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薊州區生態環境局 王春晨,孫松,程立娜,劉金友
在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22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中,顯示2022年全國261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6148.81萬噸,處置率達到97%,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238306.23萬噸,處置率達到32%,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2937.26萬噸,處置率達40.9%,醫療廢物產生量為54.75萬噸,處置率87%[1]。從整體上來看,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取得較好的效果,不過在固廢危廢處置率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實際開展固廢危廢處置工作在環保觀念宣傳、提倡綠色生產、采用先進處理技術、實現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的不足,急需要對當前固廢危廢處理現存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運用有效措施進行應對優化,促使固廢危廢處理水平與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固廢危廢擴展來說,就是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前者主要是指人們開展生產生活活動所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通俗地說就是垃圾,具體包括固體顆粒、廢棄制品、動物尸體、爐渣污泥等內容;后者則是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廢物,比如醫療廢物、醫藥廢物、農藥廢物、木材防腐劑廢物等[2]。
固廢危廢的特點有:(1)污染性,在固廢危廢中包含了許多含有毒性、爆炸性、腐蝕性等的廢棄物和污染物,甚至一些物質進行處理和降解難度比較高,也正是因為固廢危廢有這些特性,使得其在產生、排放和處理時很有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2)資源性,雖然固廢危廢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但是一些固廢危廢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資源價值,特別是在對一些工業固廢進行資源化處理以后,就可以將有使用價值的廢棄物轉變為生產原材料、燃料等;(3)危害性,固廢危廢種類非常多,實際來源也十分的復雜,特別是針對危險廢物,大多都具有有毒有害的特性,實際處理難度也較高,可能對環境或人體健康造成有害的影響。
固廢危廢的危害主要表現為:(1)污染土壤,在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無論是進行廢物填埋,還是廢物堆置,都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并且當固廢危廢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病菌、物質等進入到土層中以后,也會對土壤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2)污染水體,固廢危廢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種是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所產生的顆粒物會進入到大氣環境中,并跟隨雨水侵入到土壤和河湖中,進而對水體環境造成污染,另一種是固廢危廢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土壤不斷下滲,并跟隨地下水流入到河湖當中,進而引發水體污染問題;(3)污染大氣,一些固廢危廢在合適的溫度下會被微生物進行分解,整個過程所釋放出的有毒有害氣體也會對大氣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所采用方法不夠恰當,排放出的有害氣體,也會引發大氣環境污染;(4)威脅人體健康,當固廢危廢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與土壤及種植的蔬菜瓜果相接觸以后,也會對身體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并且所排放出的有害氣體,當人體吸入以后也會對臟器產生不良的影響[3]。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公布數據,2019-2022年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分別為33.16億噸、36.75億噸、38億噸和40億噸,年復合增長率為3.5%,固廢處理量由2019年的28.3億噸增至2022年的35.6億噸,年復合增長率為6.6%;2019-2022年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分別為4400萬噸、5200萬噸、6000萬噸,復合增長率為11.7%,危廢處理量由2019年的2027萬噸到2022年的3400萬噸,復合增長率為7.8%。盡管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固廢危廢處置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依然暴露出許多的不足,具體見下文所述。
要減少固廢危廢排放量和取得較好的固廢危廢處理效果,僅靠相關部門發揮作用無法實現,還要引導社會大眾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然而從實際來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落實還不夠到位,具體表現為社會大眾環保意識較低、社區學校環保宣傳力度較小、環保宣傳缺乏針對性等,不僅無法形成較好的環境保護社會氛圍,還會對固廢危廢處理產生一定的影響[4]。
由于固廢危廢具有種類較多、來源廣泛、成分復雜等的特點,要提高實際處理效果,對其進行科學分類就十分有必要。但是聯系實際發現,固廢危廢科學合理分類推行還不夠,具體表現為制定固廢危廢科學分類規章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固廢危廢合理分類缺乏針對性的宣傳指導等,這無疑也會對固廢危廢分類管理和有效處理產生不良的影響。
固廢危廢多產生于工業生產制造當中,要從根源上減少固廢危廢的排放量,就要對工業生產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然而結合實際、一些工業企業在開展生產活動時,依然采用傳統生產工藝、大量使用煤炭作為原材料、生產設備較為老舊等,不僅無法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和實際產品質量,還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危險廢棄物,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在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可以采用的技術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填埋法、固化燃燒法等,實際運用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處理效果,但是也容易出現處理不徹底、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究其原因就在于沒有堅持與時俱進對處理技術進行優化創新,尤其是在促進固廢危廢實現資源化利用方面,還存在缺乏先進技術指導的問題,使得固廢危廢處理水平與質量長時間得不到提升[5]。
