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榕煜
通過樹立班級榜樣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法。然而,我在教育實踐中遇到了問題——有些榜樣不受學生的待見。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和教師樹立榜樣的方式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榜樣的選擇有關。
有效樹立榜樣,喚醒價值認同
不恰當的榜樣樹立方式,不但無法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反而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師切忌在樹立榜樣時舉反例。比如,教師在表揚某些學生主動承擔班級工作時,不要說類似“不像有些同學,遇到班級活動總是事不關己”的話。這樣對比,一方面容易讓做事不積極的學生產生心理不適,讓榜樣淪為批評教育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讓榜樣學生處于尷尬的境地,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在一個缺乏勤奮努力共識的集體里樹立一個“拼搏”的榜樣,很可能讓這個榜樣遭到排擠。
如何讓學生真正認同、接納并模仿榜樣?教師不妨先找到榜樣和其他學生的共同點,然后借贊揚榜樣學生之機肯定所有學生,使其他學生與榜樣學生都形成相同的自我認同。比如,在樹立勤奮刻苦的學生榜樣時,教師除了展示這些榜樣自律勤勉的照片外,還可以進行語言引導。比如,教師可以說:“我想分享一張小明在假期默默來學校自習的照片,與各位同學共勉。雖然高中3年的生活很辛苦,但在這條荊棘路上,你不是孤獨一人!你們也許身處不同的空間,但你們同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克制了外出玩樂的沖動,戰勝了手機的誘惑,在學校、自習室或家里的書桌前,為高考做準備。老師為奮力拼搏的你們感到驕傲!為熱血逐夢的你們喝彩!”
高考是榜樣和其他學生的共同目標,努力拼搏是學生實現目標的必備條件,也是教師希望借榜樣推崇的精神風尚。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理解他們作為高中生的不易,站在學生的角度推出榜樣,勉勵其他學生“不是孤獨的”,使學生放下被說教、被比較的防備心,發自內心認同榜樣;而后著力挖掘榜樣身上的優秀品質,并把這些榜樣品質和行為描述為集體表現,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和榜樣有同樣的信任和期待,進而更自覺地效仿榜樣的行為。
榜樣不是完美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夸大學生的優點。教師給榜樣學生的設定越完美,他們被打破光環的風險就越高,承擔的壓力也越大。榜樣的錯誤往往會引起學生群體更廣泛的關注,教師一定要謹慎處理。
當榜樣學生犯錯時,教師可以先私下了解事情的起因,是明知故犯還是其他因素。如果是意外造成的小錯誤,不妨簡單處理,坦誠地向其他學生說明處理的依據,解釋當事學生的難處;如果錯誤嚴重且沒有正當的理由,教師應該就事論事,指出當事學生存在的問題,依照校規、班規進行相應處罰,后續留心觀察榜樣學生的狀態,及時做好心理疏導,使其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用上述方式樹立榜樣,既可以擴大榜樣學生的群眾基礎,使其更有效地發揮引導作用,感染和激勵周圍的同學,也能保護榜樣學生,避免其和周圍同學產生沖突。
關心榜樣學生,重視支持引導
除了有意識的保護,教師也要支持和引導榜樣學生。榜樣學生是未成年人,他們并不完美,且處在發展變化中。有些榜樣“不得人心”,可能是因為這個學生在老師和同齡人面前表現不一;也可能是因為學生情商低,說話容易得罪人;又或者是因為這個學生在成為榜樣后心態發生了改變,與人交往時強勢傲慢;等等。
當發現榜樣學生有另一面時,教師不要急于否定他們。學生偶爾出現心理波動、認知偏差甚至出格的行為是正常的,如果教師隨意動搖他們的榜樣地位,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發現榜樣學生的問題時,教師要減小其“錯誤示范”的影響面,關心和幫助榜樣學生,對其做好正向引導。
小紅平時待人熱情有禮貌,工作認真負責,積極落實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少老師都稱贊她。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小紅和班上其他同學的關系并不融洽,甚至有幾個女生對小紅頗有意見。了解后才知道,小紅在老師和同學面前的表現不同。在老師面前,她很有禮貌,但在宿舍卻“橫行霸道”,熄燈時間、衛生安排、洗漱順序都由她說了算,和舍友發生過多次爭吵。
知曉這些情況后,我找來小紅,借關心其近況為由詢問她與其他同學的關系。小紅倒也直爽,說自己并不討同學喜歡,但她不太愿意承認錯誤。我猜測,她可能擔心自己成為老師眼里的“壞孩子”。因此,我先表達對小紅的理解,再對她提出期望和要求:“你對老師總是彬彬有禮,老師都很喜歡你。無論是同學還是老師,大家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尊重他人是你的亮點,我希望這個亮點不僅被老師看到,其他同學也能感受到。這樣,你會是大家心里實至名歸的優秀榜樣!”說完這些,小紅的眼眶濕潤了,也許她并非真的不在意同學的評價,只是沒有下定決心面對問題、改變自己。
與小紅交流后,我又找到她的舍友,告訴她們:“我已經對小紅進行了批評教育,也希望你們能給小紅改過的機會,畢竟和睦的宿舍關系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在教育小紅這類榜樣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盡量用“糖衣炮彈”,比如上述的“老師都很喜歡你”“尊重他人是你的亮點”“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到”等,避免榜樣學生覺得老師對自己失望,喪失做“好學生”的動力。教師以“糖衣”包裝教育的“點”,比如“老師喜歡你,因為大家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尊重他人是你的亮點,應該讓其他同學也感受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要真正成為“好學生”就要做到表里如一。
榜樣,可以是一群人
除了講究樹立和維護榜樣的方法,教師也應該注意榜樣的對象選擇。
在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榜樣精神應該更加豐富,榜樣角色也可以由多人扮演。比如,小風是得力的班委,那么他就是認真工作的榜樣;小華學業成績優秀,那么他可以是刻苦學習的榜樣;小明總是為集體活動提出好點子,那么教師可以通過贊美小明鼓勵更多學生創新思考,積極為班級獻策獻力。
樹立多樣化的榜樣,既能契合教師呼吁榜樣精神多樣化的需求,也可以讓更多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原來榜樣離我并不遙遠!雖然和其他同學相比,自己有缺點,但自己也有獨特的優點。基于這種想法,學生更容易建立起向好發展的信心,把現有的不足視作進步的空間,而非否定自我的“證據”。教師夸贊有想法、有創意的學生,也贊許踏實工作、細心負責的學生,讓敢想和能做的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價值,并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教師夸獎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也表揚具有潛力并不斷努力的學生,讓學優生和學困生都得到尊重。
當一個集體中人人是榜樣時,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擁有更強的信心和責任感,也將以更包容的心態接納他人;當一個集體中榜樣是人人時,學生將擁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善于發現其他人的優點,在融洽的集體關系中互學共進。
人人是榜樣,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榜樣是人人,讓每個學生發現自己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