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楠 刁青蕊 李曉坤 張雙麗 苗明三
(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MCMM)教育承擔著培養高質量中醫藥專業人才,傳播傳統中醫藥文化的重要使命。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醫藥產業的轉型發展,中醫藥文化在國際社會的認可度快速提升,中醫藥人才逐漸成為社會稀缺資源,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迫切需要具有理論素養和卓越能力的中醫藥專業人才,中醫藥的發展和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逐漸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需要,近年來MCMM 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而MCMM 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本文以河南中醫藥大學為例,分析2016年以來MCMM 教育的現狀與問題,探尋符合中藥學專業學位人才成長規律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1-4]。
中醫藥優勢,為中醫藥的振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MCMM 為適應服務社會的需求,近年來招生規模逐漸擴大。以河南中醫藥大學為例,2021年MCMM 的招生人數為69 人(見圖1a),相較于2016年招生規模增加了475%,而MCMM 招生人數占中藥學學科招生人數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31.58%增加至2021年的46.31%。MCMM 招生人數占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2.31%增至2021年的6.31%。


圖1 中藥學專碩與中藥學學科教育現狀
如圖1b所示,河南中醫藥大學MCMM 的畢業生人數由2016年的3 人增加至2021年的13 人,MCMM 畢業生人數占中藥學學科畢業生人數的比例由2016年的12%增加至2021年的24.07%,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MCMM 畢業生人數在當年研究生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0.67%增至2021年的2.11%。2016年至2021年,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生中女生的占比均高于60%,且呈現逐年緩慢上升趨勢。2017-2021年MCMM 中女生占比均高于50%,且在2021年達到峰值76.92%。
3.1 畢業去向落實率
MCMM 畢業生應系統掌握中醫藥知識體系,熟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內容,具備服務中藥產業發展需要的能力。以畢業生畢業當年12月31日的畢業去向為依據,分析對比河南中醫藥大學2016 屆至2021 屆中藥學學科碩士研究生與MCMM 的畢業去向落實情況,結果表明,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總就業率達80.10%,升學率達9.18%,畢業去向總落實率高達89.29%(見圖1c)。而MCMM 畢業生近六年總就業率為83.05%,升學率為3.39%,畢業去向總落實率為86.44%(見圖1d),其中2021 屆中藥學專碩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3.2 就業單位分析
將近六年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單位統計分析后發現,就業單位多集中在企業、醫療衛生單位、高等教育單位與科研事業單位四類。其中中藥學學科與MCMM 就職于企業的畢業生占比均高于50%,而醫療衛生單位占比均高于30%,高等教育單位占比均高于10%。不同于中藥學學科畢業生的是,中藥學MCMM 無人就職于科研事業單位,如藥品檢測所、食品藥品檢驗所、中醫藥研究院等(見圖1e)。
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就職的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下12個省份,就職于河南、北京、江蘇、上海四地的畢業生占比90%。其中河南的就業單位全部位于鄭州,如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控股河南有限公司、張仲景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等。位于北京的就業單位主要有北京新領先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好得康(北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位于江蘇的就業單位主要有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位于上海的就業單位主要有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上海韌致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方達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等。而MCMM 畢業生就職的企業主要分布于河南(12 次,46.15%),上海(5 次,19.23%),北京(4 次,15.38%),江蘇(4 次,15.38%),福建(1 次,3.85%)五個省份,且各省份主要就業單位與本學科畢業生基本一致。

表1 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就業企業分布情況
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與MCMM 畢業生就職的醫療衛生單位多位于市級以上(見圖1f),主要單位有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州市中醫院、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等,市級以下的中醫院有中牟縣中醫院、睢縣中醫院等。
專業學位研究生相較于學術型研究生,要更注重突出其教學知識的交叉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以及教學方式的創新性,教學方式應以實踐能力與實用技術的培養為核心,但通過對MCMM 的培養規模和畢業去向分析發現,MCMM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問題[5]。
由于師資、科研平臺、社會影響等研究生教育資源的限制,部分導師及研究生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知上存在誤區,有些培養單位的MCMM 教育中,簡單套用學術學位研究生發展理念、發展思路、工作舉措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6-7]。據調研,盡管一些院校的MCMM 教育在教學模式上也采用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但總體上仍以培養學生學術與科研能力為核心。在論文抽檢、畢業答辯、優秀論文的評審等評價環節中,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論文區分不明顯,在就業單位選擇、服務社會需要等方面差別也不顯著。如上文所述,河南中醫藥大學近6年間,MCMM 在畢業去向上,除了相較學碩升學率較低外,在整體就業率、就業單位的選擇和分布上并無顯著差異。
