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麗 袁永友 宋瑜健
摘?要:中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鄉村建設工作要求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而鄉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小規模教育困境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團風縣一直是省人民政府所扶貧的重點縣區,于2019年4月正式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本文以當地的小規模學校——金雞小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發現當地小規模教育存在辦學資源薄弱、師資結構不良、學校生源逐年萎縮、公共交通條件制約等發展困境,并提出了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設施設備、構建云教育教學體系、合理分配地區教育資源等對策建議,致力于為脫貧地區的農家子弟提供公平的教育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自信心和教育保障。
關鍵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小規模教育;O2O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12
0?引言
“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是否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多次發出指示,“扶貧工作不會停止,不會結束,還會繼續做下去。”農村教育是基礎性事業,不僅關系到未來的行業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領域,還直接決定社會的發展水平。
鄉村教育的發展是扶貧工作“繼續做下去”的方向,在國務院辦公廳所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以下統稱兩類學校)是農村小規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18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并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該領導小組組長。至今,習總書記在關于“互聯網+”發展等系列重大講話中所形成的生態網絡觀,這為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師資隊伍與教學質量的優化提供了新思路與新路徑,鄉村教育更應搭上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互聯網+”信息發展的快車。“O2O”是“Online?To?Offline”的簡寫,即“線上”到“線下”,O2O教育通過線上與線下的學習環境相銜接,可以避免原有教學課堂的局限性、資源不平衡等問題。
1?湖北團風縣小規模學校實施基本狀況
1.1?團風縣基本情況概述
1996年5月18日,黃岡市團風縣正式成立,位于湖北省東部,地處大別山南翼,轄團風、方高坪、淋山河等8個鎮;賈廟、杜皮2個鄉,共有7個居委會、286個村委會。在國務院公報第35文件所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文件中,團風縣所屬的“大別山區”是“連片特困地區”,并一直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所扶貧的重點縣區,同時給予了大量的關懷和支持,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9年4月29日,宣布決定團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1.2?團風縣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現狀
由于鄉鎮教育經費渠道單一、金額有限,教育教學運轉困難、鄉鎮基層承受巨大壓力,團風縣全鄉兒童留守比例較大。賈廟鄉學生就讀五年級時,就需要到鎮上去寄宿上學,讀初中時就需要到縣里上學,農村孩子年幼時就在學校獨自生活。團風縣地區小規模學校約有20多所,其中賈廟鄉農村的小規模學校有金雞小學、楊泗小學、大崎小學等3所,在校學生最高年級為四年級,學生人數普遍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金雞小學因交通不便等原因,人數遞減最多,目前在校生僅有10人。
2?以金雞小學為例的小規模學校實踐調查
2.1?金雞小學基本情況介紹
在教學基礎設施方面,金雞小學翻新了教室并新增多媒體教育設施,已配備三臺電子白板與大尺寸的影音娛樂設備;多媒體教室的配備使教師們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教學模式上由傳統教學向新式教學轉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校教學發展層面,學生數量在逐年遞減,并且學生年齡跨度大、年級分散,導致一師多用情況普遍,教育教學專業性明顯下降,周邊適齡兒童大多轉至成熟型大型學校就讀或隨父母異地就讀、借讀。金雞小學的五名教師覆蓋教學、行政、生活、安保等學校各項工作,所有教師全部持證上崗,具有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
2.2?金雞小學在校貧困生學情
