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邁皋橋中心小學 李 云

在數學學科教學實踐中,數學作業通常用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是師生相互溝通的有效工具。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針對中高年級數學教學進行項目式作業設計,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感受到快樂。基于項目化學習內涵合理開發數學項目,拓展作業設計維度,巧妙設計游戲情境與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作業,從而提高作業參與度,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為了實現“雙減”政策目標,要讓作業從課程延伸轉化為作業育人與過程評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式作業的實施轉變了以往作業單一、枯燥的形式,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空間,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基于開放性和趣味性原則進行作業設計,強調“以人為本”理念。項目式作業設計要充分體現事實依據,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和注重作業拓展,使學生的學習趨于常態化,提高作業完成效率。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積極探索學科的綜合化教學,實施項目式與合作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實際上,項目式學習就是以項目或問題為導向,經過學生長時間探索獲得知識技能,從而有效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經過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與他人一同完成項目,從而不斷挖掘自身潛能。項目化學習在中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際上,項目化學習就是一種基于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立足于現實生活情境,學生采用各類資源探索問題,完成對知識的有效吸收與能力拓展。與傳統的學習模式有著顯著差異,項目式學習對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項目化學習的核心在于融合抽象化的概念和實際問題,對學生的綜合思維與判斷能力進行培養。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項目主題,學生在實施項目期間會面臨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經過自主學習與跨學科研究,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實現知識點的整合應用。總的來看,項目式學習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要求學生深入思考,鍛煉合作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我,從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提升自我知識應用能力。
在以往的學習模式中,學科知識往往會被劃分得十分明確,不同教師負責不同的學科,而項目化學習將學科知識融合于一個問題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涉及多個學科,從而意識到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需要對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以及與他人進行分享交流。
項目化學習強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必須具備自主性,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項目化學習從教師提出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再到最終成果展示,整個過程都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為學生布置項目式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再是單純地接受知識,而是根據項目任務確定學習目標,完成資料查詢與整理、數據分析等工作,在構建知識的同時逐漸掌握知識要點。
在以往的數學作業設計環節,教師會采用單一的作業模式,學生普遍缺乏對作業的興趣,而項目式作業主題更明確,涵蓋數學學科的重難點,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自己應當如何學習,在完成作業的同時相互協助,通過小組分工合作,解決以往班級內學生兩極分化的矛盾問題。教師按照項目主題與作業內容鼓勵學生分工,如有的學生負責采集資料,有的學生負責實踐操作部分,最終由組長撰寫項目實踐報告,使整個作業完成流程更加順暢,營造出輕松和諧的作業實踐氛圍。
受“雙減”政策的影響,如今優化作業設計、實現作業減負增效已經成為數學學科作業布置的關鍵,教師布置項目式作業,以項目化學習理念為前提,在項目的依托下為學生設計具有思維拓展和知識點延伸作用的作業,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從過去被動地完成作業到主動完成作業,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其綜合實踐能力,并為教師作業設計的優化提供參考。從某種程度來講,教師為學生布置以項目為主要形式的數學作業,成功打破了教材對數學學科的束縛,有效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使其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教育改革發展態勢良好,作業實施效果優良,作業內容豐富,其中包含基礎知識要點,同時融合了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將所有學科緊密相連,讓知識點更好地銜接,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提升其綜合能力,充分彰顯數學學科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認為自己無須參與學生作業的完成,甚至存在作業檢查不及時和不全面的問題,導致部分學生因僥幸心理而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數學教師將項目式作業作為紐帶,將數學知識點作為介質,融合其他學科,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實現了學生思維的拓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為接下來作業的優化布置與合理安排奠定了基礎。布置作業之后,教師還要參與項目的實施,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加以指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彰顯作業特色,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拓展知識,在引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項目式作業更注重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讓學習常態化,學生也會因此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