基層崗位承擔著人民群眾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重要職責,令基層醫療的重要性凸顯出來[8]。然而,據數據統計表明,中藥學學科碩士畢業生與MCMM 畢業生就職的醫療衛生單位多位于市級以上,市級以下基層單位就業人數較少。因此,讓高素質MCMM 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才能確保居民基本健康都能夠獲得根本保障,故關注影響MCMM 基層就業因素,加強對其針對性的專業教育也至關重要。
MCMM 受學制與教學內容的影響,在耗費大量時間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之后,涉獵創新創業教育的機會較少,致使畢業生缺乏組織溝通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9]。數據統計表明,近六年MCMM 畢業生中多以簽訂就業協議形式就業,鮮有學生自主創業,MCMM 創新創業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
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培養制度過于單一,存在學科交叉融合不夠、創新和實踐能力欠缺等現實性問題,導致MCMM 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能力的情況。在當今學科專業體系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仍不夠凸顯,課程建設不夠完善,優質教學資源不夠完備,導致學生缺乏專業認同感,承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因此,針對MCMM 的教育應更加重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并不斷創新高校內部管理機制。
為充分發揮MCMM 教育優勢,不斷凸顯專業學位研究生品牌優勢,必須準確把握其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教學培養環節的不同之處,做到因地制宜。首先在課程設計上,要構建具有MCMM 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分類制訂獨據專業特點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以實用性為中心,提高實踐課程比重,保障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緊密相連[10]。其次,可結合培養目標,與行業內專家共同確定MCMM 培養方式、調整培養方案。通過改進課程比例,優化教學體系,實現教學、實踐、就業互融,規范培養過程,提升MCMM職業技能與素養[11]。此外,要制定以實際能力為導向的課程評價標準和專業學位研究生評價體系,畢業論文也應與學術學位論文分類評價,對MCMM 應淡化論文評審和抽檢,側重考查其解決生產實踐與應用管理中關鍵問題的能力,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12]。
研究生教育是中國教育金字塔的塔尖,匯聚大量優質人才,研究生高層次高水平人才,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使命。進入新時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不斷交織、串聯在一起,因此對于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也應因時而新,以適應黨和國家對于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需求[13]。
對于的教育要始終凸顯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堅持立德樹人,擺正研究生思想航向,不斷提升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增強MCMM 服務大局的意識,增強其職業認同感;要堅定育人航向,不斷補充擴展職業倫理和學術道德教育,挖掘開發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提升未來職業發展能力,培養新時代肩負社會責任感、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要打造高質量的思政教學團隊,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第一責任人作用,研究生導師要恪盡職守,營造清正優良的學術氛圍,引導研究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要拓寬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渠道,提升研究的自我管理能力,發揮研究生的主體作用,使研究生自覺將自己的青春扎根到基層、奉獻給祖國,引導MCMM 積極到基層崗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14]。
高校要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定位,充分挖掘行業產業需求,聚集行業產業培養合力,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在開展MCMM 實踐教學過程,各培養單位應共同制定合理培養方案,強調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課程授課、實踐管理、研究論文及培養質量評價的全過程,鼓勵單位向高校“定制人才”。要科學制定實踐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管理,MCMM 應在合作單位的不同崗位檢驗專業知識學習情況,鍛煉實踐操作能力,實現基礎學習與專業實踐相統一;要加強高校與基地聯合管理,定期與基地舉辦座談會,暢通反饋機制,切實落實雙導師制,實行基地專項招生計劃;要注重學位論文實用性,MCMM的論文選題應與中藥生產、應用、流通、服務、監管等實際問題緊密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以完備的調研報告開展專題研究,為制約生產實踐的核心技術問題提出科學可行的解決方案。
創新創業能力是高校實踐教學成果的延伸,高校應高度重視MCMM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依托優勢基礎和條件,緊跟科學技術前沿與生產生活需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增強創新創業意識,將研究生的創新實踐教育工作從學校引入社會,實現雙創人才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融合。
MCMM 教育應抓住中醫藥發展的優勢契機,緊密結合市場和產業需求,不斷汲取經驗,創新培養模式,在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其創新實踐能力,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科技強國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進程中,推進研究生教育戰略轉型,以培養委以重任新時代MCMM 人才,更好服務“十四五”規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等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