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蕾 蔣明
摘?要:隨著新一輪醫改的推行,為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公立醫院積極探索實施集團化管理。本文借鑒國內公立醫院集團化管理經驗應用于鹽田醫院集團管理,并闡述基層醫療機構借助醫聯體優勢,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優化防控流程、管理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高效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實踐,為充分發揮集團化管理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優勢提供借鑒。
關鍵詞:醫院;集團化管理;基層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2.045
0?引言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在醫院集團化管理模式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借助醫聯體優勢,高效調配醫療資源,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哨點”及“守門”作用,一方面阻斷病毒傳播鏈條,降低疫情大范圍擴散風險;另一方面前移防線,緩解醫院診療壓力,保護健康人群,避免院內交叉感染。有鑒于此,本文對集團化管理模式下,依托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基于醫聯體的基層醫療機構建設
1.1?組建以資產為紐帶的緊密型醫療集團
隨著社會工業化、城市化、老齡化速度加快,衛生健康服務領域面臨處置慢性病、傳染病、重大公共衛生安全等多重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不斷推進新的醫改。2017年6月,按照網格化布局管理,深圳市鹽田區組建由鹽田區人民醫院牽頭,鹽田區第二人民醫院、梅沙醫院及12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的緊密型醫院集團,負責轄區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初步形成集醫療、醫藥、醫保、醫防、醫養等為一體的健康服務體系。
1.2?全面整合資源,提高服務效能
醫療集團建設主要是探索上級醫院和下級醫院有效聯動,以促進區域內醫療資源使用的優化配置。鹽田醫院集團以引導居民科學合理就醫為核心,將優質資源下沉到社康中心,帶動其服務能力的提升。多家社康中心“化零為整”并根據服務范圍、功能任務、設施條件、服務能力等進行分類,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能定位轉換。同時增強整體性統籌管理,改善醫療服務體系割裂及碎片化,打破機構間各自為政,優化管理架構,改善服務能力,實現資源有效共享及人才合理流動。
1.3?強化現代管理思維,完善管理制度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代化管理思維不強,往往根據考核指揮棒走。鹽田醫療集團致力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水平,推進同質化管理及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一是有序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組建家庭服務模式社康中心,推動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實現分級診療模式下的“大病大治,小病小治”。加快推進老年病床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醫養集合、居家養老新模式,提高群眾就醫的便捷度和滿意度。二是建立集團內部患者雙向轉診機制,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適宜的醫療服務,推動醫療服務從“以醫院為重點”向“以基層為重點”轉變,推行健康管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1.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1)人才隊伍建設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重要支撐。鹽田醫療集團圍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目標,從人才數量、專業能力兩方面入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在人才數量方面,一是通過實施全科醫學人才引進計劃,充實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儲備,2019-2021年引進全科醫學專業規培畢業生79名,較大程度緩解全科醫師人員匱乏的情況。二是以實現全科醫生崗位勝任力為目標,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充分利用“互聯網+”、模擬醫學等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實施模塊化和學分制管理創新培訓方式,對優秀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實施全科醫學轉崗培訓,有效縮短全科人才培養周期,快速充實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3)在專業能力方面,一是與國內知名三甲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推進社區名醫工作室建設,借助雄厚技術實力,提升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二是醫院各臨床科室骨干成員組成專家團隊,定期在社康中心出診,協助其做好雙向轉診、慢病管理、醫養結合等工作,實現連續性技術幫扶,增強患者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的信心,促使患者選擇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三是常態化選拔優秀基層醫護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借鑒國內外較為成熟完善的管理經驗,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提升社區綜合診療服務能力,為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5?落實經費保障,創新建立自主績效分配體系
財政投入及時足量是醫聯體正常運轉、實現基本功能的必要條件。集團按照現代醫院績效管理要求,以“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為指導原則,實行財政保障與績效激勵相結合,一方面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工資、“五險一金”、社保經費”等定向補償項目的精準核定及全額落實,另一方面實行績效工資總額包干制,創新建立基層自主績效分配體系,采取分級考核方式,以公平、公開、獎懲結合、以評促改為原則、以工作數量、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為主要考核指標,建立多指標長效考核機制。
2?基層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完善疫情應急管理機制