對固廢危廢實施科學、合理、有效的監管是控制固廢危廢危害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現階段,部分監管部門監督方法過于落后,監管力度不足,導致固廢危廢監管工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當前在實踐中發現,很多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等固廢危廢監督管理工作還不夠到位,主要表現為固廢危廢重點領域劃分不夠明確、采用監督管理措施缺乏針對性、對于違規的企業懲處力度不強等,最終固廢危廢處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圖1 垃圾分類推廣宣傳
在對固廢危廢處理時,也要引導社會大眾都參與進來,減少固廢危廢的排放量,并積極投入到環境保護工作當中。實際操作中可以依托最新發布的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政策文件,借助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社區公告欄等,對政策文件涉及的具體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廣泛的宣傳,以吸引社會大眾對固廢危廢有效處置的注意力,并形成良好的保護環境社會氛圍[6]。與此同時,安排專門的人員深入到社區、學校、企業等領域,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減少固廢危廢排放進行針對性的宣傳與指導,執行時也可以圍繞不同領域制定相應宣傳圖冊,供居民、學生、企業工作人員等進行觀看閱讀,甚至還可以融合一些趣味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與參與進來。
要實現對固廢危廢的有效處理,還要對固廢危廢科學合理分類引起高度重視,在固體廢棄物分類方面,可以按照其組成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兩大類,也可以按照形態將其分為固體廢物、半固態廢物和非常規固態廢物,甚至還可以按照來源將其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放射性廢物、危險廢物等,實際操作最好能夠統一分類標準,促使固體廢棄物得到有效的管理與處置;在危險廢物方面,對其進行分類可以嚴格參照列入國家危險廢物的名錄,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危險廢物的危害等級進行再次細分,助力這些危險廢物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置與管理[7]。
考慮到固廢危廢的主要來源是工業生產,要從根源上減少固廢危廢的排放量,就需要積極推廣工業綠色生產。實際操作中,可以提倡工業企業在生產時,利用清潔能源取代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資源,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對先進機械設備進行更新使用,涉及的生產工藝也能從系統化的角度入手分析和升級,使生產工藝與能源、設備等配合的更為緊密,整個生產過程即便是產生固廢危廢,其危害程度也會明顯地降低,后續進行處理也會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最終在推動工業企業創新升級中,減少各類固廢危廢的排放量,相應工業事業也能獲得健康持續的發展[8]。
在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焚燒處理法,作為處理工業危險固廢最為簡單的方法,實際運用主要是通過高熱的方式,使固廢的原本性質發生改變,經過燃燒之后的物質性質也會變得更加穩定,進而為后續處理奠定良好的基礎,盡管使用該種方法可以減少固廢的體積,但是在焚燒處理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進而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固化處理法,使用固化方法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藥劑、水泥、玻璃固化等,實際要注意固化技術不能處理含有油污的固體危險廢棄物,主要是因為含油污泥中含水量比較大,并且存在較大的顆粒物,若要運用該種方法就需要在處理之前使用化學、物理的方法對固廢危廢進行預處理,待達到相關標準以后再使用固化技術;等離子技術,作為一種無害固廢處理技術,實際運用就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對無氧和高溫的環境進行營造,并將固廢危廢轉化為氧氣或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氣體,實踐中在農業固廢、城市垃圾等處理中應用較多;固廢危廢回收處理技術,在使用回收技術對固廢危廢進行處理時,要先采用物理、化學等手段對固廢危廢進行預處理,這里以物理處理為例,操作中可以通過濃縮或相位變化的方式,對固廢危廢的結構進行改變,然后用固化基材對固廢危廢進行固定,減少廢物的遷移性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性,待完成預處理工作以后,就可以根據固廢危廢實際情況選用焚燒、綜合利用等技術進行再次處理,實現對固廢危廢中燃料、金屬等的回收利用[9]。
在處理固廢危廢中,還要將注意力放在重點行業領域上,比如工業生產、醫藥制造、固廢危廢處理等行業,通過積極開展重要行業領域監督管理工作,可以加快其創新升級步伐,并減少對固廢危廢的排放,涉及的固廢危廢處理行業也能獲得進一步發展。實際操作中,最好可以根據具體領域制定相對應的監督管理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比如對于工業生產領域,實際作業中有可能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這時候對這些重要工業企業實施監督管理,就可以從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及標準角度入手,積極推動工業企業加快生產環節創新升級,整個過程還可以委派領域學者、專家等參與其中,給予這些工業企業極具針對性的改革指導,并對產能較為落后、固廢排放量較大的企業實施淘汰制度,對于固廢排放超標的企業也要實施停業整頓、罰款等懲處,倒逼這些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和減少固廢排放;危廢主要來源于醫療衛生、有色金屬冶煉、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等行業領域,在對其進行監督管理時,要將注意力放在危險廢物主要產生環節及危害程度上面,并通過促進生產工藝創新、加強重要環節管理、嚴格危廢規范化處置等措施,避免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在發展固廢危廢處理行業上面,則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和鼓勵展開激烈市場競爭,以進一步提升固廢危廢處置水平與效率,對于出現的違規行為也要加強監督和處理,防止類似問題再次出現[10]。
本文是對固廢危廢危害及處理方法的探究,固廢危廢具有來源廣泛、有毒有害、成分復雜等的特點,若不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勢必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實際操作中要對固廢危廢進行有效的處理,就要對固廢危廢來源及特點進行有效的把握,并從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入手,積極開展固廢危廢科學分類、提倡工業綠色生產、創新固廢危廢處置方法、強化重要行業領域監管等工作,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固廢危廢的排放量,還能夠提升固廢危廢處理水平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