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劉澤有,張方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1風濕免疫科,2內科,河南 焦作 454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可損傷多個系統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女性[1]。SLE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早期表現為皮膚及黏膜損傷,隨病情進展可損傷心、肺、腎等器官,甚至引發不良預后事件。目前關于SLE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是主要誘因,患者體內T淋巴細胞異常增多、B淋巴細胞功能亢進、機體清除免疫復合物出現障礙等均為SLE的病理表現。隨著對SLE認識的加深,臨床治療方式逐漸多樣化,在改善SLE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劑是治療SLE的基礎用藥,來氟米特 (LEF)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已有研究[2]表明其在SLE的治療中效果明確,但LEF單獨治療的效果仍不理想。故尋找效果確切、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中醫認為SLE主要病機為外感熱毒、氣血失和,故其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為主。火把花根片為中藥驗方,其功效為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清熱解毒[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火把花根片聯合LEF治療SLE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SLE診斷標準;②狼瘡疾病活動指數評分5~14分;③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①入組前接受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②合并其他腎臟疾病;③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④過敏體質。按照入組順序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5~65歲,平均(35.94±6.89)歲;男6例,女34例;病 程 (3.91±0.65)年;BMI(22.67±3.59)kg/m2。對照組年齡23~67歲,平均(36.42±6.97)歲;男5例,女35例;病 程 (3.83±0.71)年;BMI(22.90±3.65)kg/m2。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潑尼松聯合LEF治療:潑尼松,0.5~1 mg·kg-1·d-1,晨起頓服,根據患者病情逐漸減量,每隔1周減5 mg,減至20 mg/d后,改為每隔1周減2.5 mg;LEF,起始劑量50 mg,qd,治療3 d后,劑量改為20 mg,qd,維持治療,餐后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火把花根片治療,0.9g,tid,餐后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效果評價:基本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0.2 g;顯效:臨床癥狀緩解,24 h Upro下降>50%;有效:癥狀緩解,24 h Upro下降25%~50%;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收集患者尿液,采用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24 h Upro、尿β2-微球蛋白(β2-MG);使用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尿紅細胞。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離心,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82.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效果比較[n(%)]
2.2 腎功能指標治療后,兩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紅細胞水平降低,且觀察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紅細胞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的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24h Upro(g) 尿β2-MG(μg/L) 尿紅細胞(個/H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1.68±0.34 0.45±0.14* 180.34±32.16 103.61±26.57*15.49±2.48 6.90±1.23*對照組40 1.64±0.37 0.90±0.22* 181.67±34.61 138.69±28.97*15.81±2.61 10.33±1.67*t 0.504 10.914 0.178 5.644 0.562 10.459 P 0.616 0.000 0.859 0.000 0.577 0.000
2.3 炎性因子治療后,兩組的IL-8、IL-10水平降低,且觀察組的IL-8、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pg/mL)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pg/mL)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IL-8 IL-1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0.31±0.09 0.47±0.15* 48.67±6.95 34.67±5.44*對照組40 0.32±0.12 0.39±0.10* 49.03±7.12 41.06±5.68*t 0.422 2.807 0.229 5.139 P 0.674 0.006 0.820 0.000
SLE是一種以多器官受累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發病受到感染、遺傳、環境、藥物、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作用,其中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最為常見。研究[4]表明,SLE可對嘧啶基因產生抑制作用,破壞機體免疫平衡,并通過絡氨酸酶途徑干擾細胞內信號傳導。SLE患者發病后機體自身可產生多種抗體,引起體內大多數系統及器官發生自身免疫反應,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隨著研究的進展,臨床治療SLE的手段不斷增多,包括血漿置換、生物制劑、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由于SLE病程較長,多數患者以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作為常用治療方式。LEF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其化學結構為異噁唑,進入體內經肝臟代謝后可有效抑制二氫乳清酸脫氫酶活性,中斷活化的淋巴細胞合成嘧啶,進而選擇性抑制T、B淋巴細胞,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賀冬冬等[5]的研究表明,LEF治療風濕性疾病關節炎的效果顯著。陳宇航等[6]的研究表明,LEF治療SLE的效果優于單用潑尼松。在臨床中,LEF單藥治療SLE的效果不理想,且可對肝、腎、消化道等造成損傷。因此需尋求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SLE。中醫將SLE歸為“陰陽毒” “風濕”等范疇,認為其病機為素體虛弱、熱毒內侵、損傷氣血、陰虛火旺、熱毒熾盛。而免疫抑制劑為助陽生熱類藥物,長期服用可耗損機體正氣、精液,因此應配合活血通絡、清熱解毒類藥物治療。火把花根片由山海棠根加工而成,主要成分為萜類、生物堿、酚酸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的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腎功能指標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火把花根片可抑制T細胞生成及粘附,并通過增加Treg細胞比例抑制T細胞作用,發揮免疫抑制作用,減輕自身免疫反應對腎臟的損傷,改善腎臟功能[7]。炎性因子為免疫網絡系統的調節物質,IL-8可趨化T細胞,參與機體炎性反應;IL-10具有免疫調節及抑制作用,其過表達與自身反應淋巴細胞增加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IL-8、IL-10水平降低明顯,提示火把花根片聯合LEF治療SLE對機體炎性因子抑制作用明顯,分析原因為火把花根片可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進抗炎因子釋放,加強對炎性反應的抑制。
綜上所述,火把花根片聯合LEF治療SLE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抑制機體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