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俊
“老人安則天下安”。山東省作為全國老年人口第一大省,預計到2035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30%,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山東老年大學積極擔當作為,形成“頭雁”效應,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
一、聚焦“助老”,開設數字技能專業,助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當老齡化遇見數字化,如何讓規模巨大的老年群體掌握數字技能,共享發展成果,是當前社會民生領域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針對老年人對智能設備“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問題,山東老年大學早在2015年就開設了智慧助老課程,目前已開設13大類139個教學班,從簡單的智能手機、電腦操作,到復雜的短視頻編輯、PS軟件,再到新穎的故事短片創作、無人機航拍等,聚焦出行、就醫、繳費等高頻事項,融入生活場景元素,精心策劃編撰授課課件,教師“手把手”演示操作,教會老年人“玩轉”智能設備。自2021年以來指導全省各級老年大學增設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系列特色課程,以輪訓、短期培訓、講座等形式,立足學校、深入社區、面向社會開設智能技術應用公益培訓班,年開設班次5000余個,服務學員超8萬人次,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積極擁抱科技生活。
二、聚焦“適老”,創新“互聯網+”教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堅持開放、融合、共享理念,創新“互聯網+”老年教育新模式,實現招生報名線上線下同步進行,課程學習線上線下同頻共振。不斷優化網上報名招生系統,學員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一鍵報名”,實現了入學登記、信息采集、人臉識別、發放電子入學通知書等全流程“一次辦好”。開設線下學員服務大廳,為部分年齡較大、不會使用智能設備的學員提供現場報名服務。在全國率先開發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線上教學直播課堂系統,這不僅是全國老年大學系統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線上教學直播平臺,也是老年大學創新教學方式的有益實踐。目前,已面向全國開辦手機攝影公益直播大課堂、PS直播小課堂等智慧助老類課堂講座,累計直播500余場次,惠及全國老年人超10萬人次。通過信息化、智能化、適老化建設,實現了由線下辦學到線下、線上融合辦學的轉變。
三、聚焦“慧老”,搭建遠程網絡平臺,共享老年教育優質資源。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滿足更多老年人學習需求,山東老年大學聚力加強遠程教育平臺建設、課程建設、教學點建設,幫助老年人學網懂網用網。通過適老化改造遠程教育網、在全國率先實現電視終端全覆蓋、開發“樂齡學堂”App并全網上線,建立起“電腦+電視+手機”三位一體立體化、全覆蓋遠程教育平臺。目前,平臺課程資源已達650余門近4000節,涵蓋老年大學主要專業,其中包含20余門160多節智能技術精品課,全部免費向社會開放,全年全平臺學習人次超3000萬。注重發揮省、市、縣三級老年大學協同發展的遠程教育工作機制優勢,依托平臺在全省建成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實驗區70個、全國老年遠程教育示范區20個、各級各類教學點5000余個,真正實現送教到鎮街、到鄉村、到社區、到養老院,讓更多老年人就近就地圓“老年大學夢”,為服務全省老年人學習邁出堅實步伐。
老年學員普遍表示,遠程教育平臺、直播課堂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共享老年大學的課程;學會使用智能手機,不僅方便了日常生活,增加了與社會的溝通,融洽了與子女的關系,老人們也能共享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生活更加豐富、晚年生活更加精彩。山東老年大學創新線上教學模式、開展數字技術培訓、主動服務老年人融入社會的做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次獲評教育部“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全國智慧助老特別貢獻獎”等。《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央廣網、《中國老年報》《中國社會保障》雜志、《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先后進行宣傳報道,累計點擊量超10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