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輝,湯曉堃,王紅軍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 肝膽胰二病區,河南 鄭州 450003)
肝癌為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具有病程短、腫瘤增長迅速等特點,患者預后較差[1]。手術仍是目前治療肝癌的主要方式之一,經手術切除病灶可有效控制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但肝癌患者由于自身肝癌知識缺乏、長期疾病影響等原因,存在明顯負面情緒,未經有效干預可能影響其術后生活質量[2]。基于此,對肝癌患者做好術后護理工作至關重要,既往常規護理措施以疾病為中心,心理干預效果不足,需進一步完善。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要求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為護理重點,從患者身心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3]。本研究分析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對肝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行肝癌手術患者1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綜合護理組與對照組各75例。對 照 組 男44例,女31例;年 齡45~75歲,平 均(62.05±7.09)歲;Ⅰ期26例,Ⅱ期32例,Ⅲ期17例。綜合護理組男46例,女29例;年齡43~76歲,平均 (62.88±7.11)歲;Ⅰ期24例,Ⅱ期36例,Ⅲ期15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2006-15)。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日常知識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日常換藥等。綜合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具體如下:①病室管理:當前醫院病房環境嚴肅,不利于患者心情放松,護理人員適當布置病室環境,營造溫馨病室氛圍;做好病室溫度、濕度控制,避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限制病室人員出入,為患者提供安靜的休息環境。②知識宣教:積極講解肝癌相關知識,分享部分肝癌術后預后良好的病例經驗,提高患者術后康復信心;每月組織2次院內肝癌手術患者共同參與知識講座,了解肝癌的成因、術后注意事項等知識,敦促患者相互交流,利用同伴分擔法減輕患者焦慮感。③疼痛管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面色、呼吸,叮囑其出現疼痛時需與護理人員積極溝通,必要時遵照醫囑給予止疼藥,疼痛感尚可忍受時可通過播放電影、音樂等方式分散其疼痛注意力;指導患者取正確的體位休息,避免體位不當擦刮傷口引起疼痛,一般每1~2 h更換體位一次,防止局部血液循環受阻,出現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④心理干預:與患者積極交流,定期評估其心理狀態,根據評估結果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如詢問患者苦惱的原因,予以針對性講解,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疾病觀;充分發揮家庭成員對患者心理狀態影響的重要作用,指導其參與患者的心理護理,日常生活中避免流露出負面情緒,少抱怨、少憂慮,多給予患者關懷,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術后康復護理。
1.3 觀察指標①于護理前(術后1 d)及護理后(術后10 d)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各量表滿分均為80分,分值越高則患者焦慮、抑郁越嚴重。②于護理前(術后1 d)及護理后(術后10 d)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分問卷(GQOLI-74)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問卷涉及物質、社會、軀體、心理4個維度,評分越高則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護理后,綜合護理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綜合護理組75 41.02±5.02 29.89±3.26 41.35±4.76 27.98±3.31對照組75 40.25±4.85 34.33±4.15 41.52±4.88 33.85±4.09 t 0.955 7.286 0.216 9.662 P 0.341 0.000 0.829 0.000
2.2 生活質量護理后,兩組GQOLI-74各維度評分均提高,且綜合護理組GQOLI-74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GQOLI-74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GQOLI-74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該組護理前比較,*P<0.05。
維度 時間 綜合護理組(n=75) 對照組 (n=75) t P軀體 護理前 66.75±7.05 65.69±7.34 0.902 0.369護理后 76.33±8.94* 70.33±8.06* 4.317 0.000物質 護理前 70.59±7.86 70.22±7.91 0.287 0.774護理后 79.63±8.91* 75.33±8.22* 3.072 0.003社會 護理前 64.05±7.14 63.36±7.05 0.596 0.552護理后 76.33±8.82* 69.89±8.13* 4.650 0.000心理 護理前 61.05±6.94 60.51±6.88 0.479 0.633護理后 79.97±8.83* 70.85±7.69* 6.745 0.000
肝癌為致死率、發病率較高的常見惡性腫瘤,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之一[4]。由于肝癌患者疾病知識缺乏、治療信心不足等問題,術后康復階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導致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下降[5-6]。基于此類患者的臨床特點,護理工作中積極進行心理護理對于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常規護理實際應用中護理內容單一,不能滿足肝癌患者術后心理護理的需要。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旨在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為護理目標,通過環境管理、疼痛護理、心理干預等多種護理干預途徑,全方位干預可能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的因素,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7-8]。本研究中強調病室環境對患者生活情緒的影響,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室環境;知識宣教可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及治療信心,利用通過病友交流減輕其病后孤獨感,獲得同伴支持;疼痛與負面情緒具有密切聯系,術后做好疼痛管理可避免疼痛引起負面情緒加重,負面情緒又導致疼痛閾值下降的問題[9];讓患者家庭成員參與心理干預活動,幫助患者獲得心理支持,進一步改善心理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綜合護理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GQOLI-74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可顯著改善肝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提升其生活質量。心理狀態可直接影響肝癌術后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量。本研究中,心理護理是重心,利用環境管理、疼痛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幫助其樹立正確疾病觀,減輕焦慮、抑郁情緒,以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心理護理的綜合護理措施可改善肝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態,減輕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