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穎 王媛媛 任惺惺 高雅 常豐華 封全靈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所致的婦科良性病變,由子宮內膜腺體、間質、血管組成,分為無蒂和有蒂息肉,可以是單一性病灶或多發性病灶[1-2]。該疾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可能和雌孕激素代謝失衡、炎癥刺激、肥胖、高血壓、服用他莫昔芬等有關[3-4]?;颊甙Y狀為異常子宮出血(AUB),臨床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月經周期縮短或絕經后陰道流血,常存在貧血癥狀,嚴重者導致不孕[5-6]。子宮內膜息肉是AUB 的主要病因,占AUB 病因的20%~40%,其癌變率為0~12.9%,癌前病變率為0.2%~23.8%[7-8]。目前,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是宮腔鏡檢查[9],但術后復發率高達11.8%~16.7%[10]。臨床上子宮內膜息肉的初步評估通常采用陰式B 超檢查,最佳檢查時間是月經周期第10 天之前,B 超聲像表現為宮腔內一個或多個高回聲團塊(邊界清晰)或子宮內膜回聲不均[11]。息肉的惡變率低,對于直徑小、癥狀輕微的內膜息肉可以采取藥物保守治療,通過口服藥物消除息肉、改善癥狀。
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息肉發生的主要機制是沖任、胞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認為本病的病因在下焦、女子胞,虛實夾雜為本病的病機特點,分為8 種體質類型:血瘀質、痰濕質、氣郁質、平和質、陽虛質、濕熱質、氣虛質、陰虛質,血瘀質最常見。丹鱉膠囊由丹參、三七、三棱、莪術、桃仁(去皮)、當歸、鱉甲、海藻、杜仲(鹽炒)、白術(炒)、半枝蓮、桂枝組成,所含成分圍繞瘀血凝阻之辨證論治,可活血化瘀,消膒消結,健脾益氣以固后天之本[12]。少腹逐瘀顆粒其主要成分有當歸、蒲黃、五靈脂、赤芍、小茴香、延胡索、沒藥、川芎、肉桂、炮姜等,具有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13-14]。本研究采用丹鱉膠囊和少腹逐瘀顆粒聯合地屈孕酮治療超聲子宮內膜回聲不均的內膜息肉,旨在比較聯合用藥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門診收治的90 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B 超聲像表現為子宮內膜回聲不均)。納入標準:(1)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2)年齡18~50 歲,有性生活史女性;(3)月經干凈的第1~3 天經陰道B 超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回聲不均,血紅蛋白>80 g/L;(4)病情平穩,無其他心血管疾病,能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治療。排除標準:(1)盆腔感染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2)有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3)對本研究藥物過敏;(4)子宮內膜息肉較多,較大,無法行保守治療;(5)近1 個月內接受過激素或中藥治療;(6)因外傷、宮內節育器、妊娠導致出血;(7)有血液系統疾病或精神疾病。按照實際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觀察組1、觀察組2 和對照組,每組30 例。該研究經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2021)醫倫審第45 號],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月經第14 天給予地屈孕酮片(生產廠家: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B.V.,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70221,規格:10 mg),1 片/次,3 次/d,于每月月經第14 天開始口服,持續10 d,連續治療3 個月。
1.2.2 觀察組1 給予地屈孕酮片、丹鱉膠囊(生產廠家:廣州白云山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40037,規格:0.38 g)、少腹逐瘀顆粒(生產廠家:北京北衛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93597,規格:1.6 g),地屈孕酮片1 片/次,3 次/d,丹鱉膠囊5 粒/次,3 次/d,少腹逐瘀顆粒1 袋/次,3 次/d,于每月月經第10 天開始口服,持續14 d,連續治療3 個月。
1.2.3 觀察組2 給予地屈孕酮片、丹鱉膠囊、少腹逐瘀顆粒治療,服用方法同觀察組1,于每月月經第14 天開始口服,持續10 d,連續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比較三組治療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血紅蛋白(Hb)水平,抽血化驗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Hb 的水平。(2)比較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子宮內膜厚度和B 超情況。于月經干凈3~7 d 采用陰式B 超觀察三組子宮內膜厚度及子宮內膜回聲情況。(3)治療后評價臨床治療效果,有效:服藥后臨床癥狀消失,停藥后無復發現象;好轉:服藥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停藥后出現復發現象;無效:服藥后臨床癥狀未消失。總有效=有效+好轉。(4)不良反應:比較三組服藥期間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乳脹、水腫等不適癥狀的發生率,如若不適,密切觀察情況,及時停藥,對癥治療。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年齡18~50 歲,平均(39.21±6.35)歲;子宮內膜厚度(7.02±1.59)mm;12 例妊娠次數<2 次,18 例妊娠次數≥2 次。觀察組1 年齡18~50 歲,平均(39.17±6.17)歲;子宮內膜厚度(7.02±1.87)mm;11 例妊娠次數<2 次,19 例妊娠次數≥2 次。觀察組2 年齡18~50 歲,平均(38.51±6.69)歲;子宮內膜厚度(7.21±1.55)mm;10 例妊娠次數<2 次,20 例妊娠次數≥2 次。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組治療前后E2、LH、FSH 及Hb 比較 治療前,三組血清E2、LH、FSH、Hb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血清E2、LH、FSH 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Hb 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Hb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血清LH、FSH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 的血清E2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的血清E2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和觀察組2 的血清E2、LH、FSH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前后E2、LH、FSH及Hb比較()

