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維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鎮江 212100)

書 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作 者:周蕓
出版單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定 價:70.00元
ISBN:9787522310299
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而大數據視域下的教育管理現代化,已成為高等教育管理領域的研究重點之一。互聯網技術深刻地影響著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與實踐路徑,也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生活模式。面對我國高等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管理機制不充分的現狀,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訴求的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亟需探求高等教育管理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拓寬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新實踐新路徑。
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研究》一書,以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為主要研究內容,對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現狀及原因進行深度剖析,為改革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該書共六章。第一章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知識進行了概述;第二章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原因進行了梳理;第三章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議;第四章從人工智能賦能教學管理方面入手,對高校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路徑進行了闡述;第五章對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下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高校的教育目標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第六章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現狀中的問題,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績效評價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的優化路徑。總覽該書,理論層次豐富,視角全面,為推進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
一是,升華人才培養理念,堅持學生中心地位。高校應明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寬口徑現代化人才的目標定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發展戰略,前瞻性科學布局,秉持產教融合的“內涵式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為總動力,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貫徹大教育觀,將研究性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該書指出,先進大學理念的建立是創新型教育開展的前提和先導,要改變傳統知識傳承的教育模式,突破原有教學理念的桎梏,建立為未來而學的教學理念,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創新教育教學體制機制。首先,應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使科學研究成果進課堂,科研實踐促進增長,以賽促教,突出基礎課程,加大實習、實驗比重,增強實踐性。其次,深化課程改革。以人文精神浸潤專業課程,增強學生學科交叉融合的能力,拓展知識廣度和寬度,堅持“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大課程觀,建立分層次的課程體系。最后,優化人才培養方式。通過鼓勵項目式教學,加大實踐教學投入,建設創新型教師隊伍等措施,提高教學質量,營造創新環境。
二是,大數據賦能教育管理,構建互聯網+教學新范式。教育大數據不僅推動了教育教學管理科學發展,同時還是教育改革創新的戰略資源與核心資產,是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目標的重要途徑。將人工智能融入教學管理中,可以優化教學工具、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其中,智能化教學平臺是通過人工智能的學習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對學習者進行畫像,構建相關模型,并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深度分析與預測,進行干預,提高學習效率。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智能化教學評價開辟了沃土,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交互等評價手段,對數字化教學過程和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的個性化特征,因材施教,構建分層次精準培養創新人才評價體系。大數據技術深層次改變了高校教學管理。其強大的統計功能可提高數據處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挖掘產業需求,為教學培養方案提出有益參鑒。
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需緊扣時代脈搏,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完善管理機制。該書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理論層次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對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鮮明的理論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