在思想狀況層面,金雞小學學生課后在家時,因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低以及親戚代當監護人等原因,基本上無法對學生課后學業進行輔導,使學生對學習逐漸產生了一種懈怠心理;該校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線上幫扶使鄉村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質的轉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大幅度上升。
2.3?金雞小學扶貧政策效果
“住無所憂,學無所患,食有所安”,義務教育階段補貼、農村地區小規模教育營養餐等國家教育政策均已落實,農村普通家庭及貧困家庭按照實際情況均享受相應補助,并對于特困家庭有建檔立卡資助政策,讓農村貧困地區的適齡兒童都有學上、上得起。在經濟上每人每學期補貼500元,全年共計1000元。雖教育程度有所差別,但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升,相關補助有效地為相關家庭提供有力教育保障。
3?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發展困境
3.1?公共交通設施制約
賈廟鄉絕大多數的下級村都是傍山而建,在2020年到2021年,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將每個村落主道路修通;鋪設修建了油柏兩車道標準公路,陡崖邊全修建防撞護欄,但山路依然陡峭十分曲折并有大量的s型彎道,且距離縣城路途較遠,并無公共交通工具,群眾出行不便。
3.2?辦學資源條件薄弱
金雞小學目前在校教師五名,一棟三層教學樓既是教室、辦公室也是食堂,還是教師宿舍;教學設施匱乏,只開設少數素質課程,且在鄉級以下的學校無高年級教學,采取村小教學點辦學,地區的辦學體制不全。賈廟鄉學生就讀五年級時,就需要到鎮上去寄宿上學,讀初中時就需要到鄉里上學,讀高中時就需要到縣城里上學,農村孩子年幼時就需要學會獨立,在學校獨自生活。
3.3?缺乏合理師資結構
在團隊所發放的462份電子調查中,46.46%的人認為農村與城鎮教育主要差距就在于師資力量。教育部曾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間,全國鄉村教師數量由472.95萬降為330.45萬。短短三年內,鄉村教師流失人數達142.5萬,流失率達30%,農村小規模教育教師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同地區非小規模學校的賈廟小學教師44人,同比與賈廟鄉同一層次的金雞小學、大崎小學、楊泗小學三所學校老師總數不達17人,而金雞小學在2018年至2021年教師總人數還呈現出下滑趨勢,一般教師只任教2-3年就會選擇離開,農村小學留不住老師的情況十分常見。
在音體美等小科目教學中,金雞小學近一半的教師的授課方向與所學專業以及報考方向不同,特別對于音樂、科學、體育等學科缺乏專任教師,甚至出現了零對口的現象,兼任水平進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3.4?學校生源逐年萎縮
雖然在國家的資助下,農村教學環境在不斷改善,教學水平也在逐漸上升;但是鄉村學校生源流失情況較為嚴重,極大程度上影響阻礙了小規模學校的教育發展。在團風縣金雞小學里,學生人數從2018年的27人,到2019年的20人,再到2020年的13人,最后減少到2021年?的10人,人數呈顯著下降趨勢。
4?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發展困境成因分析
4.1?交通網絡環境制約
賈廟鄉暫無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道路陡峭曲折,上學道路有長上坡、急轉彎、S型彎道等危險路段;極易受天氣影響且道路易滑,對孩子五年級以后到鄉上上下學人身安全有著極大的隱患,因目前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就只能選擇在鄉上寄宿上學。
在網絡方面,金雞小學中雖已經接通網絡,但在當地網線并沒有實現家家入戶,農村家庭就很難實現網絡全覆蓋;并且金雞小學因處于大山之中,智能手機的無線網絡信號極差、數據連接狀態極其不穩定,在2020年金雞小學線上教學活動中就有80%的教師反饋信號狀態弱、通信質量不好等問題。
4.2?農民進城務工潮流影響
父母在外務工時,所認知的教育環境與返鄉后的農村學校形成了高落差對比,再者因多數父母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出現了一批“進城學習”的上學現象。團風縣賈廟鄉全鄉人口約1.9萬人,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外出務工人員3250人,截至目前已有3315人外出務工,其中金雞村在籍人口900余人,外出務工600余人,農村外出務工人口較鄉鎮更多。這為當地鄉村學校的招生生源形成了極大的阻礙,不利于鄉村教育體系的健康發展,逐漸大面積性的出現“空村”現象。
5?推動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發展的對策建議
5.1?發展地區經濟,增設完善基礎公共設施設備
第一,多元化發展農村的產業模式,優化農村的創業環境和條件,吸引外地企業來到農村,促進外出務工人員的回流。例如:加大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補貼,鼓勵青壯年勞動力本地創業,發展現代農業。
第二,完善鄉村道路日常養護工作機制,增加鄉鎮城鄉之間的公共交通工具。政府牽頭組建農村營業運營車隊,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同時增加出行的便捷度。加強鄉村道路日常養護,做到責任明確、設施齊全、養護規范,定期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檢查工作,對農村公路中的急彎、陡坡、視距不良、路側險要等危險路段進行改造,確保路況良好與提高公路行車的安全性。
第三,加大網絡普及力度,推進共享普惠發展,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加快寬帶網絡從鄉鎮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在人口較為密集的農村地區,積極推動光纖等有線方式到村;在人口較為稀少、分散的農村地區,靈活采用各類無線技術實現寬帶網絡全覆蓋,寬帶網絡提速降費,推動鄉村振興與網絡建設發展的相互促進實現農村主要公共區域免基站。