表1 三組治療前后E2、LH、FSH及Hb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三組治療前后月經及B 超情況比較 治療前,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子宮內膜厚度、子宮內膜回聲不均、子宮內膜稍高回聲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均短于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均薄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觀察組2的子宮內膜厚度均薄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子宮內膜回聲不均率、子宮內膜稍高回聲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治療前后月經及B超情況比較
2.4 三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1 和觀察組2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4.81、6.67,P<0.05)。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2,P<0.05)。見表3。

表3 三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5 三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三組治療期間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局部間質過度生長被覆良性腺體上皮,其形成和雌激素過高有著密切的關系,雌激素水平升高會導致子宮內膜增厚,長期高雌激素水平會刺激子宮內膜過度生長,從而形成息肉并使息肉進一步生長。子宮內膜息肉易引起月經紊亂或子宮異常出血、不孕等[15-16]。目前,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手術僅能切除子宮內膜體積較大的肉眼可見的內膜息肉,不能調節體內雌孕激素的水平,術后復發率較高[17-18]。對于子宮內膜體積較小、數量較少的息肉,臨床上采用陰式B 超檢查表現為子宮內膜回聲不均或一個及多個高回聲團塊,患者癥狀比較輕微,往往表現為月經紊亂或經期延長。針對這類患者,臨床上往往采用口服藥物保守治療。
地屈孕酮是一種口服孕激素類藥物,沒有雌激素、雄激素和抗糖皮質激素的作用,可使子宮內膜進入完全的分泌期,從而可防止由雌激素引起的子宮內膜增生和癌變風險,對子宮內膜息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15]。本研究顯示,對照組口服地屈孕酮治療3 個月后,治療效果有意義,血清中的E2、LH、FSH、月經經期天數及子宮內膜厚度都較治療前有所改善(P<0.05),觀察組1 與觀察組2 加服丹鱉膠囊、少腹逐瘀顆粒治療3 個月后,LH、FSH、子宮內膜厚度、總體有效率均較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
中醫學中,根據臨床癥狀將子宮內膜息肉歸為“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崩漏”“癥瘕”“不孕”等范疇。其病因病機復雜多樣,多數觀點認為其發病機制為:腎、肝、脾三臟功能失調,引起沖任的損傷,是“本”,淤熱互結,是“標”,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瘀血是病理產物,又反而成致病因素,導致“子宮閉阻”。因此,其治療方法大多為活血化瘀、理氣散結,從而達到祛瘀消結、調經止痛的目的[19]。丹鱉膠囊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用于氣滯血瘀所致子宮肌瘤、盆腔炎性包塊,癥見小腹脹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肛門墜脹、舌暗有斑。少腹逐瘀顆粒為中藥制劑,氣香,味辛辣而后苦,全藥具有活血逐瘀,祛寒止痛的功效[20-2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三組血清E2、LH、FSH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血清LH、FSH 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2 的血清E2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的血清E2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Hb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 和觀察組2的血清E2、LH、FSH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均短于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均薄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1、觀察組2 的子宮內膜厚度均薄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三組月經經期天數、子宮內膜回聲不均率、子宮內膜稍高回聲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1 和觀察組2 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丹鱉膠囊、少腹逐瘀顆粒聯合地屈孕酮治療后對子宮內膜息肉的癥狀改善優于單獨使用地屈孕酮,在月經周期中,三種藥物聯合口服的時間不同在臨床效果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綜上所述,丹鱉膠囊、少腹逐瘀顆粒聯合地屈孕酮治療超聲子宮內膜回聲不均的內膜息肉的效果較好,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