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雪

這是兩個留守兒童,一個叫子晴,一個叫冰,都是小姑娘,性格相近:靦腆微笑,溫柔端莊,眼睛亮亮的,一樣的愛美,一樣的對未來充滿幻想和希望!
叫子晴的女孩,爸爸媽媽在綏芬河開飯店,家里由爺爺奶奶照顧。姑姑時常會來探望他們,每隔兩三周,姑父還會開車帶著大家去綏芬河與子晴的父母團聚;子晴的父母照例會招待家人一頓大餐??梢哉f子晴的留守生活既不缺錢也不缺愛,得到了很好的管理,雖是留守兒童,但她一直陽光燦爛,光鮮靚麗。
子晴的家庭是不缺愛的,她一直被愛溫暖著,呵護著。有愛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積極、陽光、樂觀,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給其他人帶來正能量。
而叫冰的女孩,爸爸媽媽也開飯店,在延吉,離家不算遠,也不差錢。她和妹妹由寡居的外祖母監護,外祖母為了掙點零花錢,又把她倆寄托在小飯桌。可不知為什么?冰的父母從來不讓祖孫三人去探望他們,他們也很少回來,連過年過節也是這樣。漸漸地,冰的眼睛失去了幸福的光彩,不再閃亮,有一絲幽幽的冷。說話也開始污言穢語,姥姥聽到了,大聲地呵斥她,但只能治標,治不了本,離開了姥姥的眼睛,她還是我行我素。冰的父母離家那么近,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去呢?以他家的經濟條件,車費根本不是問題。也很少用電話或微信溝通,也許他們本就是感情淡漠的人?不會表達愛?聽說他們夫妻感情不好,或許這影響了親子關系吧?久而久之,冰的行為越來越出格,打架、曠課、夜不歸宿,最后演變成要跳樓自殺。冰的留守生活缺少管理更缺少愛。
無愛的家庭,缺愛的家庭,不會愛的家庭,都會異化孩子的性格心理,嚴重的會造成社會問題,給其他人帶來負擔。冰的家人不會溝通,不會表達愛,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感覺不到愛的溫暖。缺少陽光照耀的幼苗,又怎能茁壯地成長呢?
人是物質存在,但人更是精神存在的。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愛,更需要陪伴。
初三年級有個叫龍的留守兒童,是個男生,成績不錯,是市重點高中的好苗子,周圍人都夸他聰明、懂事、能干。家長和老師都愿舉他的例子來教育孩子學會成長,學會堅強。龍的父母、姐姐都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打工,他們都給龍零花錢,龍很富有。在那些被父母限制零花錢的孩子眼里,他幸福得不得了!可他卻在一次演講中盡情地宣泄了他的痛苦悲傷——?一個人生活,所有的活都要自己干,連一個依靠都沒有,沒有偷懶的機會。感冒了,晚上發燒,連給遞杯水的人都沒有。鄰居只能第二天看看他,證明他還活著。到了冬天,放學后,他愿意去同學家寫作業,聞一聞同學媽媽做的飯菜,多香!留戀著別人家的溫馨和那暖暖和和的熱炕頭。天黑了,不得不回到自己冰鍋冷灶的家,開始燒炕。夜深了,獨自躲在被子里,在一團漆黑中痛哭。初三了,面臨畢業和升學,他壓力很大。別的同學,父母都陪在身邊,而他只能孤軍奮戰,品嘗著其他同學不懂的痛苦。他不愿同學們成為他,他覺得自己不是堅強,是無奈,是迫不得已。他真正的渴望是:放學時,家里有人等他!當他把這種痛苦和希望訴說給家人的時候,家人除了內疚,唯一表達愛的方式就是“打錢”!龍不缺錢,缺少的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愛!“恒河猴”的心理學實驗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現在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很多,這是一個缺少愛的群體。親愛的父母們,請您多給孩子一點兒愛吧,多陪陪孩子,去創造一個有愛的精神世界,讓他們多多感受到家的溫暖!
供稿/黑龍江省家庭教育學會
編輯/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