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段雪梅,屈輝,盧明*
(焦作市人民醫院1神經功能科高壓氧室,2護理部,河南 焦作 454000)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眩暈、耳鳴、耳內堵塞感、惡心嘔吐等癥狀,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良影響。近年來,高壓氧對突發性耳聾的效果漸漸得到了臨床認可。研究[1-2]表明,高壓氧可有效改善患者外周循環,促進聽力恢復。需要指出的是,高壓氧治療中的升壓、降壓等過程稍有不當,可能引發中耳氣壓傷、耳痛、頭暈等嚴重并發癥。因此,在高壓氧治療過程中加強優質的臨床護理至關重要。本研究探討高壓氧綜合護理對突發性耳聾患者心理狀態和聽力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治療的9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根據入院編號奇偶順序分為兩組各47例。觀察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22~65歲,平均 (46.27±8.05)歲;左耳19例,右耳28例。對照組男30例,女17例;年齡25~69歲,平均 (47.73±7.76)歲;左耳22例,右耳25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突發性耳聾的相關診斷標準[3];②表現出突發性耳聾相關癥狀,如聽力降低、耳鳴耳塞、眩暈等;③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手段、護理措施等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外傷、藥物、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其他原因導致耳聾;②存在明顯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障礙;③耳部合并器質性病變;④合并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其他耳部疾病。
1.3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病情監測、并發癥預防及護理、院外隨訪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高壓氧綜合護理,具體如下:①入艙前護理。加強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闡述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因素、治療方式及護理措施,告知其高壓氧治療的意義和流程;評估患者咽鼓管功能,評估結果通過后才能入艙,同時需加強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暢通,確保吸氧順利進行;協助患者佩戴好氧氣面罩,指導其正確呼吸,向患者闡述吸氧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消除其疑慮、不安等不良心理。②入艙后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有效溝通,告知其可按照醫護人員給出的提示配合相應動作,吸氧時若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反饋,以便醫護人員及時應對;在升壓過程中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耳痛耳脹癥狀,若出現癥狀則指導其捏鼻鼓起,必要時中止升壓或做減壓處理;在穩壓吸氧階段,患者需保持呼吸節奏平穩,禁止語言溝通,同時保持艙內溫度穩定,避免溫度變化導致壓力變化;降壓時,囑咐患者不要屏氣,保持平穩呼吸,防止發生肺氣壓傷。③出艙后護理。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氧中毒、氣壓傷、減壓傷等,并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情況;囑咐患者避免過度操勞,遠離噪音環境,同時密切留意患者心理變化,溝通過程中適當提高音量,給予患者充分尊重和關心。
1.4 觀察指標①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4]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該量表中的抑郁因子包含13個條目,焦慮因子包含10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 “沒有、很輕、中度、偏重、嚴重”依次計 “1分、2分、3分、4分、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慮癥狀越嚴重。②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聽力受損程度,根據平均聽閾檢測結果分為聽力正常(≤25 dB)、輕度受損(26~40 dB)、中度受損(41~60 dB)、重度受損(61~80 dB)、極重度受損(>80 dB)。③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90分)、比較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干預后,觀察組抑郁因子、焦慮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s,分)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抑郁因子 焦慮因子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47 17.06±3.85 7.22±1.97* 23.44±4.21 12.50±2.42*對照組47 16.97±4.01 10.54±2.58* 24.32±3.78 14.31±2.88*t 0.111 7.012 1.066 3.299 P 0.912 0.000 0.289 0.001
2.2 聽力受損程度干預后,觀察組聽力受損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聽力受損程度比較[n(%)]
2.3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1.5%,高于對照組的76.6%(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突發性耳聾的病理基礎可能與內耳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病變有關,內耳缺血缺氧的發生可導致神經組織壞死,引發聽力障礙。研究[5]表明,突發性耳聾的轉歸與發病時間有關,發病時間越短,治愈可能性越大,而病程延長可能導致聽力永久性喪失。因此,在突發性耳聾發病早期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高壓氧綜合護理可通過吸氧提高血液氧分壓,改善內耳微循環,同時能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6]。本研究中,高壓氧綜合護理主要包括入艙前、入艙后、出艙后三個階段。入艙前協助患者做好吸氧準備,并加強心理疏導,可確保入艙吸氧順利進行;在吸氧過程中指導患者應對升壓、減壓過程中的不適感,有助于減少吸氧過程中的并發癥;出艙后,留意患者是否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并告知后續注意事項和治療計劃,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抑郁因子、焦慮因子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高壓氧綜合護理可有效改善突發性耳聾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其治療信心;觀察組干預后的聽力受損程度低于對照組,表明高壓氧綜合護理對提高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潘苗苗[7]將66例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后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高壓氧綜合護理,結果顯示高壓氧綜合護理組干預后的聽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高壓氧綜合護理獲得了絕大多數患者的認可。
綜上所述,高壓氧綜合護理可緩解突發性耳聾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其聽力水平,患者更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