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倩
(喀什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喀什大學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是四年制公辦普通本科類大學,為全國100 所轉型發展試點高校之一。喀什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視聽說課程是為英語專業大一和大二學生開設的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在英語專業學生培養方案中,該課程的設置比較全面、系統。通過英語錄音、錄像、電影電視片等形式進行教學,經過系統的訓練,學生能夠掌握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和較強的視聽說水平。英語視聽說是一門特殊的英語技能綜合課。在英語的幾種基本能力“聽”“說”“讀”“寫”“譯”中,這門課占據了其中的兩項。其次,該課程的特殊性還體現在輸入方法的多樣化,結合了聽力、口語課程的一些基本功能,即“視”、“聽”、“說”并舉;通過對學生進行聽力、口語等英語視聽說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口語表達能力和對語言運用的分析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喀什大學的英語視聽說課程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正如上文所說,英語類專業基礎階段的聽說讀寫課程是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本功”。該課程通過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練習方式,從單詞、句子、段落、篇章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口語方面,引導學生從交際到討論再到演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聽力技巧訓練為突破口,融合視聽讀寫說,全面提高各種語境下學生準確捕捉、判斷、評價信息的能力。
本課程每單元都設有“跨文化反思”練習板塊,學生通過獨立研究、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中外文化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價值體系、風俗習慣、歷史背景、社會結構等方面的異同,從不同視角看待世界多元文化,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最終形成文化自覺,循序漸進提高跨文化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四年英語專業本科教育中,基礎階段的聽說讀寫課程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該課程提倡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上述的自主學習理念,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視聽說課程有以上特點。但是由于該課程教學內容多,學生人數多,每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有限等客觀因素,如果要達到“視”和“聽”的教學任務,那“說”的時間就會很少,學生要達到“視”“聽”“說”的要求和質量也會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從而失去對這門課的興趣。通過利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這些缺失,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可以完成更多的教學內容,減輕老師的課堂教學壓力。
超星學習通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專業學習平臺。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教育教學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學習通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體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學習通內包含各種教與學相關的微應用,用戶可以在學習通上自助完成電子資源搜索下載、學習學校專業課程,進行小組討論,同時擁有超過百萬冊電子圖書以及中外文獻。超星學習通匯聚資源、平臺和服務,全方位支持線上教學,保障學校師生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網絡科技的優勢,給學生更多、更豐富的學習方式,一改往常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1]。教師可以在課前上傳學習資源,如音頻、視頻和課件。學生可以預習上傳的材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課前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如隨機點名,提問學生回答預習材料中的問題。課中老師可以在平臺上新建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在討論區參與討論,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符合現代素質教育要求[2]。
我們在前面提到,英語視聽說課程是一門特殊的英語技能綜合課,也就是學生要通過課堂提高他們的英語技能,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老師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在一個五十人左右的大班級中,教師無法有效地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雖然我們可以在上課過程中記錄學生的表現情況,但是這種方式耗時耗力,并且只能記錄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對教師在期末評分時會增加難度,尤其是學生的平時表現,只靠每節課一次兩次的記錄,無法完整地體現學生的平時表現情況。
如果我們時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授課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通的統計功能,統計出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的表現。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去線上簽到檢測每位學生的出勤情況,可以通過每次的作業,監測學生做作業的信息,比如學習次數、學習時長、每次作業的分數等。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可以有效地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也給教師帶來很多便利。
通過對英語視聽說課程的介紹以及超星學習通平臺混合教學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將課程融入該平臺,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也更方便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既適應了時代的需求,也彌補了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1.1 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是使課程與平臺融為一體的第一步,教師可以在“我教的課”里面選擇“新建課程”,這樣就可以建立一門新的課程,可以選擇自己上傳資料,也可以選擇“用示范教學包建課”。課程建好之后,可以編輯建立目錄,然后根據教學安排和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難點,整理每單元的知識點,最后劃分成新的章節。
1.2 完善教學資源。教師建課之后,接下來需要上傳教學資料。首先,資料庫的建設。教師可以在新建的課程班級群里面發布教案、課件、教學計劃、參考書目、音頻、視頻、補充材料等,讓學生提前預習上課內容。其次,習題庫的建設。建立習題庫時可以根據不同的章節內容,選擇不同的題型,如選擇、填空、簡答等,此外習題還有“難、中、易”三個不同的等級,并且帶有答案,自動批改,減少教師的工作量。資料庫和試題庫建好之后,該課程的內容建設也就完成了。
混合教學模式構建完成之后,接下來就是教學模式的實施。混合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活動設計轉變教學理念,不再以教師為主體,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3]。
2.1 設計教學活動。建好課程,教學資源完善之后接下來一步就是如何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以教學班為單位的課堂教學活動,是由一個個相互聯系、前后銜接的環節構成的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和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混合式教學課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把教材內容劃分成若干個知識點,把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結合成一個整體[4]。
英語視聽說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線下課堂教學主要是面對面的形式,講授聽力技巧,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教師建課上傳學習資源之后,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知識體系架構。老師課前在學習通平臺發布預習內容,比如在“討論”和“通知”里面發布任務,也可以在“知識圖譜”里面添加知識點。同時,老師可以在課上利用“搶答”“隨堂練習”等功能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學生做練習之前,老師可以通過“計時器”設置每次練習的時間,這樣可以更加合理分布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課后老師可以在平臺上發布作業,并通過“主題討論”“問卷”“投票”等功能掌握學生不懂的知識點,老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2.2 教學反饋。我們在前面提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全面的掌握,也無法系統的反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但是如果我們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利用平臺上的各種“統計”功能,不僅能系統地掌握整個班級的學習情況,還可以直觀地體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首先是學生管理方面。超星學習通平臺能夠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比如我們進入到某一個班級的學生管理系統,可以看到每一位學生完成作業和練習的情況,包括完成總學習任務的百分比,觀看視頻的時長、每次作業的次數、參與討論的次數和章節學習的次數等。點擊“查看詳情”就能夠直觀地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更加輕松有效地管理學生,也方便老師更加關注每個班的后進生。
其次是成績統計方面。在日常的作業布置中,在布置任務之前,教師可以在成績管理中編輯“權重設置”,這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評定。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活動設置成績權重百分比。還可以添加“線下”得分權重,這樣就可以把線下和線上的表現都體現在系統中。這樣方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成績,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后根據“學情統計”“成績統計”導出數據調整教學方式。此外在期末考試中,利用學習通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批試卷、批改試卷、分析成績等。基于學習通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習通智能組卷,學生可以線上考試,系統可以自動評閱客觀題,還可以生成詳細的成績分析圖,如各分數段的百分比、及格率、每道題的正確率等,這樣可以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監督工作和考評工作。
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概述,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和實施詳見表1。

Table 1 Construc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haoxing Application表1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單一、學生上課不夠積極主動、無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更不能體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將線下的傳統教學模式與該平臺進行結合,可以很好地解決當前傳統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利用平臺,首先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可以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完成課堂教學中的學習任務,課后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最后,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線上成績得知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狀況,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總之,利用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的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不僅方便教師更有效地組織課堂活動,隨時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有利于教師以后的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