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重洋

遠眺越城
會稽故郡,山陰舊縣。
越城不是一座城,它是紹興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它地處杭州灣南岸,會稽山北麓,常住人口110萬,經濟總量超千億元。
越城勝似一座城,這里既有江南的秀美,也有山海的遼闊;既有古城的淳樸,也有都市的繁華。
自1983年建區至今,一代又一代越城人干事創業、接續奮斗、努力拼搏,在這片古老又年輕的土地上,共同書寫了幸福越城的精彩華章。
近年來,越城主動搶抓時代風口,秉持“劍膽書心、越古超今”的新時代越城精神,把“首位立區、幸福越城”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主抓手。
越城區位優越,居于上海、杭州、寧波等大都市幾何中心,地處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區,是杭紹甬城市群的支點樞紐。越城“六橫八縱”快速路網全面暢通,軌道交通1號線、于越智慧快速路2022年已正式通車。當前,越城已經建成市域30分鐘通勤圈、杭紹甬1小時通勤圈和長三角中心城區90分鐘通勤圈。
大禹治水、勾踐滅吳、王羲之寄情會稽山水、陸游憂忡為國、王陽明弘揚心學、徐渭潑墨揮毫、秋瑾從容就義、蔡元培開學術自由新風、魯迅蜚聲世界文壇、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鑒湖越臺名士鄉。
如今,越城已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浙江省“兩個先行”和紹興市“高水平網絡大城市建設”戰略。
越城坐擁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綜保區等多個“國字號平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省級“萬畝千億”產業群;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優勢突出,紡織、黃酒等傳統產業底蘊深厚。
這里擁有全省首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全市最多的大專院校、共建研究院,規上限上企業1615家,境內外上市企業1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8家,近三年共招引10億元以上項目64個,總投資超1800億元。
越城民營經濟活躍,進出口貿易發達,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政策集成優勢明顯。當地創新創業氛圍濃厚,人才新政“虹吸效應”加速釋放。
當地創成浙江省首批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高水平開放合作示范區,獲批浙江省首批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營商環境全省10強,綜合實力全國50強,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全國百強。當前,越城正致力打造全國“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示范樣板、全國產業創新示范區。
越城圍繞打造建設高品質生活的人民城市,努力提升群眾生活便利度,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當地配套便利:市區同城優勢明顯,公共服務標準高,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惠幼兒園覆蓋面達98%,市現代化學校占比98%以上,建成城鄉教共體25個和30個教育集團,覆蓋全部鎮(街)。
越城醫療資源均衡布局,轄區內有三甲醫院4家,鎮(街)實現基層醫療診所全覆蓋;實現家門便民服務、全天候購物健身、社區養老“多圈合一”,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鄉村博物館、名人故居、體育館均衡分布,基本建成“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越城生態宜居,全域全過程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近五年持續保持全區生活垃圾“零增長”。市控以上斷面水質,100%達到或優于III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2.1%;古城全域創建未來社區,新時代美麗鄉村覆蓋率超90%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國家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稱號,連續十六年榮膺浙江省平安縣(市、區)稱號。
越城瞄準共同富裕愿景,全力推進“擴中提低”: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7772元、42508元,收入比降至1.41,穩居浙江省90個縣(市、區)前十,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越城常住居民五年新增近10萬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99.5%,低收入農戶健康保險實現全覆蓋。
越城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和先越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這里山水靈秀,擁有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鑒湖國家濕地公園、鏡湖國家濕地公園。森林覆蓋率達到27.19%,水域面積占轄區面積的17.3%,東西南北皆有美景,老幼中青各得其所。讓“久在樊籠里”的身心“悠然見南山”。
越城,古往今來賢人輩出、名士云集。大禹治水、勾踐滅吳、王羲之寄情會稽山水、陸游憂忡為國、王陽明弘揚心學、徐渭潑墨揮毫、秋瑾從容就義、蔡元培開學術自由新風、魯迅蜚聲世界文壇、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成就了“名士之鄉”的文化盛況,被毛澤東主席盛贊為“鑒湖越臺名士鄉”。
越城文化厚重,建城2500余年,城址未變。9.09平方公里古城范圍內有各級文保單位73處,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這里擁有越子城、青藤書屋、蔡元培故居、魯迅故居、周恩來祖居等多處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宋六陵、應恩門水街、上大路歷史街區等各類文旅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