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梅,張曉曉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書 名: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
作 者:翁雨淋,李瑞超,白愛娃
出版單位:中國紡織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7月
定 價:76.00元
ISBN:9787518038992
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高校是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的前沿陣地。在大學英語教學之中,將互聯網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機融合已是大勢所趨,互聯網能夠從不同角度提高課堂有效性,改變教學生態,促進先進教學理念落實落地。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一書,從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實踐四個方面,深入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實現了大學英語教學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的與時俱進,優化了大學英語教學效能。
明晰互聯網背景下對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法模式的價值意義是實現二者相融合的基礎前提。一是有利于擴展教學資源。《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互聯網可以為教師提供多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從而打造信息化、翻轉化的教學新形態。例如,在傳統課堂中,英語教師教學用具單一,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音頻、視頻等教學內容,并且還可以通過不同的社交軟件與學生展開充分交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指導,及時解答學生對英語難點的困惑,從而使學生可以獲得更為豐富、更為多元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興趣可以促進學生保持英語學習的強大動力,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對象而言,絕大部分學生都是非英語專業;因此,對他們來說,堅持英語學習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持久的耐力。新媒體作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代表樣態,備受廣大師生青睞,將其引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之中,能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授知識,營造視聽一體的教學環境,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充足的學習熱情。三是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僅僅取決于課堂教學,還會受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等多環節的影響;在傳統教學中,這些環節常采用的是傳統單一而枯燥的試題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和抗拒。在互聯網教學中,通過搭建“互聯網+英語教學”平臺,教師充分利用其中資源,改變學生的課外學習形式,加強學生與互聯網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個性化的課外學習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素質。
該書就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如何進行創新的路徑選擇做出一定思考。一是開展視頻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視頻是融合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樣態的高密度語篇形式,包含著大量的視覺體驗和視聽元素,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關于體育類型的英語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以視頻形式向學生展示標準的英文體育賽事新聞播報,幫助學生掌握體育英語的詞匯短語,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水平。二是開展互動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傳統線下課堂師生也有互動,但針對性層次性較弱,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與學生開展線上互動教學,訓練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講授關于英語面試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智能化面試交際軟件,與學生進行模擬面試類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隨機抽取面試題目,針對學生抽取的不同情景面試題目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三是開展自主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法探索與教學實踐研究》認為互聯網時代增強了學生對英語的自主化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專業的英語教學軟件進行自主學習,發揮軟件的教學輔導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學習軟件進行英語詞匯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通過使用不同類型的英語軟件,促進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中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等知識的系統學習,提高教學整體水平。
總之,該書重點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創新的現實必要性和實現路徑,歸納總結出英語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使英語教師能夠切實領會互聯網對于英語教學的深遠影響和現實意義,助推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