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研究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病例66例,均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隨機分組,對照組33例采用利他林治療,觀察組33例采用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對比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注意力、聽廣度、編碼、CRT、算術以及患兒父母問卷測評各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結論: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可有效改善患兒癥狀
關鍵詞: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效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58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神經行為障礙,ADHD的發病是遺傳、家庭氛圍不佳、父母情緒暴躁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患病后70%的患兒病情會持續到青春期,部分會持續到成人[1]?;疾『蠡純簳a生注意缺陷,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面對老師的提問茫然不知,很容易因外界刺激分心。日常生活上易犯低級錯誤,做事情缺乏計劃性。但對感興趣的事物則能夠全神貫注,因此家長常認為其注意力無問題。其次即是多動,嬰兒期易興奮和哭鬧,睡眠質量不佳,洗澡和穿衣不安分,初始走路常以跑代步。學齡前表現是手腳好動,無法安靜,上課時易做小動作,無法靜心做作業[2]。除過這些,還有沖動等癥狀,這些均是該病的癥狀。腦電生物反饋(EEG)治療是近年來我國新興的一類非藥物治療ADHD的方式,目前,我國這方面研究較少,因利他林常用于治療此病,本研究現對比利他林和EEG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66例患兒,全部患兒均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各33例,對照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6~13歲,平均(7.88±5.31)歲;觀察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6~13歲,平均(7.89±5.26)歲;兩組資料均衡(P>0. 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利他林治療。取利他林劑量0.3~0.5mg/kg(5~30 mg/d),劑量從5 mg/d開始,逐漸向合適劑量調整,節假日暫停用藥,療程3個月。
觀察組: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用A620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經對4~8 Hz的波抑制,加強16~20 Hz的SMR波,20 min/次,階段分為5個,各階段4 min。治療期間治療師一對一為患兒監測,結合實時反饋環節訓練分數,將指標難度逐漸提高,每周訓練3~4次,持續治療40次,療程3個月,治療不足20次者記錄為脫落。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用數字劃消測驗,要求在指定時間劃掉全部“3”字,對失誤率進行計算,測定聽覺記憶廣度,用我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C-WISC)數字廣度測驗。編碼測試。認知測試用聯合型瑞文測驗(CRT)對智商(IQ)進行測試,用C-WISC對算術進行測驗。(2)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父母問卷測評情況。用Conners父母問卷行為評定量表,評定患兒行為,共48項。兩組均在治療前后完成上述測評,在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再次對問卷展開測評。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 )、計數資料行t 檢驗、χ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
兩組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的注意力、聽廣度、編碼、CRT、算術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注意力、聽廣度、編碼、CRT、算術均得到明顯改善(P<0. 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患兒父母問卷測評
觀察組——品行:治療前(8. 86±3.11)分,治療后(5.08±1.85)分;學習:治療前(9.32±2.01)分、治療后(4.17±0.26)分;心身:治療前(1.82±0.23)分、治療后(1. 0 2±0 . 0 6)分;沖動多動:治療前(9.03±3.20)分、治療后(6.14±3.70)分;焦慮:治療前(2 .4 6±1. 6 3)分、治療后(1. 8 6±1.10)分;多動指數:治療前(18.01±4. 52)分、治療后(12.60±5.06)分。
對照組——品行:治療前(8.74±1.26)分,治療后(2.75±0.21)分;學習:治療前(9.05±1.23)分、治療后(4.84±1.23)分;心身:治療前(1.85±0.03)分、治療后(1.18±0 . 0 3)分;沖動多動:治療前(9.15±1.23)分、治療后(3.76±1.20)分;焦慮:治療前(2 . 5 8±1. 0 5)分、治療后(1.4 4±0 . 2 3)分;多動指數:治療前(18. 22±4.62)分、治療后(8.48±1.02)分。
兩組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父母問卷測評各指標差異不明顯(t =0.205、0.658、0.743、0.201、0.356、0.187,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父母問卷測評各指標改善顯著(t =7.189、3.062、13.702、3.515、2.147、4.585,P<0.05)。
3 討 論
腦電生物反饋所遵循的原理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將處理的腦電信息經視覺、聽覺向受試者呈現,經訓練幫助受試者掌握強化、抑制某頻段的腦電波,達到治療目的?,F將其和ADHD經典藥物利他林對比,從行為、神經心理等層面可證明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腦電生物反饋是按照對腦電波所設置的訓練方式,主要是運用操作性條件反射理念,遵循腦電生物反饋儀方式,經強化訓練12~15 Hz波段感覺運動節律波,對5~8 Hz的波進行抑制,使大腦處于覺醒狀態。訓練的作用是患兒喚醒不足時,實施有意義的刺激,經提高認知應對方式對注意力集中困難問題進行改善。訓練時,為患兒反饋腦電模式,調節自身,糾正腦電波形,對大腦狀態進行調節,改善大腦功能失調。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下,可有效減輕患兒癥狀,安全性高。腦功能恢復的同時,患兒的注意力、多動等均會好轉。
本研究中,實施40次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后,患兒的多動與學習能力均得到改善,注意力也變得更加集中[3]。但兩組對比發現,腦電生物反饋短期療效低于利他林,這可能是利他林奏效快相關。停藥后隨訪時,對照組患兒很容易反復發作,但對照組患兒的效果優良。從國外的研究來看,用腦電生物反饋、認知療法結合訓練,韋氏智測總智商平均明顯得到提高,很多患兒提高至少5分[4]。本研究也發現,觀察組患兒的CRT較高,但因智商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是否可提高智商需做進一步探究。還有研究發現,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對類型不同的ADHD患兒的效果不同,該療法僅對單純注意缺陷型患兒有效,對多動-沖動型患兒的效果不明顯[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沖動多動指數降幅最小,因此,對多動-沖動型患兒的治療,最好將其療法與藥物治療聯合,這樣有助于更好治療。綜上所述,標準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療效優良。
參考文獻
丁強,孫錦華.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療效與學習的關系[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9,28(3):234-238.
郭冰心,潘順英, 薛闖,等.腦電生物反饋治療不同亞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效果比較[ J ]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21,30(7):591-597.
丁一蕓, 王雅璇, 周義山,等.靜寧顆粒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臨床效果[ J ] .世界中醫藥,2018,13(3):640-643+647.
劉文龍,王真真,張娟,等.哌甲酯及托莫西汀聯合腦電生物反饋與單純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4):657-660.
楊和金.腦電生物反饋儀結合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患兒的效果[J].醫療裝備,2020,33(14):106-107.
作者簡介
趙云鵬,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兒內科神經及行為生長發育。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