建立分級、分層、分流等救治機制,健全應急響應及與集團本部疾病控制、臨床治療協同機制,形成制度化成果22項,為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
2.2?建立完善垂直救治體系
按照“聯防聯控、早診早治、嚴查嚴管”的原則,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范和應急救治辦法,建立完善垂直救治體系(見圖1)。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派駐至隔離點(小區),按照風險等級定期開展核酸檢測。對于隔離期內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癥狀人員,駐點醫務人員第一時間采集鼻咽拭子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人員,按照有關程序閉環轉運至市級定點救治醫院;結果陰性人員,按照分級應急醫療垂直救治體系,轉至相應醫療機構進行救治。隔離期內罹患其他疾病,經駐點醫師初步評估后,轉至上級或專科醫療機構進一步救治。
2.3?以醫聯體為支撐,推進保障體系建設
(1)完善院感防控制度,強化感控督導,加強醫務人員健康管理和監測,降低院內感染風險,落實防控閉環管理。
(2)健全物資保障體系。疫情突發情況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面臨突增病患帶來的醫療防護物資短缺問題。以街道為單位設立物資中轉站,可保證緊急情況發生時迅速滿足一線物資需求。
(3)加強疫情防控管理信息化建設。便捷通暢的信息網絡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環節,在疫情監測分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都需要更好發揮信息化支撐作用。
2.4?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路徑
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及時上報是傳染病預防的關鍵措施。疫情發生時,基層醫療機構協助相關部門從嚴從實確定重點人員范圍,全程進行閉環管理,實施“分隔管理”“點對點轉運”等防控措施。陽性個案轉運至市級定點救治醫療機構;陽性個案密切及次密切接觸者,定點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陽性個案居住樓棟實施硬隔離;陽性個案活動軌跡涉及場所納入社區管控范圍并實施嚴格的終末消毒。
2.5?保護易感人群
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作為“三位一體防控小組”的重要成員,負責轄區內居民的健康、生活保障和行蹤軌跡的追蹤,及時梳理專業機構最新的疫情防控建議,健康知識等內容,通過微信,短信等途徑對居民進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新冠肺炎的防控意識。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及健康監測。加快完善新冠疫苗接種規范化管理,開展核酸檢測與疫苗接種“雙百行動”,實現轄區居民核酸檢測和目標人群疫苗接種100%全覆蓋。
3?防疫工作成效分析
基層醫療機構通過管理及專業能力建設,逐步提升服務水平,有序健全分級診療模式,緩解發熱門診診療壓力,發揮哨所、守門作用,降低居民就診感染風險。同時,基層醫療機構以醫聯體為依托,充分整合醫療資源,可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快速鎖定重點人群,落實管控措施,及時開展消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按照“應檢盡檢”的原則,48小時內完成對密接、次密接、重點人群和一般接觸者的核酸檢測,促進分隔管理、點對點轉運等疫情防控措施及時落實到位,縮短陽性個案人員、密接、次密接以及重點人群得以管控時間,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4?結語
醫療衛生機構的縱向整合,有利于推進分級診療,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在日常健康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靈活、高效發揮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城鄉居民健康問題的“一線哨所”,是我國醫衛體系中最小的“治理”單元,更是基層疫情防控的戰斗堡壘。內部一體化管理,可以克服聯而不動、聯動乏力等現象,通過合理調配資源、提升服務水平、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等方式,帶領內部各級醫療機構一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降低疫情擴散風險,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LI?Q,GUAN?XH,WU?P,et?al.Early?Transmission?Dynamics?in?Wuhan,China?of?Novel?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N?Engl?J?Med,2020,382(13):11991207.
[2]CHEN?NS,ZHOU?M,DONG?X,et?al.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99?cases?of?2019?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in?Wuhan,China:a?descriptive?study[J].Lancet,2020,395(23):507513.
[3]鄧群波.醫療聯合體模式下資源整合優化的現狀[J].華夏醫學,2020,33(4):190193.
[4]劉麗杭,岳鑫.地方政府政策如何促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基于扎根理論的政策文本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9,12(9):1924.
[5]余國珍,鄭彩云,王德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常態化防控應對舉措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1,41(3):182186.
[6]陳靜,夏述旭.緊密型醫療聯合體人力資源配置與共享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2):5052.
[7]魏冠男,董來東.新冠肺炎疫情下某三甲醫院應急物資管理體系的建立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6):28532856.
[8]任依,劉艷麗,馬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發熱哨點診室的建議與思考[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0):11831189.
[9]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10]仝樹旭.后疫情時代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急治理路徑探索[J].濟源職業技術學員學報,2020,19(4):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