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茜
重大主題報道是指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題材、重要理論問題所進行的新聞報道。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重大主題報道一直是黨報新聞報道的重中之重,圍繞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策劃、采寫、編審、刊發等多個環節高度重視,協同作戰,集中精力,突出其重要性的同時,呈現繽紛多彩的新聞內容,這是黨報需要堅守的新聞陣地,履職盡責的重要手段和堅持“政治家辦報”的應有之義。
對于傳統紙媒來說,版面是各類稿件在報紙上的最終呈現,它是編輯對稿件、圖片編排布局的整體產物,也是新聞內容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新聞視覺形象的載體。隨著全媒體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深入融合,新聞報道出現內容的多維度呈現和多角度傳播的特點。傳統紙媒版面的呈現也一改傳統風格,越來越精細化、精品化、融媒化。每逢重大主題、重要節點,集中精力、濃墨重彩制作精品版面,“大事大處理”“大事精制作”在不少紙媒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化機制。
《河南日報》堅持“內容為王”,守正創新,在重大主題版面報道中一直在不斷探索創新和突破,版面編排過程中綜合運用文字、圖片、線條、二維碼等,探索編排兼具新聞性、藝術性等于一體的報紙版面,走出一條精品化、融媒化之路。本文將以《河南日報》近兩年重大主題報道為例,分析研究省級黨報在新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報道版面呈現上的特點,探討如何把握守正與創新,并結合傳播規律和傳播效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鑒性的版面策劃創新策略。
黨性原則的重要體現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要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河南日報》在版面編排過程中,充分發揮紙媒優勢,堅持政治家辦報方針,堅守政治底色、堅持“內容為王”,積極順應新聞傳播規律和讀者信息接收方式的變化,全面、準確、深入宣傳闡釋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講述中原大地日新月異的好故事。
堅守政治底色。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是黨報新聞實踐活動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版面是黨報媒體黨性和人民性的最直接呈現,包含著文字、圖片等,以不同體裁的文稿體現出來。一個好的黨報版面,能夠通過不同的文字、圖片排版編輯,既能夠精準展示出新聞稿件主旨思想,又具有一定的政治輿論導向作用,也就是實現“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河南日報》對于重大主題報道歷來堅持“大事重做”的要求,對黨和國家的重要時政報道,固定在頭版頭題、報眼等重要位置刊發。根據報道的重要程度合理選擇報道的呈現規模,合理安排圖片大小、位置,突出新聞時效性、重要性,力求做到與文字報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為慶祝建黨100 周年,《河南日報》提前謀劃,從2021年6月下旬就開始推出系列特刊,以100+的版面、“重溫當年首報,尋看今日新報”的形式,帶領讀者回看百年輝煌黨史,探尋百年風華背后的數字密碼。通過100、72、43、9這4個數字,解碼百年大黨恰是風華正茂。整個特刊憶往昔,看今朝,談變化,提前謀劃,對整個版面視覺呈現進行反復研究,突出數字背后的深刻意義。整個系列特刊出版后,呈現出清秀大方、莊重典雅、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亮點,獲得了較好的社會評價。
堅持“內容為王”。“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內容是決定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新媒體的快速迭代讓現有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環境等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內容為王”“思想為王”的基本特征沒有變,好產品自帶傳播熱力,好內容就是流量源泉。
