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英 胡翠 胡小芳
乳腺癌是全球范圍內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常年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成為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近年來對于乳腺癌的臨床診療措施不斷改進,大多患者在確診后均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收益,且不同地區患者5年存活率相較于往年均呈上升趨勢[2-3]?,F階段對于乳腺癌的臨床綜合管理已不再局限于提高治療效益,患者后續的心理狀態是臨床重點關注問題。據調查,約16%的乳腺癌術后患者發生持久性心理困擾,且表現形式不一,常引起睡眠障礙、精神高度緊張,對術后康復階段造成極不利影響[4]。因此,減輕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程度十分必要。相關研究指出,乳腺癌術后患者受外觀方面改變而影響心理健康,間接導致焦慮、抑郁,影響術后生存質量[5]。身體意象指個體對自身軀體的綜合性感受,包括感知覺、情感、思維及行為表現,是衡量生理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6]。據周帥等[7]研究發現,婦科癌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身體意象失調,使之產生焦慮、孤立,甚至自卑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心理健康,不利于術后康復。若能證實身體意象與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是否有關,將有助于明確心理困擾的干預途徑,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本研究通過分析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與心理困擾的關系,為尋求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預途徑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新余市婦幼保健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Kendall粗略樣本量估算方法,樣本量為自變量的5~10倍,考慮可能存在10%的無效問卷,研究所需樣本量為55~110例,納入醫院近2年符合條件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乳腺癌符合文獻[8]《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9年版)》中診斷依據,所有患者最終經過穿刺活檢確診;在同一醫院完成乳腺癌根治術治療;初診初治的乳腺癌患者;認知功能正常,能夠理解問卷內容。排除標準:合并精神、心理障礙;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合并神經發育遲緩;近半年內發生過應激事件;軀體其他部位創傷或瘢痕;正在服用鎮靜或鎮痛類藥物。本研究由新余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調查方法
1.2.1 一般資料調查 結合研究目的,調查所需的一般資料,包括人口社會學和疾病相關資料:年齡,受教育程度(中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婚姻(已婚/未婚),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居住地(城鎮/農村),就業情況(在業/待業),疾病類型(浸潤性癌/非浸潤性癌),臨床分期參考文獻[9](Ⅱ期/Ⅲ期),腫瘤直徑(≥3 cm/<3 cm)。
1.2.2 身體意象 使用身體意象量表(body imagery scale,BIS)評估:量表由Dalton等[10]編制,中文版由張萍等[11]翻譯,量表包含6個維度,分為患病前和患病后:患病前,對身材吸引力的滿意度、在向他人展示身體時的自然度、對自己身材比例的感覺;患病后,在向他人展示身體時的自然度、對自己身體變化的感覺、涉及患側乳房時的感覺。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5分),總分范圍為6~30分,得分越高表明身體意象狀況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00)。
1.2.3 心理困擾 使用心理痛苦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DT)評估患者心理困擾程度:量表最早由Roth等[12]編制,首次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由張葉寧等[13]翻譯并用于癌癥患者心理痛苦的篩查中,量表為單項條目評估工具,從0~10之間共11個尺度,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患者根據自身心理狀態,在最近1周所經歷的平均痛苦水平的數字上做標記,0表示無痛苦,10表示極度痛苦(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90)。
1.3 質量控制 量表由??谱o士協助心理咨詢師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展開調查,調查方式為面對面調查,講解調查方法、目的及意義,確?;颊叱浞种獣哉{查內容。患者填寫完成后現場回收量表,若發生誤填、漏填項,指導患者重新填寫或糾正;任何一種問卷回收無效即將該患者從研究中剔除。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5.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的正態性采用Shapiro-Wilk正態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采用(xˉ±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檢驗,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與心理困擾的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性檢驗;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對心理困擾的影響,采用線性回歸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量表回收情況及一般資料 共發放160份量表,BIS量表、DT量表各80份,回收有效量表154份,無效回收包括BIS量表4份、DT量表2份,回收有效率96.25%,剔除6例患者,以74例為實際研究樣本量。74例患者年齡26~48歲,平均(36.55±4.47)歲;受教育程度:中學及以下50例、大學及以上24例;婚姻狀況:已婚52例、未婚22例;居住地:城鎮32例、農村42例;就業情況:在業52例、待業22例。
