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融計劃”是西城區有史以來,現金獎勵力度最大、榮譽表彰誠意最足、綜合貢獻獎勵標準最高的人才政策。引才手筆再創新高。每年投入1億元專項資金,對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進行分層認定獎勵。
11月10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人才發展平行論壇上,北京市西城區發布《西城區吸引高層次人才專項計劃實施辦法(試行)》,簡稱“西融計劃”,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吸引集聚一批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西融計劃”引才手筆再創新高。每年投入1億元專項資金,對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進行分層認定獎勵。“西融計劃”是西城區有史以來,現金獎勵力度最大、榮譽表彰誠意最足、綜合貢獻獎勵標準最高的人才政策。同時,設立百萬引才“伯樂獎”,真金白銀聚英才,讓高層次人才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位于中關村西城園的奇安信,今年同時入選了“2023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和“2023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兩大榜單,是目前國內網絡安全行業的領軍企業。得益于西城區優厚的營商環境以及完善的人才發展環境,目前該企業吸引聚集了大批高水平、高層次的科研和技術人才,公司有碩士學歷1173人,博士學歷48人。"奇安信人力資源部招聘及項目管理高級總監蘇毅表示:“‘西融計劃’的發布對于企業來說有很大幫助,計劃中的服務保障政策,能夠幫助企業引進更多優秀人才落戶西城,更能解決企業在人才‘選育用留’方面的后顧之憂。”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鄂華同樣表達了對西城區人才成長成才環境的充分肯定,他表示:“2023年是國壽資產扎根西城區發展的二十周年,得益于西城區的人才政策,目前公司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6歲,碩博研究生超過90%,人員80%以上來源于“雙一流”高校,超過70%為中共黨員,25%具有海外工作或學習經歷,人均效能大幅領先資管行業平均水平。未來在‘西融計劃’的助力下,我們將在優秀人才‘選用育留’方面不斷探索實踐,推動公司為‘金融強國’建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了解到,“西融計劃”是西城區首次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推出了涵蓋資金獎勵、人才培養、服務保障、政治引領4大類的16條政策措施。
在資金獎勵方面,一次性給予“杰出人才”100萬元獎勵,“領軍人才”50萬元獎勵,“青年拔尖人才”30萬元獎勵;一次性給予海外高層次人才50萬元獎勵;根據個人年度綜合貢獻,按照一定比例予以獎勵,最高100萬元;設立引才“伯樂獎”,對助力西城引人的單位或個人,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專項獎勵。
在人才培養方面,給予高層次人才主持的科研項目,個人項目最高10萬元、團隊項目最高30萬元資助;對新建的院士(專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支持;對設立青訓基地的單位,每年給予最高10萬元補貼;對在西城區舉辦具有較大影響力人才活動的組織方,每年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
在服務保障方面,為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在引進落戶、子女入學、人才住房、配偶就業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頒發“西融人才卡”,每人每年提供最高10萬元的專項服務資金,在醫療、文體、出行等方面,為人才提供高品質、套餐式、多元化的服務項目。
在政治引領方面,積極從高層次人才中發展黨員、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優先推薦高層次人才參與國家、北京市、西城區人才評選表彰項目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直通車評審。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表示:“西城區不僅是金融人才匯聚的高地,也吸引了眾多科技創新人才。‘西融計劃’的發布將為區域金融科技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計劃中‘伯樂計劃’和服務保障等措施為西城區下一步人才工作提供了全方位解決方案。期待‘西融計劃’可以發揮出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國、全行業的人才工作更進一步。”
下一步,西城區將以“西融計劃”為抓手,通過加強與駐區企事業單位、全球知名人力資源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不斷創新人才工作載體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持續健全“1+1+N”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筑牢人才“強磁場”,激活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