1.設計調查類作業。
中高年級數學項目式作業強調智趣融合,在教授給學生知識點的同時,使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為了轉變以往被動的學習模式,深入項目式作業設計,教師可以設計調查類作業,引導學生投入社會生活進行實踐調查,豐富個人體驗。在調查活動中,學生會主動收集信息,再進行歸納總結,隨后教師按照作業主題和完成目標,分析學生在完成這部分作業時應該具備的能力,以便學生有目標地實施項目。該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閱歷與知識儲備,面對問題時,多數學生敢于表達心中所想,因此教師可以拓寬作業選題范圍,從社會熱點出發,根據學生的愛好選擇更符合教學要求的主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完成調查,解決問題。
2.設計制作類作業。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可塑性,教師設計制作類作業,要求學生根據作業內容以及知識點考查情況,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在小組成員的協作下完成項目。教學實踐期間,學生可以動手制作學具,發現周圍的事物,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在制作學具的過程中理解所學知識。迎合大單元作業設計思想,將各單元內容緊密結合,當學生完成一個單元學習后,教師需要將整個單元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設計內容廣泛的單元式項目作業,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制作思維導圖,標明相關知識點,并將所有知識點進行緊密連接,無形中實現知識點的內化。
1.設計游戲情境。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思想活躍,不愿意被有限的教材束縛。如果作業枯燥乏味,難度較大,學生容易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真實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如游戲情境,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小學生普遍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他人的贊賞,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具有沖關效果的游戲,讓數學教學更活靈。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層次劃分,涵蓋不同的知識點,小組搶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隨著問題數量的增加,題目難度也會有所增大,此時學生的好勝心越來越強,教師為得分最高的小組頒發獎勵。比如,在講解“乘法”相關知識時,教師搭建不同的游戲情境,以學生掌握乘法口訣和運算定律為目標,如一百以內乘法運算,學生進行擲骰子游戲,每人擲兩次,計算兩個骰子的乘積,投擲十次為一組,最終各組比拼計算速度和準確率。在游戲活動中,學生會獲得豐富且獨特的體驗,加深對乘法運算知識的理解。
2.設計生活情境。
第一,立足于學校生活,為學生科學布置作業,保障問題情境與學校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和乘除法之后,教師可以設計“營養午餐管理”的問題,引導學生統計食堂用餐人數,根據菜品標準計算食材量,完成食材合理搭配,根據每道菜的成本計算學生需要繳納的伙食費,以及當前繳納的費用是否合理。該作業有效考查了學生對小數運算技巧的掌握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立足于時事熱點,合理創設作業情境。中高年級數學項目化作業設計環節,教師可以圍繞生活中的時事熱點創設情境,這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方法。比如,北京冬奧會主會場應用了新能源供電設施,而張北縣是這些能源的來源地點,教師圍繞“風能點亮燈嗎?”這一話題,鼓勵學生分組查詢資料,了解風力發電相關知識,隨后提出探究式問題:張北風力發電廠選擇使用國產高效率發電機后,機器的價格從每臺1200 萬降低到800 萬,請問風機價格下降了百分之幾?更換設備后每臺發電機每小時發電量從800 千瓦提升到1500 千瓦,請問提升了百分之幾?每臺發電機葉片轉動一圈會產生2千瓦時的電能,如果發電廠有45 臺風機一同運轉,請問一年會生產多少電能?假如一個家庭每月耗電量在300 瓦左右,請問這些電量可以支持多少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這一情境中的問題實際上無需復雜的計算原理,但是需要學生多方位掌握文字信息,提高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
在現階段的教學改革進程中,項目化學習對任課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必須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過程進行綜合評估,并圍繞核心素養進行作業評價。以核心素養為前提,對項目式作業進行評價分析,其要點大致如下:
第一,實施過程性評價。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式作業實踐的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當前作業完成進度,并適時提供幫助,鼓勵學生解決問題,通過表現性評價結果進行學生作業評估。比如,實施主題項目化作業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評估自身作業完成情況,通過反思找出不足。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檢驗知識點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在作業完成期間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評價標準,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和能力發展情況做出評價。
第二,實施多元評價。實際上,項目化學習評價標準應當由師生共同制定,這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關鍵,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參與項目式學習的樂趣,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明晰學習目標。教師評價更具有權威性,學生自評有利于發現自身問題,并經過反思解決問題,學生互評可以讓學生了解他人的評價,從而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項目式作業更符合現階段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能力,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布置項目式作業,合理設計數學項目,拓展作業設計維度,通過游戲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