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王友軍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兒科,河南 鄭州 450052)
支氣管哮喘是因炎性因子浸潤呼吸道誘發的疾病,兒童為高發人群。支氣管哮喘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喘息、咳嗽等,可對患兒呼吸系統造成持續損傷。近年來支氣管哮喘發病人數不斷增多,部分患兒因干預不及時或救治不當可進展至重癥期,可繼發呼吸衰竭等多種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1]。故需尋求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重癥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病情。支氣管哮喘患兒除肺部癥狀外,機體炎性反應較為活躍,促炎與抗炎平衡打破。因此,調控炎性因子對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治療至關重要。甲潑尼龍抗炎效果較強,兼具免疫抑制及舒張氣道平滑肌作用[2]。肺力咳合劑是中藥成方制劑,可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且抗菌、抗感染效果較強[3]。本研究探討甲潑尼龍聯合肺力咳合劑治療兒童重癥支氣管哮喘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癥支氣管哮喘患兒。納入標準:①經肺功能檢查及FeNO檢查確診;②入組前未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②過敏體質。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11歲,平均 (5.23±2.14)歲;男25例,女15例;病程(0.83±0.23)年。對照組年齡2~10歲,平均 (5.30±2.23)歲;男23例,女17例;病程(0.78±0.20)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退熱、祛痰、霧化吸入、吸氧、抗菌等干預。對照組在上述基礎上聯合甲潑尼龍治療,首次劑量2 mg/kg,1次/d,治療5 d后調整為1 mg/kg,1次/d。觀察組在對照基礎上采用肺力咳合劑,<7歲者,10 mL/次;7~14歲者,15 mL/次。兩組均治療14 d。
1.3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顯效: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及WBC恢復正常,血氧飽和度(SpO2)>90%;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體溫、WBC基本正常,SpO2>85%;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記錄兩組的癥狀(咳嗽、喘憋、肺啰音)消失時間。③肺功能:采用肺功能儀檢測患兒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計算FEV1/FVC。④炎性因子:采集患兒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以酶聯免疫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干擾素-γ(IFN-γ)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咳嗽、喘憋、肺啰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 n 咳嗽消失時間 喘憋消失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40 3.02±0.62±0.41 4.78±0.76 5.82±1.01對照組40 4.72 6.19±1.02 7.31±1.22 t 12.213 7.011 5.950 P 0.000 0.000 0.000
2.3 肺功能指標觀察組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的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FEV1(L) FVC(L) FEV1/FVC(%)觀察組 40 2.35±0.51 2.91±0.66 73.74±9.46對照組 40 1.80±0.42 2.30±0.52 65.52±8.09 t 5.265 4.592 4.177 P 0.000 0.000 0.000
2.4 炎性因子治療后,兩組的TNF-α、IL-6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s)

表4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 TNF-α(ng/mL) IFN-γ(pg/m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112.92±13.23 72.82±8.92*18.80±3.51 30.10±5.27*448.27±66.18 95.41±18.26*對照組40 113.10±14.23 81.59±11.23* 18.82±3.17 25.71±4.52*448.55±66.91 141.82±23.37*t 0.059 3.868 0.027 3.999 0.019 9.897 P 0.953 0.000 0.979 0.000 0.985 0.000
支氣管哮喘作為兒童時期高發疾病,其發病率呈逐漸升高趨勢,且重癥不斷增加。重癥支氣管哮喘多伴有呼吸衰竭,可嚴重阻礙患兒生長發育。因此需尋求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病情,延緩疾病進展。哮喘患兒體內炎性反應活躍,促炎因子呈高表達狀態,因此調節機體的炎性狀態為治療哮喘的靶點之一[4]。甲潑尼龍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其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較強,起效迅速,可快速抑制體內細胞因子合成,減少炎性介質釋放,提高支氣管平滑肌受體反應性[5]。但甲潑尼龍單藥治療對病情的控制效果不佳。
中醫將支氣管哮喘歸為“喘咳”范疇,其病位在肺,兒童臟腑嬌嫩、衛氣不固,易受外斜入侵,由口鼻侵犯肺,肺失肅降發為咳,肺氣上逆則為喘。肺主水,功能失調后可致脾轉運失調,津液無法下輸至膀胱,水飲內停蓄積在肺,導致痰熱。因此其治療則應以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為主。肺力咳合劑是由黃芩、百部、前胡、紅花龍膽、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紅管藥組成。黃芩止血利咽、瀉火,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及炎性反應程度;百部潤肺止咳,可減輕支氣管黏膜水腫,緩解臨床癥狀;梧桐根祛風除濕、止咳平喘;紅花龍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可阻斷乙酰膽堿、組胺釋放,緩解平滑肌痙攣,改善咳嗽癥狀;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尿,可抑制多種致病菌,減輕炎性因子對呼吸系統的損傷;紅管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具有抗炎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短,肺功能指標明顯改善,提示甲潑尼龍聯合肺力咳合劑治療對患兒肺功能改善作用明顯;觀察組治療后的TNF-α、IL-6水平低于對照組,IFN-γ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聯合肺力咳合劑可增強對炎性反應的調節作用,減輕炎性反應對機體的損傷。
綜上所述,甲潑尼龍聯合肺力咳合劑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效果較好,可縮短癥狀改善時間,增強肺功能,調節炎性介質的表達。
(責任編輯: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