一個好的版面是會說話的。學者蔡雯認為,版面設計的基本原則有三點:服務品牌形象的視覺策劃、服務受眾閱讀的“化繁為簡”,使編排思想和設計藝術相統一。在重大主題報道中,《河南日報》從版面樣式、稿件內容、圖片選擇、可視化表達等多方面創新,做到新聞性與可讀性相統一。
版式是版面的基本形式。在長期的版面編輯實踐中,大部分報紙按照辦報宗旨,根據版面區域功能和稿件分布結構,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版面形式。固定的版面形式,能夠更好展現新聞稿件的重要性,也能體現出報紙的編輯風格特點等。不同的報紙往往有不同的版面形式。對于一些特殊時間、重要活動,《河南日報》往往會打破傳統的固定形式,采用橫向連版形式刊發,從而突出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以2022 年鄭州-盧森堡“空中絲路”5 周年主題報道版面為例,這是河南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動實踐,《河南日報》提前組織,精心謀劃,推出一份8 個版的特刊報道。整個特刊以“空中橋梁”為主線串聯起8個版面,系統梳理了鄭盧空中絲路的突出成績以及亮點,所有版面橫向拼起來從上方能看到一個飛機從空中劃過一個半圓,版面下方連起來是從鄭州到歐洲沿線的手繪地標,生動形象展現了鄭州到盧森堡的一路美景。整個特刊的標題、文字、排版、顏色等內容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共同性的視覺呈現,每個版面既相互獨立又整體統一,突出空中橋梁的主題。這樣特殊的版面形式立體生動、形式多樣,也通過版面語言增強報道的主旨表達,做到了內容和視覺的有機統一。
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更新頻繁,新聞閱讀呈現出“瞬時化”和“碎片化”特征,讀者往往會對長篇累牘的文字內容感到視覺疲勞。因此,在一些重大主題報道中,編輯需要對新聞稿件,分別從內容、標題等方面進行二次加工,不僅要制作一個引人注意的標題,還要從稿件中提煉觀點,起到導讀作用。
如何打破“千報一面”,是各家黨報在重大主題報道時首先考慮的重要問題。想做得好,還要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難度不小。這個時候就極其考量黨報對政治性和新聞性的把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報道中,多家省級黨報頭版延續傳統的通版樣式,將重要稿件和圖片集中在頭版上。《河南日報》對頭版大膽創新,突破以往正常刊發新聞稿件的形式,用“致敬”“趕考”等詞語作為連續兩天頭版的主題,刪繁就簡,用最簡單的筆墨表達最豐富、最深刻的內容。一個標題、一張照片、一段振奮人心的號召,這樣極簡的版面呈現十分醒目,又會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力,不僅凝練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也使讀者準確、快速地了解版面內容,一目了然。對于重大事件提煉之后二次加工創新,不僅考驗黨報對主旨的領悟把握,還考驗對重大主題報道版面創新風格的判斷。越是主題重大,越是要創新版面表達方式,營造濃厚的報道氛圍。
一個報紙版面,可以包含文字、圖片、漫畫等多種元素。而隨著全媒體時代到來,對于文字、圖片、線條、色彩等符號的運用更加靈活多樣;二維碼的引入,掃一掃即可觀看新媒體視頻、文章等,這使報紙版面不斷“動”起來、“活”起來,兼具了新媒體的特征。這也要求編輯要不斷因事而謀、順勢而為,將互聯網思維引入版面編輯中,讓版面在領異標新的同時,凸顯可視化呈現效果,更好地吸引讀者。
在近兩年的全國兩會和河南省兩會新聞報道中,《河南日報》版面編輯就引入互聯網思維,采用扁平化設計風格,精心挑選重要內容、數據等,配合卡通圖片等,用簡約化、平面化的風格,將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呈現出來,整個版面也更加生動靈活。
