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多年后的他,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努力,也能如愿以償地過上他自己想要的,某一種像棉花糖一樣,明碼標價的甜蜜生活。
周末帶兒子逛公園劃船,遠遠就看見一個攤位前熱鬧地圍了一大群人。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倆也湊近人群一看,原來是在賣棉花糖。只見一團白色和一團粉色的,如同云朵般的棉花糖,正高高地插在老板制作容器的架子上。我隨即問了一下價錢,就給孩子訂了一個。
在排隊等候的功夫,我倆靜靜地看著老板制作棉花糖的過程。只見他站在一個如同臉盆架子般高的鋁制圓柱形容器旁。這容器,呈大圓桶狀,大約二十公分深。中間有個如陀螺般的錐形鐵柱,在拼命地旋轉。老板腳下踩著一個類似鼓風機的爐灶,在“呼哧、呼哧”有節奏地帶動錐形鐵柱旋轉。老板手拿竹簽,圍繞著錐形鐵柱畫圈。不一會兒手里的竹簽,就像春蠶作繭一般,纏繞出一團白色的糖絲,而且越纏越大。不一會兒,他手里的竹簽就纏繞著一大團如同云朵般的棉花糖。只見那老板按照著相同的程序,相同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地纏繞棉花糖。不一會兒,我們就拿到了自己預定的棉花糖。
棉花糖一到手,兒子便迫不及待地吃起來。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平素不愛吃糖的我,也忍不住捏下一團嘗了嘗。味道甘甜,糖絲入口即化,軟軟糯糯的,頗有沁人心脾之感。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吃過的麥芽糖。
那時候,能吃上白色帶芝麻麥芽糖的,都是家境富裕的孩子。而我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母親在家務農。很顯然,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在我們那個村算很一般。每次看見別人吃糖,雖然垂涎三尺,但通常也只能強忍著。
常常是在下午放學回來的時候,挑著扁擔沿村叫賣的老板就來了。我們一群小孩圍上去,看這家敲幾毛錢的糖,那家敲幾毛錢,還問人家“好吃嗎”?老板知道我沒錢,見我嘴饞狀,趕忙提示我說:“可以把家里的破爛拿來換糖。”于是,我趕緊跑回家,問我媽要家里的破爛。我媽說:“破爛都丟垃圾堆里了。”于是,我只好趕忙去垃圾堆里找。什么破塑料盆、爛塑料涼鞋、破鍋爛勺什么的,都被我撿來,按斤兩給那老板,換糖吃。
自己家的垃圾堆翻找完了,就去別人家垃圾堆里翻找破爛。記得有一次光著赤腳,在垃圾堆里翻找破爛,一不小心就被一把破雨傘的鐵箍子扎進腳里,疼得我忍不住大哭起來。后來,是母親背著我去換的糖。一路上,母親邊走邊說:“為了一塊糖,流那么多血值得嗎?下次,我賣菜的時候,順便給你帶回來。那集市里好吃的糖果多著呢!以后,你只要好好讀書,想吃啥都會有的,再也不要去撿破爛了!”
母親的些許安慰,讓我頓時不覺得疼了。只是感覺這次吃到的糖格外的甜,且格外的難忘。確切地說,是刻骨銘心。
后來,如我所愿,隔三差五能吃到母親從集市上帶回來的各種糖,有硬糖、軟糖、橡皮糖……好像此后,不知從何時起,我漸漸對麥芽糖“移情別戀”了。在不知不覺間,麥芽糖漸漸地淡出了我的童年。
轉眼之間,三十年過去了。我自己的孩子,也已到了愛吃糖的年齡。不過,跟我的童年不同的是,他才不稀罕吃那麥芽糖呢!當然,也不需要自己想方設法去撿破爛換錢,買糖吃。相反,只有這種既好看,又好玩的棉花糖,才能入他的法眼。他可以毫不費力地買到自己想吃的任何零食,而且經常還會因為挑食,而浪費食物。而回想起我們小時候,卻總是要費盡腦汁,翻找到“有用”的破爛,才能換一點糖吃。真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
的確,我們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必為吃一頓餃子,得把左右鄰居都叫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家吃得起餃子似的。餃子煮好了,還得隔壁兩家,一家送一碗。像是分享滿漢全席似的,現在想想都感覺滑稽。
當然,我的孩子也不用像那時候的我一樣,到處去撿破爛賣廢品換糖吃了。毫無疑問,我們能擁有當下這幸福的生活,得深切地感恩父母,感恩上一代人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勞作,以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我們經濟富足,物質豐盈的今天。更應該感恩父母曾經對我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培養和千辛萬苦的教誨,從而讓我們受到很好的教育,才能掙來如今頗為寬裕的生活。如今飲水,咱們應該思源。
幾十年后的今天,我也像我父母當年教育我一樣,教育我的孩子:天上不會掉餡餅,當然也不會掉下任何一顆糖。生活的“甜蜜”需要靠自己日復一日地付出,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以及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能從夢想變成現實。
就像公園里那位做棉花糖的手藝人,無論嚴寒酷暑,都風雨無阻地堅持出攤。通過售賣甜蜜的棉花糖,來積累自己“甜蜜”的生活。他是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來掙錢養家糊口。
我們父母那一代人,沒有讀過多少書。唯有靠出賣苦力,勤奮勞作,才能讓一家人吃飽穿暖。正是因為他們深知土里刨食的艱辛,才會從小一直敦促我們努力學習。一再告誡我們:要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只有讀書的路,才是農村娃改變命運最好的路。
我的孩子,有幸生活在和平且物質豐富的當今社會。雖然他可能無法體會到那種物質短缺的生活,是什么感受,但這不代表他不需要任何努力,不需要任何奮斗,即可輕輕松松地享受富足的生活。我時刻提醒他:當下的生活,無論好壞,都是父母給的。但是父母只能給你一陣子的甜蜜,不可能給你一輩子的幸福。所以,父母給的生活,只是暫時的,而不是長久的生活。任何人要想獲得長久的幸福,都得靠自己去掙,而不是靠別人給。
我總是有意無意地,想讓他早日明白:人世間的任何一種生活,都像超市中明碼標價的物品。無論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有資格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確切地說,是過上某一種明碼標價的生活。就像我們在公園里吃棉花糖。我們必須得花錢,才能吃上那團明碼標價的“甜蜜”。
我側過臉,看著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棉花糖。他甜在嘴里,我卻甜在心里。我在想:今天,我讓他如愿以償地吃上了明碼標價的棉花糖。但愿多年后的他,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努力,也能如愿以償地過上他自己想要的,某一種像棉花糖一樣,明碼標價的甜蜜生活。我深知:作為他母親的我,只能陪他甜蜜一陣子,不可能陪他甜蜜一輩子。他未來的路,得靠他自己去走。他未來的生活,只能靠他自己去努力,去奮斗,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