5.2?促進資源整合,構建云教育教學體系
促進以云教育模式為主的新式教學模式升級,建立同層次校際聯合機制,實現云上教學課程共享,促進傳統教育向線上云教育轉變。以金雞小學為代表的大多數偏遠學校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需要教師身臨現場,而云教育不受地域性、時間性的影響,相對來說成本更低、課堂可持續性增強。在2020年,因疫情的影響,金雞小學所在的貧困地區的文化活動更加難以開展,志愿服務團隊通過不懈的努力幫助金雞小學在校學生開展了線上一對一教學輔導活動,不延遲、不耽誤課程的學習,極大程度上提升了該貧困地區教學課堂的質量。
5.3?提升教師待遇,優化小規模學校教師結構
第一,落實和完善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如完善鄉村教師“五獎”政策,讓鄉村教師有幸福感、歸屬感;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向兩類學校適當傾斜,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第二,在教師待遇標準方面,區別對待偏遠山區學校和平川地區學校,對于到鄉村偏遠山區支教的新聘中小學教師建議取消見習期;并充分考慮學校寄宿制管理、女教師婚育等影響因素,分別設置教師編制和待遇對在農村支教滿6年的教師,可將浮動工資轉為固定工資;積極推動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和住宿制學校建設,為教師住房提供生活保障。
第三,在教育經費撥付上,充分考慮偏遠山區山高路遠、運費高、維修維護費用高等一系列“疑難雜癥”,采取不同標準;對學生較少的自然村設立的一些“流動課堂”,對教師隊伍設立鄉村教師專項獎勵資金,對支教工作成效明顯、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和生活補貼,讓教學、生活無憂。
5.4?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生源回流
教師流動機制是可以使鄉村學校教學質量從本質上提高。可將其分為兩個方面同步進行,一是推送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到城鎮示范學校交流學習,以此促進新任教師的成長;二是加快引導城鎮優秀教師支持農村教育,使得城鄉間教學水平得到的平衡。如在職稱評審中加重一線支教要求比重,教師優秀評選、職稱認定等可通將在一線支教作為評定的基礎要求,鼓勵優秀教師深入基層支教,平衡城鄉間學校的師資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6?結語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農村土地面積占全國總量的94.7%,鄉村振興戰略關乎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而鄉村教育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教育的根基是小規模學校。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時,已實現脫貧的地區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長久性的脫貧,需要在指導思想上進行轉變,即通過振興農村教育實現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只有農村教育的振興,鄉村振興才可能真正實現。
2022年3月1日,由教育部主辦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學生云端學習的重視與作用。O2O鄉村教育是線上線下相銜接的教學課堂,開闊學習視野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借助線上課堂的特點來破除鄉村教學課堂的局限、縮減鄉村教育資源的不平衡,讓鄉村師生們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斷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成為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和有力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尚榮,朱艷,游春蓉.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新時代鄉村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教育管理,20210501.
[2]周香.O2O教育模式下網絡學習空間資源的構建[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24):132133.
[3]張曉娟.農村小規模學校課程實施的困囿與突圍[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
[4]趙丹,趙闊.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困境及其突破——基于有效學校理論框架的個案剖析[J].現代教育論叢,2020,(06):1823.
[5]李濤,鄔志輝,周慧霞,等.“十四五”時期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后教育扶貧戰略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23):3042.
[6]賴柳燕.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9.
[8]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