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文 龔逞英
妊娠期 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被定義為“在妊娠中期或晚期診斷出的糖尿病,但在妊娠前沒有明顯癥狀的糖尿病”[1]。隨著肥胖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普遍,全球GDM的患病率正在上升[2]。GDM會對妊娠產生不利影響,包括孕產婦結局,如羊水過多和先兆子癇,以及新生兒結局,如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3-5]。因此,探索影響及能有效預測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因子具有重要意義。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種參與血管細胞外基質重塑的低分子量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是腎小球濾過和早期腎功能不全的既定生物標志物,也是心血管病的預測標志物[6]。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是一種循環激素,積極參與控制膽汁酸合成、糖生成和脂質代謝。鑒于這些功能,FGF19是研究人類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分子,在糖脂代謝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目前,二者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達均有所研究,但二者聯合檢測與妊娠結局的關系尚不清楚。基于以上,本研究通過檢測GDM患者血清中FGF19、Cys-C的表達情況,探討二者與GDM患者妊娠結局的關系,以期為臨床預防和改善妊娠不良結局提供更多參考。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收治的188例GDM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單胎妊娠和活產診斷為GDM,診斷參照2013年國際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協會標準[8];(2)18歲及以上;(3)無心臟病、肝病或腎病。排除標準:(1)懷孕22周之前選擇性流產或死產;(2)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病變、感染性病變、貧血等;(3)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根據妊娠結局情況分為不良妊娠結局組(62例)和正常妊娠結局組(126例)。不良妊娠結局情況:早產(10例)、羊水過多(6例)、胎膜早破(18例)、宮內窘迫(17例)、巨大兒(11例)。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采集所有孕婦空腹靜脈血10 mL,靜置后采用低溫離心機在3 200 r/min下處理10 min,隨后取上層血清置于EP管內,于-80 ℃下保存備用。
1.2.2 FGF19、Cys-C水平檢測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血清中FGF19水平;使用Siemens ADVIA 2400自動分析儀(Siemens AG,Munich,Germany)通過粒子增強免疫比濁測定法檢測血清Cys-C水平。
1.2.3 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孕次、教育水平、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脂血癥、不良孕育史、產婦年齡(>27歲)、孕前BMI、分娩前BMI、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1.3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ˉ±s)表示,進行t檢驗;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價FGF19、Cys-C水平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預測價值;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因素。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妊娠結局GDM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孕次、教育水平、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脂血癥、不良孕育史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妊娠結局組年齡>27歲占比、孕前BMI、分娩前BMI、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結局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妊娠結局GDM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續)

表1 (續)
2.2 不同妊娠結局GDM患者的血清FGF19、Cys-C水平比較 不良妊娠結局組Cys-C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結局組,FGF19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結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妊娠結局GDM患者血清FGF19、Cys-C水平比較()

表2 不同妊娠結局GDM患者血清FGF19、Cys-C水平比較()
2.3 血清中FGF19、Cys-C水平對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 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FGF19、Cys-C水平預測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AUC分別為0.904,對應的敏感度分別為88.71%、67.74%,特異度分別為79.37%、77.78%,血清FGF19和Cys-C水平聯合預測的AUC為0.923,敏感度為85.48%,特異度為87.30%。見圖1和表3。

表3 血清FGF19和Cys-C水平對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

圖1 血清FGF19和Cys-C水平診斷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ROC曲線
2.4 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多因素分析 以GDM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為應變量(未發生=0,發生=1),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FGF19:≤100.93 ng/L=1,>100.93 ng/L=0;Cys-C:>1.62 mg/L=1,≤1.62 mg/L=0;產婦年 齡:>27歲=1,≤27歲=0;HOMA-IR、孕前BMI、分娩前BMI均為連續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FGF19、Cys-C、HOMA-IR、孕前BMI、分娩前BMI、產婦年齡(>27歲)均是影響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因素(P<0.05),見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GDM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因素
GDM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影響著大部分女性人口[9]。與正常妊娠者相比,GDM患者母嬰死亡率更高,除了在懷孕和分娩期間引起并發癥(包括巨大兒、肩難產和羊水過多)外,還會增加后代在以后的生活中患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帶來巨大的健康損害和經濟負擔[10-12]。
3.1 FGF19與GDM妊娠結局的關系 內分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亞家族由三個成員組成,FGF19、FGF21和FGF23,具有激素樣作用[13-14]。人類FGF19在不同的器官和組織中廣泛表達。FGF19主要由回腸分泌,在膽汁酸循環、調節脂質和葡萄糖代謝中發揮作用[15]。相關研究已經證明了FGF19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達降低,與不良妊娠結局密切相關[16]。本研究中GDM不良妊娠結局患者中的表達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結局患者,表明FGF19水平降低與GDM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密切相關,且FGF19表達水平越低,不良結局發生率越高。此外,研究顯示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早產、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宮內窘迫、巨大兒)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健康孕婦,表明GDM增加了母兒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風險,分析原因可能是在GDM發生過程中,患者胰島素功能拮抗,胰島素受體細胞降低,造成機體接受胰島素能力及敏感度下降,患者血糖升高,造成患兒發生早產、巨大兒、宮內窘迫等情況的發生率增高。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FGF19水平預測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AUC為0.904[95%CI(0.852,0.942)],對應的敏感度為88.71%,特異度為79.37%。表明檢測FGF19在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可在一定程度預測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3.2 Cys-C與GDM妊娠結局的關系 Cys-C是一種低分子量蛋白質(13.4 kDa),Cys-C通過腎小球自由過濾,然后被重吸收并完全分解代謝,不會分泌或隨后重吸收到循環中。據報道,較高的Cys-C可能與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和冠心病)的風險增加以及死亡率相關[17-18]。近年有研究證實,Cys-C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代謝異常[19]。宋理毅等[20]研究表明Cys-C在GDM患者血清中表達升高,且與GDM早期腎損害密切相關。本研究中GDM不良妊娠結局的患者血清中Cys-C表達顯著高于正常妊娠結局孕婦,表明Cys-C水平升高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具有重要調節作用。進一步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GF19降低、Cys-C升高、HOMA-IR、孕前BMI、分娩前BMI、產婦年齡(>27歲)均是影響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因素,表明臨床可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動態監測預測不良結局的發生,并及時采取措施治療,進行飲食限制和營養指導,以降低不良結局發生率。ROC曲線顯示,血清Cys-C水平預測GDM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AUC為0.749[95%CI(0.681,0.809)],對應的敏感度為67.74%,特異度為77.78%,血清中FGF19和Cys-C二者聯合預測GDM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AUC為0.923[95%CI(0.875,0.957)],敏感度為85.48%,特異度為87.30%。表明聯合檢測二者可作為預測GDM孕婦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血清學指標,具有較好的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在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GDM患者血清中FGF19表達降低,Cys-C表達升高,FGF19、Cys-C、HOMA-IR、孕前BMI、分娩前BMI、產婦年齡(>27歲)均是影響GDM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重要因素。聯合檢測FGF19和Cys-C在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有望成為評估GDM患者妊娠不良結局的血清標志物,具有較高的檢測價值。但本研究納入病例較少,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未來需要進一步增加樣本量做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