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漫子
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后,看電影重新成為春節一項“新年俗”。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至1月27日)電影票房為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同比增長13.16%;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99.22%。這個亮眼的票房成績,讓兔年春節檔一躍成為影史春節檔票房第2名。
業內認為,今年春節檔提振了電影行業的士氣。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截至1月31日18時,2023年首月我國電影票房已突破100億元,為電影市場的強勁復蘇吹響了號角。經過了近幾年的徘徊乃至下滑,春節檔電影為中國電影貢獻了個好彩頭。不斷刷新的票房,持續攀升的觀影人次,讓聊電影也成為春節一項熱鬧的活動。
春節檔電影市場“開門紅”,不僅體現了電影行業強勢復蘇,也釋放了國內消費市場回暖的信號。
北京影迷王小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整個春節假期,春節檔電影相關話題一直占據“知乎熱榜”,熱度居高不下。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關于春節檔電影的話題瀏覽量更是高達數十億次。
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春節檔影片類型更加多元,既有春節檔不可或缺的喜劇、動畫類型,也不乏懸疑、科幻、諜戰、歷史等題材元素,滿足了觀眾的細分觀影需求。
從影片來看,春節院線影片總體呈現“二超多強”的格局,領跑的《滿江紅》《流浪地球2》分別以26.06億元、21.64億元票房收官,貢獻70%以上票房。《滿江紅》成為今年春節檔最賣座的電影,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以中國科幻之光的姿態回歸,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動畫影片《熊出沒·伴我“熊芯”》收獲7.47億元票房,這也是“熊出沒”系列進入春節檔以來第一次進入檔期票房前三名,反映了親子觀影群體的快速回歸。
一系列紀錄被追平、打破,折射出電影市場、電影消費新的復蘇趨勢。大年初三票房開始呈現“逆跌”之勢:《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深海》《無名》等影片出現名次“逆襲”、票房“逆跌”等現象,其中《滿江紅》連續6天票房破4億元。此外,還有一部原定于春節檔上映的影片《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不敵激烈競爭,在上映2天之后臨時決定撤檔。
2023年春節檔電影市場不僅票房贏得“開門紅”,口碑也不錯。六部春節檔電影的豆瓣平均分為7.02,在歷屆春節檔電影中,評分能超過上述分值的十分少見。
其中,《滿江紅》是主旋律電影的一次新嘗試,精巧的戲劇結構、緊張的懸疑氛圍、爆笑的喜劇橋段與壯懷激昂的主題相得益彰;《流浪地球2》體現了電影工業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時是科幻想象力與中國人文精神的成功融合;《深海》展示了中國動畫底層技術創新帶來的美學突破,“粒子水墨”技術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無名》以極具個人風格的敘事形式,拓寬了春節檔影片的表達空間……
影片質量的整體性提升,也是春節檔市場回暖的最大推動力。
本刊記者從多個影城處了解到,為重新調動觀眾的影院觀影習慣的回歸,今年春節電影整體票價略低于去年同期。據拓普數據,2023年春節檔平均票價(含服務費)為52.31元/人次,同比降低 0.87%,這也是春節檔近7年來首次回調票價。
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春節檔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在全國110個一、二、三線城市中,39個城市票價提升,占比35.5%,剩余71個城市票價降低;珠海、臺州分列票房漲幅榜和跌幅榜榜首。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片方的最低發行價降低了,片方和影院都希望通過‘降價讓利’來喚醒更多潛在觀眾。電影市場處于恢復期,短期人次和觀影習慣的恢復對影院是最重要的。”

1月24日,市民在沈陽一電影院等待入場( 楊青/ 攝)
陳晉認為,票價降低拉高了上座率。燈塔專業版顯示,今年有6部新片大年初一的上座率超過了30%。而去年的8部新片中,有4部影片上座率未達到30%。其中,《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大年初一的單日上座率達到47.8%和55%。
城市方面,上述報告顯示,上海以2.6億元票房占據城市票房榜榜首,北京、成都分列第二、三名,前10名的城市票房均破億元,破億城市較去年增加3個。
返鄉規模恢復后,電影市場下沉明顯。2023年春節檔一線城市票房占比11.2%,基本與2018年春節檔持平,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持續升高,首次超過五成。拓普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檔期間,環比2022年12月增加了664家影院、5605個影廳,說明影院經營明顯回暖。
陳晉認為,下沉市場的票房增長與春節期間的人口流動密切相關。春運前三周,全國旅客運輸總量同比增長54.8%,全國日均遷徙規模指數同比增長30.1%且已超過2019年水平。春運的有序恢復也放大了對春節檔票房的影響,剔除價格因素后,2023年春節檔(7天)觀影人次約為1.29億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13.2%,恢復至2019年春節檔總觀影人次的99.1%。
各地紛紛出臺的觀影優惠政策,也激發了觀眾的觀影熱情。如北京市推出“新春觀影惠民活動”,發放1000萬元觀影補貼,推出特惠專場、聯合立減等形式多樣的惠民讓利觀影舉措;江蘇省電影局會同建設銀行江蘇分行和中國電信江蘇分公司,采取數字人民幣支付優惠觀影、購票滿額立減、積分兌換觀影券等多種形式給予觀影補貼……各地的惠民舉措共同推動了春節電影市場的繁榮。
此次春節檔電影的爆火不僅為電影行業注入一劑“強心劑”,還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電影《流浪地球2》官方授權模型周邊的眾籌金額達9515.2萬元,打破中國文娛類眾籌紀錄,發貨已排到11月底。《滿江紅》的熱映還帶火了相關旅游景點,如不少游客就在河南周口某景區排長隊“斥責”秦檜等跪姿銅像。
作為全年消費的重要風向標,春節消費對全年消費景氣度起著標桿作用。從業者認為,春節檔電影市場“開門紅”,不僅體現了電影行業強勢復蘇,也釋放了國內消費市場回暖的信號。
但也應看到電影復蘇尚處于初期階段,還需要持續用好作品為行業輸血,“盜攝”等現象也亟待關注。總體而言,春節檔電影票房的出色表現對于整體線下消費的升溫能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也為全年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帶來信心。
(實習生汪彥孜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