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常佳偉,雍麗
(1.青銅峽市小壩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寧夏吳忠 751699;2.青銅峽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寧夏吳忠 751600)
牛中毒病是一種危及牛群健康的疾病,它可以透過食物、藥物或農藥等方式入侵牛的消化系統道、呼吸道系統或身體黏膜,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農戶應該加強對牧草、飼料等的檢查,并加強日常飼養管理,以防牛誤食發霉的飼料,從而降低牛中毒病的發生率。如果發生中毒現象,要立即找原因進行對癥治療。本文通過現場觀察、臨床表現、病理解剖等對中毒病進行鑒別診斷并救治。
2023 年2 月20 日,青銅峽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求助電話,某農戶飼養78 頭牛,19 日和20 日陸續有牛出現精神不佳、采食量減少,20 日上午有一頭牛倒地不起,抽搐,4h 后死亡。想尋求幫助,查明原因。
農戶家養殖78 頭牛,養殖兩年多。牛舍在農戶家旁邊,分為左右兩個圈,一圈養殖35 頭肉牛;一圈養殖43 頭奶牛,其中有10 頭犢牛。家中日常飼喂2 次,飼草為青貯草,精料自己配備,有飼料混合機一臺。牛舍外有一個青貯池,長18 m,寬3 m,深3 m。
20 日中午到達現場,畜主陳述,最近兩日牛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磨牙,呻吟。有一頭早上出現驚恐,轉圈不到一會死亡。少數奶牛采食量逐漸下降,精神委頓,站立呆滯,泌乳性能降低。自我懷疑是由于免疫接種疫苗,副作用引起的,近期接種過口蹄疫、牛結節疫苗。
農戶共養殖78 頭牛,現場查看肉牛情況一般。另一圈奶牛中有少數成牛眼神呆滯、精神沉郁,食欲不佳,拱背,抽搐,站立不穩、行走搖擺,口流泡沫,聽診心率90 次/min,呼吸為13 次/min 以上,胃腸鼓脹,有的腹瀉,程度不一。從待用的青貯草里面部分發現有霉變問題。
農戶聯系當地獸醫,對出現情況的牛只立即施行腎上腺素、葡萄糖、維生素A 等藥物注射,結果一頭牛當場死亡。
通過對病死牛的解剖,發現病死牛的后肢被糞便污染,結膜有黃染現象。腹腔和心包中充滿了淡黃色液體,肝臟變得異常堅硬,呈棕黃色,而且有許多出血點。肝被膜下可見血點,并可見小米粒淡黃色結節。腸道內發現大量惡臭的黏稠液體,并有氣泡產生。腎臟明顯腫大,外觀呈淡黃色,表面有大量出血點。脾臟腫脹,表面呈淡黃色,表面上有許多針尖大小的出現點,質地脆弱,橫切后切面濕潤。
從病死牛身上采集組織樣本,經過霉菌分離培養,在專用培養基上可以觀察到黃綠色的絨毛狀菌落。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霉菌絲分隔,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為一個燒瓶狀的囊狀結構,周邊環繞著1~2 排放射狀布置的小梗,小梗頂端著生成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為球形或近球形[1]。另一方面取料草送往相關機構進行化驗,結果顯示黃曲霉素超標。
如果食用了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飼料,會引起血液中鐵血紅蛋白的形成,從而引發中毒,使末梢血管擴大,血壓降低,外周循環衰竭,甚至可能引起癌癥和畸形。此外,采食富含氰甙的青飼料,如木薯、豆類、高粱和玉米的鮮嫩幼苗,也會誘發中毒,表現為呼吸困難和肌肉震顫;突然攝入大量谷物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會導致瘤胃產生大量乳酸,進而誘發急性代謝性酸中毒。食用發芽的馬鈴薯、腐爛的塊根或花果期莖葉會造成消化障礙和運動失調,甚至誘發中毒。
采食,誤食大量或長期采食有毒植物的莖葉、根莖或幼苗等,引起嘔吐、心率減慢、肌肉痙攣、麻痹、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等。
飼喂霉菌毒素導致的中毒可能會導致全身出血、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腹水和神經系統疾病。采食被污染玉米赤霉毒素的玉米而引起陰戶腫脹、流產、乳房腫大等癥狀。
對畜禽的危害是巨大的,觸及、吸收或誤食某些農藥,如有機磷殺蟲劑、有機氟農藥、鼠藥等,可能會導致中毒型病癥,表現為腹瀉、流涎、肌群震顫、抽搐、昏迷、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癥狀;而采食尿素可能會引發高氨血癥,肌肉強直,呼吸困難,循環障礙;此外,誤食氨肥、攝入過量氨化飼料和吸收氨氣也會導致中毒。
食鹽中毒引起的以消化紊亂和神經癥狀為特征的中毒;氟中毒長期蓄積引起全身器官和組織毒性損害;鉛中毒以神經機能紊亂和胃腸炎癥狀為特點;銅中毒會引起腹痛、腹瀉等。
維生素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抗生素添加劑等運用不當均產生中毒現象,流涎、出汗、厭食、痙攣、抽搐、發紺、驚厥及呼吸麻痹等。
