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斌
原發性肝癌是一種惡性腫瘤,由于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因此很難被發現,具有較高的惡性程度,確診時大部分患者已經處于中晚期,手術治療機會喪失[1]。現階段,肝動脈化療栓塞是其主要治療方法,但是由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基本處于失代償期,而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會對患者肝功能造成進一步損害并使患者肝硬化程度加重,同時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要想連續治療,就必須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并將肝功能損害減輕[2]。近年來,在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療中,中醫治療作用受到了臨床日益廣泛的關注。因此,本研究統計分析了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萍鄉贛西腫瘤醫院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60 例的臨床資料,觀察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60 例。(1)納入標準:①經彩超、CT、MRI 檢查臨床診斷及病理學檢查確診;②符合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臨床分期為Ⅲa、Ⅲb 期[3]。(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有言語溝通障礙;③預計生存期在1 年以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中西醫結合組、介入性化療組,各30 例。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介入性化療組 采用經皮穿刺技術,以超液化碘化油乳劑為栓塞劑,給予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化療藥物為1.0 g 氟尿嘧啶(生產廠家: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593,規格:10 mL∶0.25 g)+20~40 mg 表柔比星[生產廠家:輝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96,規格:10 mg]+80 mg 奧沙利鉑(生產廠家: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048,規格:20 mL∶40 mg),依據患者瘤體大小調整藥物劑量,4 周后依據碘油廓清情況將化療栓塞治療重復進行,共進行4 次。
1.2.2 中西醫結合組 同時讓患者口服40 mg 索拉非尼片(生產廠家: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03403,規格:0.2 g),每天2 次,并讓患者口服3~4 粒華蟾素膠囊(生產廠家:陜西東泰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50846,規格:每粒裝0.25 g),每天3 次,4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4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患者第1 次治療出院后隨訪1 年,并進行以下指標比較。(1)臨床療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疾病進展分別為治療后患者的可測量腫瘤垂直兩直徑之和較治療前縮小100%、50%~99%、25%~49%、0~24%或增大,持續1 個月及以上[4]。總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2)免疫功能及白細胞計數。治療前、治療后1 年,抽取患者5 mL靜脈血,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CD4+、CD8+、CD4+/CD8+,運用間接熒光法測定白細胞計數。(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乏力、黃疸、消化道出血。(4)生存質量。采用Karnofsky 功能狀態評分標準(KPS)評估,總分0~59、60~79、80~100 分,分別表示低、中、高[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年齡60~ 80 歲,平均(70.12±3.77)歲;女11 例,男19 例;腫瘤類型:結節型16 例,巨塊型10 例,彌散型4 例;臨床分期:Ⅲa 期14 例,Ⅲb 期16 例。介入性化療組年齡61~81 歲,平均(70.56±3.86)歲;女12 例,男18 例;腫瘤類型:結節型15 例,巨塊型11 例,彌散型4 例;臨床分期:Ⅲa 期13 例,Ⅲb 期1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隨訪1 年,兩組均無患者死亡。中西醫結合組總緩解率63.33%(19/30)高于介入性化療組36.67%(11/30)(χ2=4.267,P=0.039),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CD4+、CD8+、CD4+/CD8+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西醫結合組CD4+、CD4+/CD8+均高于介入性化療組,CD8+低于介入性化療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2.4 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西醫結合組白細胞計數高于介入性化療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

表3 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和介入性化療組惡心、乏力、黃疸、消化道出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2.6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069,P=0.002);中西醫結合組低生存質量比率低于介入性化療組(χ2=8.864,P=0.002)。見表5。

表5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例(%)]
在全球范圍內,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數占55%左右[6]。手術治療是早期肝癌的首選方法,肝動脈化療栓塞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方法,但是會使腫瘤壞死不完全,患者復發率較高。索拉非尼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將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因此,2008 年,國際抗癌協會推薦在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細胞癌的治療中將索拉非尼作為一線用藥[7]。華蟾素膠囊的主要功效為消熱解毒[8]。有研究表明,在多種腫瘤的協同治療中,華蟾素膠囊均能夠將放化療效果提升,且不良反應并不會增加[9-10]。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總緩解率63.33%高于介入性化療組的36.67%(P<0.05),原因為索拉非尼一方面能夠抗腫瘤細胞增殖,另一方面還能夠抗血管生成[11];華蟾素膠囊能夠發揮解毒、鎮痛、抗炎作用,對腫瘤細胞生長進行抑制,對微循環進行改善[12]。二者結合能夠從不同途徑將抗癌療效提升[13]。
各種免疫細胞決定著機體免疫應答,而在機體免疫系統中,T 細胞亞群是一大細胞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其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能夠殺傷腫瘤細胞[14]。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CD4+、CD4+/CD8+均高于介入性化療組,CD8+低于介入性化療組(P<0.05),說明索拉非尼片聯合華蟾素膠囊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對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引發的細胞免疫功能抑制進行改善[15-16]。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的白細胞計數高于介入性化療組(P<0.05),說明索拉非尼片聯合華蟾素膠囊能夠將患者體內白細胞計數進行有效提升。
有研究表明,在肝癌的治療中,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確切,且無嚴重副作用,能夠將患者病痛減輕[17-18]。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和介入性化療組患者的惡心、乏力、黃疸、消化道出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西醫結合組低生存質量比率低于介入性化療組(P<0.05),原因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將患者免疫力提升,對患者肝臟進行保護,對患者造血功能進行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擴散[19-20]。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中晚期肝癌效果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