2.2 乳腺癌術后患者BIS量表、DT量表評估結果 共收錄74例患者,BIS評分為10~24分,平均(17.35±2.71)分,DT得分為2~8分,平 均(5.29±1.59)分。
2.3 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與心理困擾的相關性 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得出,乳腺癌術后患者BIS評分與DT評分呈負相關(r=-0.423,P<0.05),見圖1。
圖1 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與心理困擾相關性的散點圖
2.4 不同資料特征患者DT得分 中學及以下、未婚患者DT得分均高于大學及以上、已婚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不同資料特征患者DT得分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資料特征患者DT得分
2.5 線性回歸分析 以乳腺癌術后患者DT得分作為因變量,以BIS評分、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狀況作為自變量,自變量說明見表2。納入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出,BIS評分降低、中學及以下學歷、未婚均能夠加重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造成程度(P<0.05):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5.490-0.104X1+2.079X2+0.670X3,回歸模型F值為39.625,R2為0.629,調整后R2為0.614。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及說明
表3 各指標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的影響
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總存活率高達93.1%[14]。然而手術治療對女性形態美觀造成一定破壞,伴隨癌癥的影響將加重患者心理痛苦,導致術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擾,對術后輔助化療、康復等進程造成阻礙[15]。本研究中,完成調查的74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擾,研究中超過78%的患者得分≥4分,達到中重度心理困擾,研究數據表明,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健康需積極改善,探究與其心理困擾有關的指標具有重要意義。
從人口社會學方面分析,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均通過不同途徑影響個體心理健康。本研究對74例乳腺癌患者展開調查發現,以不同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患者的DT評分存在統計學差異。受教育程度能夠反映患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對癌癥及手術普遍具有一定認知,能夠適應術后改變,盡可能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對于未婚患者而言,術后往往擔憂外觀的破壞影響擇偶需求,由此產生心理困擾。但上述問題均是不可轉變問題,短期內難以實施干預解決,尋求其他可干預途徑對于短期內減輕患者心理困擾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指出,身體意象與心理健康有關,身體外在形象的變化可通過感知覺障礙和個人意識的改變,對心理健康產生持久影響[16]。因此,身體意象越強,患者對其外形和功能則越滿意,有助于減輕疾病和手術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本研究采用相關性分析得出,乳腺癌術后患者BIS評分與DT評分呈負相關,研究數據指出,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程度加重與身體意象失調有關。乳房是女性的第二特征,乳腺癌手術導致乳房外觀和功能發生改變,身體意象由此受到不良影響;患者常認為手術導致女性特征喪失,個人魅力降低,從而不肯直視自身軀體,難以接受個人形象改變,術后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17-18]。乳腺癌患者身體意象失調,對于家庭、社交等均造成一定影響。在社交范圍內,患者常因外觀改變而產生自卑感和孤立感,尤其對于年輕女性而言,常因外觀走形而被迫疏遠于社交生活;在家庭范圍內,已婚患者常擔憂配偶對其身材的嫌棄,極易產生焦慮和抑郁,導致心理困擾程度加重[19-20]。因此,無論對于已婚或是未婚患者而言,身體意象均能夠影響心理困擾程度。崔娟等[21]研究認為,身體意象仍可對乳腺癌術后患者性生活造成影響,認為自卑、內疚等心理導致患者性欲下降,間接影響夫妻關系和諧,導致心理困擾程度加重。張麗等[22]研究也指出,乳腺癌患者身體意象是導致性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認為患者身體意象失調導致性功能減退,間接影響其心理健康。上述研究結果均表明,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失調通過不同途徑加重患者心理困擾。本研究數據也表明,BIS評分降低加重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程度。總結以上認為,改善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對于減輕心理困擾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
本研究針對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的干預提出部分合理化建議:(1)給予乳腺癌術后患者健康教育,告知其女性并非僅有乳房單一特征,引導其展示其他方面優勢,如外貌、音色及其他特長,使其在其他方面產生成就感,減輕外形的干擾;(2)對于條件允許患者,建議其術后進行瘢痕修復,盡可能修復手術瘢痕,以直觀的方式解決患者心理問題;(3)術后邀請患者參與討論穿搭話題,在每次交流中暗示患者通過改善穿搭途徑展示外觀,盡可能彌補軀體缺損對外觀造成的影響。本研究創新性在于,目前國內僅有乳腺癌術后患者心理困擾和身體意象的調查研究,缺乏相關研究證實二者之間的具體相關性,本研究中通過Pearson相關性和線性回歸證實其中相關性,可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數據指出。
綜上所述,乳腺癌術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擾,身體意象與其心理困擾程度顯著相關,身體意象失調導致患者心理困擾加重,不利于術后康復和臨床工作進展。臨床實踐中可通過改善乳腺癌術后患者身體意象,盡可能減輕外觀方面改善對其造成的影響,間接減輕患者心理困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