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張媛媛,于漫
(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鄭州大學華中阜外醫院 兒童心臟中心重癥監護室,河南 鄭州 450046)
先心病嬰幼兒圍術期受多種因素影響,術后易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原因[1]。針對先心病術后急性腎功能不全患兒,腹膜透析可短期替代腎臟功能,幫助排出體內毒素,改善心、肺、腎功能,降低術后死亡率,但可引發腹膜炎、感染等并發癥,需給予有效護理干預以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2]。父母是先心病患兒日常生活的主要照護者,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可增加其護理知識,幫助患兒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有效照護[3]。本研究探討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對先心病嬰幼兒腹膜透析后并發癥及家長護理知識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心病術后腹膜透析患兒84例,均符合《兒童常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專家共識》[4]相關診斷標準。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護理干預組與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個月~4歲,平均 (1.52±0.41)歲;體重5~13 kg,平均(8.63±1.47)kg。護理干預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4個月~4歲,平均 (1.54±0.43)歲;體重5~14 kg,平均(8.71±1.44)k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2003-14)。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室環境管理、飲食護理、針道護理、日常尿量記錄等,出院前囑咐家長日常注意事項。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針道管理:要求患兒家長每天觀察患兒針孔周圍有無紅腫、滲液等情況,一旦發現需及時回院治療,避免感染加重,日常生活中清潔患兒身體時以濕毛巾輕輕擦拭周圍皮膚即可,接觸置入導管時需先洗手,避免污染針道引發感染。②腹膜炎預防: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后常見并發癥,向患兒家長講解腹膜炎的危害,叮囑其觀察患兒有無腹痛、發熱、寒戰等表現,密切觀察透析液性質、顏色,若出現透析液渾濁現象需及時反饋,敦促可行走的患兒適當活動,在不影響心功能前提下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③便秘預防:患兒應多飲水,避免攝入不易消化的食物,預防發生便秘致腹內壓升高,影響患兒病情。④飲食指導:制定科學食譜,要求患兒家長記錄患兒每日水、鹽、鉀攝入量,避免鹽、鉀攝入不足或攝入過多,根據患兒當前發育情況適當調整飲食,確保營養攝入。⑤心理護理:了解患兒家長可能存在的疑慮、不安、擔憂等,一對一解答,提高其疾病認知,講解先心病手術常見并發癥、腹膜透析必要性、腹膜透析相關并發癥等知識,傾聽患兒家長日常生活中的煩惱,減輕其負面情緒,提高其護理指導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①隨訪1個月,記錄兩組患兒的腹膜炎、低鉀血癥、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②采用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5]評估護理前后患兒家長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包括運動方案、藥物治療、飲食方案、并發癥管理、病情監測5個方面,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兒家長護理知識掌握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干預組腹膜炎、低鉀血癥、感染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發生率比較[n(%)]
2.2 家長護理知識評分護理后,護理干預組患兒家長運動方案、藥物治療、飲食方案、并發癥管理、病情監測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家長護理知識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家長護理知識評分比較(±s,分)
?項目 時間 護理干預組(n=42) 對照組 (n=42) t P運動方案 護理前 54.74±6.31 53.67±6.25 0.781 0.437護理后 89.31±7.85 70.58±7.11 11.461 0.000藥物治療 護理前 56.28±5.19 45.51±5.33 0.736 0.491護理后 83.97±7.21 68.45±7.02 10.254 0.000飲食方案 護理前 51.22±5.21 50.63±5.17 0.617 0.526護理后 88.33±7.14 78.25±8.02 9.697 0.000并發癥管理 護理前 44.05±5.12 43.33±5.01 0.471 0.694護理后 86.97±8.24 73.97±8.02 11.598 0.000病情監測 護理前 52.14±5.26 51.31±5.41 0.521 0.613護理后 83.57±7.25 76.33±8.05 7.736 0.000
先心病是一種由遺傳或環境因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藥物療效有限,手術治療是目前降低該病死亡率的主要手段[6]。急性腎功能不全是先心病嬰幼兒術后常見并發癥,需給予腹膜透析維持患兒生理代謝,但容易導致腹膜炎、導管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7-8],如何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是改善腹膜透析患兒預后的關鍵。
嬰幼兒由于年齡小、自我護理能力差,病情管理、日常護理等工作主要依靠家長進行,而患兒家長通常缺乏相關護理知識,不利于相關并發癥的預防[9-10]。常規護理主要依靠護理人員進行,忽視家長是患兒護理工作的參與者之一,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則強調患兒家長在患兒照護中的重要作用,以患兒家長作為媒介,在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為患兒提供利于病情康復的護理干預。本研究圍繞腹膜透析患兒腹膜炎、針道感染等常見并發癥進行指導,促使患兒家長護理知識增強,具備基本照護能力,避免日常生活潛在不利因素對患兒康復的影響。飲食、運動指導可確保患兒康復需要,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腹膜炎發生風險。鑒于負面情緒對患兒家長護理指導依從性的影響,針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減輕照護者心理負擔,以便患兒獲得更好的家庭護理。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各項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護理后家長各項護理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先心病術后腹膜透析嬰幼兒的相關并發癥,顯著提高患兒家長的護理知識掌握程度。
綜上所述,以家長為對象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先心病術后腹膜透析嬰幼兒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兒家長護理知識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