色彩的運用對于可視化呈現也十分重要。《河南日報》制作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連版特刊,就采用了五星紅旗傳遞入場的照片作為整個連版的版面底圖。這在《河南日報》的版面設計上比較少見,因為這樣的版式設計需要一張視覺沖擊力很強的圖片,一張好圖才能成就一個好的版面。開幕式上,讓編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星紅旗的入場,從一個個傳遞者手中一寸一寸前進,在藍色冰雪的襯托下更加鮮艷奪目,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這個難以忘記的畫面在帶來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同時,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用新媒體思維設計版面也會增強黨報版面的傳播效果。以《河南日報》刊登黨的二十大報告摘登為例,在設計報告原文如何刊發時就已經提前謀劃新媒體產品,將二者有機融合,所有的版面拼在一起在新媒體端呈現一幅千里江山新畫卷,受到讀者紛紛轉發,實現了報紙和移動端的雙贏。
融媒體時代不僅給媒體的新聞生產帶來深刻的影響,對黨報版面的視覺設計和表達也帶來新的挑戰,好的版面不僅要會說話,更需要有一定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重大主題的報道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很多媒體對于重大主題報道版面的呈現較為保守,常規的版面操作多數是墨守成規,對稿件的標題和內容不做修改,對版面不做過多修飾。這樣平穩平實的做法雖然能做到安全第一,卻也讓重大主題報道的重要性、特殊性不夠突出。
主題先行是重大報道的一個鮮明特點,重大主題報道的版面呈現必須有一條明確的主線,這是整個版面報道的靈魂。在報道策劃階段確立主線后,編輯部門才能根據這一主線來確定內容、設計版式以及呈現具體形式,制作出主題突出、視覺醒目的精品版面。兩會報道歷來是各家黨報大顯身手的“競技場”,《河南日報》也不例外。在全國兩會和河南省兩會報道中,《河南日報》制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版,在對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的準確把握分析上,分別制作了一份以數字6和上臺階為設計圖形的特刊報道。數字6取自2022年河南省生產總值躍上新臺階6萬億元和2023年河南省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上臺階則是生動形象直觀表達了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之意。融入數字6 和臺階圖形元素的版面設計突破了平面的范式,讓版面表達更加立體、直觀,圖形元素對整個版面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
好的重大主題報道版面需要具備重點突出、亮點紛呈的特點,同時兼具版面的可讀性,從記錄事實到解讀事實,從閱讀到“悅”讀,讓讀者看到版面的第一時間快速準確了解報道的重點、亮點。要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版面解讀需要從內容和版式上實現有機融合,根據內容、圖片、元素選擇合適的版面編排進行最大化呈現。
在面向互聯網生產與傳播的轉型實踐中,可視化數據、圖片、矢量元素等視覺傳達越來越受到傳統媒體的重視。特別是“圖像轉向”的產生,文化不僅僅以文字為中心,而是朝著以圖像為中心的方向發展。在新媒體時代,這種轉向更為明顯。黨報的版面要想通過新媒體實現有效傳播,就要做好圖像轉向,制作出更適合傳播、更吸引受眾閱讀的可視化版面。這樣的版面需要增強新媒體視覺傳達的意識,也就是要實現從版面到界面的思想轉變。版面是報紙的呈現。界面則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通過電腦或手機與用戶鏈接的平面空間。界面因其適宜傳播的特性,普遍具有可設計、視覺化的形象。
從版面到界面的轉變,從表面來看是增強可視化表達,深層次的邏輯是增強互聯網思維,從為讀者服務轉為為用戶服務,在發揮黨報的“內容為王”優勢的同時增強報紙版面的創新性、可視化,從而引流更多受眾。黨報要創新重大主題報道的策劃和版面呈現形式,巧用新媒體進行二次整合,將重大主題報道版面轉化為集音頻、視頻、文、圖為一體的系列融媒體產品,通過報網端深度融合,以其形象化、直觀化、快捷化的呈現方式來拓展報道的傳播渠道和傳播范圍,放大傳播效應,提升重大報道的影響力。
隨著媒體競爭的日益激烈,重大主題報道的版面也越來越精彩紛呈。版面的守正創新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它是對報道內容的一種特殊評價,通過版面語言向讀者傳達信息。好的版面語言能讓紙媒更精彩地呈現內容,也會通過新媒體傳播實現揚長補短,這是紙媒獨特的優勢,也是在媒體融合浪潮中可以著重加強、出新出彩的部分。當然,對版面的守正創新也是一種持續的文化創新,不應僅限于對重大主題報道,只有在日常的新聞實踐中不斷守正創新,才能有一個個“會說話”的報紙版面出圈、破圈,讓黨報真正地“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