引起牛中毒的原因有很多,臨床上有時難以區分,必須根據養殖狀況、飼養管理、綜合因素去判斷,加以鑒別,有針對性地治療和預防中毒。
在春季和夏季,農戶會使用有機磷農藥,牛群不慎接觸到農藥或誤食含有農藥的草料而引發中毒病。中毒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流涎,心率減慢,排稀軟糞便,肌肉震顫,全身抽搐。根據牛中毒病的典型癥狀,結合誤食有機磷的病史記錄,我們可以進行初步的診斷,并在實驗室對毒物和血清膽堿酯酶的活性進行分析[2]。
牛在攝入富含亞硝酸鹽的飲用水或喂料后,會造成中毒病,不論年齡大小,只需半小時癥狀就會出現,有皮膚變紫、肌肉顫抖、四肢無力臥倒、流涎、嘔吐和醬油色的血液。當毒素濃度較低,癥狀也會顯著減輕,而且在嘔吐后可以自行恢復。根據病發案例的血液缺氧情況和飼料情況,可以進行準確的診斷,通過檢測血紅蛋白和亞硝酸鹽的含量,可以準確地確定病癥的嚴重程度[2]。
由于棉籽餅中含有的游離棉籽油酚具有極強的毒性,如果攝入量超出正常范圍,就會引發棉籽餅中毒病,尤其是犢牛更容易受到影響。病牛的癥狀表現為明顯的精神疲乏、食欲減退、反芻減少、鼻孔干涸、體溫下降、糞便稀薄且呈深褐色;伴隨疾病的惡化,有些牛會出現一系列神經癥狀,如驚叫、奔跑、肌肉顫抖等,甚至會出現嚴重的脫水癥狀,最終導致死亡。
酒槽中毒病是一種嚴重的食物中毒,它會導致牛的食欲減退,甚至完全喪失。此外,它還會引起腹瀉、脫水、心跳加速、倒地不起、眼窩塌陷等病癥。母牛中毒后極易流產,身體消瘦,危害配種。如果病情嚴重,牛的身上會產生皮炎,最后導致衰竭而死。
由于儲存不當,紅薯可能會遭到黑斑菌類的危害,或者產生霉爛變質,一旦腐爛,就會產生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寧等有毒物質,尤其是春季出窖的紅薯,由于天氣回暖,更容易染上病菌[3]。病牛的癥狀表現為明顯的精神疲乏、食欲減退、反芻減少,還會出現輕度的胃腸蠕動減慢,隨著病情的惡化,一些牛甚至會出現糞便帶血的情況,嚴重損害牛的健康。
黃曲霉素具有強致癌性,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謝產物,非常容易導致肝癌。牛誤食含有黃曲霉素的玉米、小麥、豆類可發生中毒現象。中毒后肝臟會受到損害,中樞神經遭到毒害。犢牛常常會出現急性病癥,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姿勢站立不穩、運動異常如轉圈、耳部顫抖、磨牙等,還可能出現結膜炎、失明或腹瀉、腹痛等癥狀,通常會在48h 內死亡。成年牛則會出現慢性病癥,如營養不良、生長緩慢、消瘦、腹瀉等。
如果飼料中的尿素超出了正常的比例,而且沒有得到充分地混合和保存,或者被牛誤食,就會導致牛出現尿素中毒的情況。尿素中毒通常會導致急性癥狀,在攝入后半小時內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病牛煩躁,停止反芻,流涎,口吐白沫,磨牙,瘤胃鼓氣,肌肉震顫,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大聲呻吟[4]。
結合尸體解剖和病牛臨床癥狀,初步診斷為牛中毒病。后經過詢問畜主最近的飼養狀況、草料的檢查以及采樣病理組織和飼料樣品送往相關化驗室的檢查,最終確診為草料黃曲霉素中毒。
防治中毒病的方法通常包括阻止毒物繼續吸入、應用特效解藥、對癥療法三種過程。
1)阻止毒物的吸收。首先應該去除可疑的飼料,以避免畜禽攝食毒物。同樣,應采取有效措施來去除已攝食的毒物,包括催吐法和洗胃法。飼料處理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暴露在雨水中,并注意通風晾曬,盡量保存晾干,以避免霉菌的生長發育和繁衍。為了有效地治療重癥病牛,建議盡快投用硫酸鎂、人工鹽等瀉劑,同時還要注意應用維護肝功能、防止出血藥物,這樣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取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2)特效解毒療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毒物中毒,這種療法應依據毒物的內部結構、生化特點、毒理機制和疾病變化規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毒物的毒性作用。
3)對癥療法。目標是維護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便選擇合適的解毒劑或發揮機體的解毒能力,及時采用急救預防措施,以防止驚厥、保持體溫、抗休克、調節水和電解質平衡、增強心臟功能和減輕疼痛等。
綜上所述,牛中毒病在養牛行業中常常出現,原因多種多樣。牛中毒不僅會造成牛健康生長問題,還會對小型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日常的養殖中,農戶應該加強飼養管理,對喂養的飼料、牧草、水定期做檢查和更換,避免誤食有害物質。并且要合理制定喂養方法,滿足牛生長的需求。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