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霖
校園里,同學之間朝夕相處,難免產生一些矛盾。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就會影響同學之間的情誼,影響良好班風的形成。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呢?我有幾個錦囊妙計。
伸出小手握一握,你是我的好朋友
肢體接觸會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握手就是一種常見的增進信任、促進交往的肢體動作。
一次午托結束后,小熙在座位上突然哭了,我走到她身旁,輕聲問她原因。她一邊揉眼睛,一邊委屈地說:“同桌把我最喜歡的鉛筆弄斷了!”我問她的同桌小沫是否確有此事。小沫不敢看我,點了點頭,想跟我說什么,欲言又止。我拍拍她的肩膀,說:“小沫,你不要害怕。能不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把小熙的鉛筆折斷了?”她吞吞吐吐地說:“我覺得她的鉛筆很漂亮,我想看看,結果不小心把它弄斷了。”
這時,我把小沫的手和小熙的手放到一起,問她們:“你們是不是好朋友?”她們異口同聲地說:“是的!”“這就對了。你們是同學,是同桌,也是好朋友。你們能相聚在一個班級是緣分。鉛筆斷了,還有新的鉛筆,可是,如果你們的友誼斷了,就難以繼續了。是好朋友就握個手吧!”她們的小手慢慢握在一起,小熙停止了哭泣。小沫此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小聲地說:“小熙,對不起,我不該弄壞你最喜歡的鉛筆,我賠你一支。”小熙笑著說:“沒關系,你又不是故意的,你是我的好朋友啊。”
另一天,小夢在收拾書包的時候推了一下桌子,不小心把同桌小田的大拇指夾了,小田頓時大哭。小夢很自責,一直向小田說對不起,小田卻哭得更厲害了。小夢非常難過,她怕小田因為這件事再也不跟她做朋友了,她伸出雙手,誠懇地問:“小田,你可以接受我的道歉,然后跟我握手嗎?”小田的哭聲越來越小,她緩緩地伸出自己的小手。小夢毫不猶豫地將小田的雙手握住,輕輕搖了幾下。小田逐漸停止了哭泣,和小夢一如既往地說笑起來。
小夢握手的瞬間安撫了小田的情緒。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同體效應,也叫自己人效應。所謂自己人,就是讓對方在某方面和自己成為同一類型的人,讓對方意識到“我們是好朋友”。把對方變成自己人,他就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態度。
有了矛盾放一放,請找“矛盾調解員”
同齡人之間沒有代溝,矛盾產生后,學生自己溝通,往往能有更好的溝通效果。
從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我便在班上設置了“矛盾調解員”崗位。經過公開投票,班級選出男生小汐和女生小萱擔任“矛盾調解員”。他們比較有主見,能夠獨立思考并善于解決問題。同時,我給全班同學提出要求:以后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首先要自己化解,而不是一遇到矛盾就去找“矛盾調解員”。每個人每個學期只有一次找“矛盾調解員”的機會,要考慮清楚再用。
“矛盾調解員”上崗后,班級矛盾的化解效率提高了不少。以往,學生一遇到問題就找老師告狀。現在遇到問題,他們會再三思考值不值得向調解員尋求幫助。如果問題不嚴重,就不需要找調解員,更不需要找老師;如果問題嚴重,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調解員,讓調解員開導他們,分析并解決問題。
新學期報到當天,小瀧和小辰跑到兩位“矛盾調解員”面前。小瀧氣沖沖地說小辰欺負自己,小辰不依不饒地說是小瀧先動手的,自己只是自保。小汐先讓他們冷靜,分別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小辰始終認為小瀧故意動手打自己,小瀧非常意外,說:“沒有啊,我拍你是跟你打招呼,根本不是要打你。”
原來他們都沒有傷害對方的意圖,只是小辰對小瀧善意的打招呼方式產生了誤會。“矛盾調解員”小萱笑瞇瞇地對小辰說:“其實小瀧只是想跟你打招呼,但是他只做了動作而沒有說‘你好,所以你誤以為他在打你。”
小瀧低下頭說:“一個暑假沒見,我很想念小辰,所以才激動地拍他,要是我一開始跟他說明情況就好了!”小辰紅著臉說:“其實我也有錯,你拍了我之后,要是我問你為什么拍我,可能就不會有誤會了。”“矛盾調解員”讓小瀧和小辰握手言和,并且告訴他們同學之間要多溝通。
設身處地想一想,將心比心是關鍵
許多矛盾都是由于學生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而產生的。同理心,是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進行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主要體現為情緒自控、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在校園里,同學之間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美好;多一分體諒,就多一分快樂。
有一次,語文科代表小瑤在收試卷的時候和小天起了沖突,小天氣沖沖地朝我走過來,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他認為小瑤在自己沒有寫完的情況下收試卷,是故意跟他對著干,還說自己如果當班干部就要報復小瑤。小瑤噘著嘴巴,委屈地對我說:“時間到了,我就該收,他上課沒寫完,也不能怪我呀!”
等小天的情緒緩和下來,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科代表的職責之一是及時收發試卷,時間到了都要收上去,小瑤只不過是履行科代表的職責。我引導小天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瑤,你會收試卷嗎?”小天思考了一下,點點頭。我還問小天:“如果你是小瑤,你會為班級做哪些事情?”小天一邊掰手指一邊說:“把語文作業寫在黑板上,帶領早讀,收發作業,檢查背誦……”“所以,小瑤的一天是怎樣的呢?”“忙碌、辛苦,非常累。她有一次忙得忘記吃飯了。”小天非常慚愧,誠懇地向小瑤道歉。
后來,我專門在心理健康課上給同學們講換位思考。首先,我讓他們觀察黑板上的一張圖片,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得出結論:每個人的想法和理解都不同。然后,我以小天和小瑤的故事為原型編成情景劇,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理解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的重要性。我還提供了幾個相關生活場景,讓學生說一說遇到此類情況該怎么做。孩子們一致認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互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學們只有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相互包容,班級和校園才會和諧。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同學之間有矛盾并不可怕,只有科學、合理地化解矛盾,才會促進和諧關系的建立和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