樣化的出版圖書作品,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文化發展與創新。
面對當前出版業的市場變革與競爭,圖書編輯首先要增強自己的市場敏感度,樹立市場意識,從而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和機遇,實現文化價值、商業價值的雙豐收。市場敏感度指能對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做出快速、準確的反應,從而把握市場機會。這就需要圖書編輯關注市場上的熱點和趨勢,根據讀者的需求和口味來進行選題和策劃,從而推出有價值和受歡迎的出版產品。圖書編輯還應具備全媒體運營能力,在產品定位、推廣、銷售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使出版物不僅具有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也能實現商業盈利,增強出版物的影響力。
總之,在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新時代圖書編輯需要在掌握出版業傳統的能力與素養的基礎上不斷升級,持續深入地學習,并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掌握新的技能,開拓新的視野和思路。只有緊緊跟隨出版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才能夠為實現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出版業高質量對編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編輯作為出版業中重要的一環,要與時俱進,積極適應新時代、新時期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政治質量是保障圖書質量的“生命線”。理論指導是推動編輯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圖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不僅是作者意識形態的表達,還會直接影響讀者的思想意識。因此,圖書編輯首先應在工作中高度重視作品的政治立場,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政治紀律;應系統且深入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應認真學習黨和國家在新聞宣傳、期刊書籍出版等領域的相關要求,并認真貫徹、堅決執行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首先,圖書編輯應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圍繞專業領域核心問題深入研究,掌握專業領域的核心,擁有卓越的能力、知識和技能,建立深厚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只有深入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理解,圖書編輯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準確表現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其次,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打通學科邊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科整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雜家。跨學科知識學習可以使圖書編輯從多個領域汲取靈感和創意,拓寬知識面和視野,解決單一學科視角帶來的相關限制,使編輯更好地適應未來出版業的發展趨勢。這也是圖書編輯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適應未來圖書出版需要的必要條件。
技術進步是社會變革的驅動力,出版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興技術的支持。數字化時代,圖書編輯應注重數字化實踐,懂得如何借助數字化技術進行創意設計、內容組合、多媒體互動等,提高編輯效率和質量,增進作品交互性和趣味性,增強讀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讓出版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圖書編輯還應培養自己運用大數據分析市場的能力,懂得如何整合資源,掌握將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進行融合的能力,讓出版物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外都能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精品出版是出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5]打造精品項目是新時代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路徑。而選題策劃的精準度、專業度、精細度是出版精品的前提。策劃能力是編輯應具備的一項基礎能力,但要做好它并非易事。中信出版社副總編輯王菲菲總結了選題策劃與篩選的16字訣:“人無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響,人響我發”,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策劃是編輯工作的應有之義。新時代圖書編輯要懂得如何在某一階段、某一時間點,根據當下形勢、讀者需求等進行深入研判,做好選題策劃,才能適時推出優質的圖書。新時代圖書編輯要堅定精品出版的信心和決心,要立足特色、找準定位,建立并維護好作者群,發揚工匠精神,發掘有潛力的作者和作品,注重文學審美與時代審美的結合,為讀者帶來更具藝術和文化價值的作品,通過打造優質、精品項目來提高圖書出版的質量與影響力。
隨著經濟和信息全球化的加速,全球化思維和全球視野成為圖書編輯必備的職業素養。一方面,圖書編輯要關注和理解國際事務和全球趨勢,抓住全球時事和熱點,從全球范圍內汲取靈感和資源;另一方面,圖書編輯應具備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敏感度,能夠尊重和欣賞不同文化的差異,從而推動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具體而言,圖書編輯需要關注和研究全球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動態,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特點,借鑒和吸收不同文化精華,為讀者提供更廣泛、多樣化的出版物。同時,圖書編輯還需要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法規,遵守國際標準和規范,以更好地適應不同文化環境的需要。
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也是出版業發展的時代主題。全面提升圖書編輯的素質與能力是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圖書編輯只有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專業領域與跨學科知識、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等,才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做好文化傳承發展,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