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潘麗霞






摘?要:本文立足于“使用與滿足”理論,通過問卷調查對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專業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對觀看專業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無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對觀看專業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無顯著差異;認知需求是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的主要使用需求;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專業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具有相關性。
關鍵詞:“使用與滿足”理論;體育舞蹈;需求與滿足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27
1?研究背景
“使用與滿足”理論,是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探析受眾的媒介使用動機與獲得媒介需求滿足,考察大眾傳播對人類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受眾通過主動運用媒介限制媒介傳播過程,同時媒介運用完全是建立在個人需要與愿望之上。在對使用和滿足進行研究時,受眾作為一個有特定需要的個體,其媒介接觸活動就是一個有特定需要與動機并且獲得滿足的過程。卡茨等學者研究匯總了受眾需求并將其分為五種類型:認識需求、個人整合需要、情感需求、社會整合需求及舒解壓力需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大眾獲取信息的媒介方式由傳統媒介轉變為數字媒體,通過各類終端實現信息的互通。在此基礎上,短視頻平臺使用次數最多。例如,體育舞蹈專業領域可將所拍攝的不同類型、內容的短視頻上傳至媒體平臺,通過獲取高流量、高推廣、高收益,達到宣傳作用。既滿足了受眾群體的需要,又起到推動體育舞蹈發展的作用。為探究部分受眾群體對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所產生的需求與滿足關系,本文選取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群體作為調查對象。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進行舞蹈學習的主要途徑是培訓機構,通常學習模式單一,舞蹈信息獲取渠道較少,除了專業教師講解以外,互聯網上各種體育舞蹈短視頻成為他們主要舞蹈信息來源,因此選擇這一群體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變量指標選擇
“使用與滿足”理論解釋了受眾使用媒介的基本需求,為本文探析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使用需求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與框架。在梳理了“使用與滿足”理論、短視頻、體育舞蹈學習者相關的文獻資料后,最終確立本文的主要研究指標包括認知需求與認知滿足、情感需求與情感滿足、個人整合需求與個人整合滿足、社會整合需求與社會整合滿足以及疏解壓力需求與疏解壓力滿足幾個方面。
3?研究對象與方法
3.1?研究對象
本文以體育舞蹈學習者專業短視頻使用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關系為研究對象,以初一至初三年級體育舞蹈學習者為調查對象。
3.2?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向調查對象發布問卷鏈接進行問卷填寫。剔除9份無效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196份,有效回收率為95.6%。
3.3?問卷設計與信效度檢驗
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多名專家訪談結果后,最終制定了《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專業短視頻使用需求與滿足情況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體育舞蹈短視頻使用需求、體育舞蹈短視頻使用滿足三部分內容。對問卷中量表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總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978,體育舞蹈短視頻使用需求和體育舞蹈短視頻使用滿足各維度克隆巴赫α系數均大于08,說明該問卷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進行效度檢驗,結果顯示各維度的KMO值均大于08,sig均為0000,說明各分量均滿足要求。
4?研究結果與分析
4.1?不同性別學習者觀看短視頻的需求與滿足分析
如表1、表2所示,利用均值加減標準差來分析不同性別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需求共5項、滿足共5項的差異關系。發現樣本中不同的性別對于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5種基本需求與觀看后得到的5種滿足均未表現出顯著性(P>005),表明不同性別對于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表現出一致性,沒有差異性。
4.2?不同年級學習者觀看短視頻的需求與滿足分析
如表3、表4所示,利用方差分析去研究不同級別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發現其均沒有達到顯著水平,即P值>0.05,表明不同級別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表現出一致性,沒有差異性。
4.3?短視頻觀看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整體情況分析
4.3.1?短視頻觀看基本需求描述性分析
如表5所示,將五項基本需求均值從高到低排序,發現認知需求均值最高,社會整合需求均值最低,即認知需求在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解釋率最高,社會整合需求解釋率最低。表明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在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時,更看重對體育舞蹈相關消息、體育舞蹈技術技能、體育舞蹈理論知識等的獲取與學習,但是對加強人際關系、把握周身環境等并不是很看重。
4.3.2?短視頻觀看獲得滿足描述性分析
如表6所示,將獲得滿足均值排序,發現認知滿足均值最高,社會整合滿足均值最低,可以認為認知滿足在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后獲得滿足解釋率最高,社會整合滿足的解釋率最低。表明體育舞蹈短視頻對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在舞蹈技術技巧、舞蹈相關消息和舞蹈理論知識等認知方面的需求滿足度較高,在加強人際關系、把握周身環境等社會整合方面的需求滿足度較低。
4.3.3?短視頻觀看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對比分析
對比表5和表6的描述性分析結果,發現認知需求、情感需求、個人整合需求與社會整合需求均值都高于其對應滿足均值,說明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通過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能夠滿足以上四項需求。而疏解壓力需求均值為4.01,疏解壓力滿足均值為4.00,疏解壓力滿足均值低于疏解壓力需求的預期,意味著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通過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不能很好地滿足預期疏解壓力需求。
4.4?短視頻觀看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的相關性分析
將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進行相關性分析,如表7所示,發現每一種基本需求與其相對應的獲得滿足之間均呈顯著相關,即P<0.05,其中五種基本需求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并且五種獲得滿足之間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從整體上來看,認知需求與認知滿足、社會整合需求與社會整合滿足之間的相關性系數最高,表明這兩種基本需求對相應的兩種獲得滿足影響程度最高且最強。而與情感需求、個人整合需求以及疏解壓力需求相關系數最高的反而是其他不與之對應的滿足維度,說明同一維度的需求也會對其他維度的滿足產生影響。
5?結論
5.1?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專業短視頻使用頻率與類型特點
研究發現,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的頻率呈兩級分化特點,一部分愿意花費較多時間精力觀看以此滿足個人需求,另一部分只偶爾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而在觀看類型上,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更偏向表演類和競賽類短視頻,原因是此類體育舞蹈短視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與審美價值,對觀看者能夠產生較強的感官刺激與心理波動,說明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在觀看短視頻時會主動選擇能夠帶來愉悅情感體驗的視頻內容。
5.2?不同性別與年級學習者使用需求與滿足無顯著性差異
分析發現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對觀看體育舞蹈短視頻存在需求滿足,對需求進一步分析得出認知需求、情感需求、個人整合需求、社會整合需求以及疏解壓力需求5個維度,每個維度的需求在觀看后能夠產生對應的滿足。本文將不同性別的觀看滿足和使用滿足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男女生體育舞蹈短視頻的觀看需求與滿足并無顯著性差異。將不同年級即不同年齡的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的觀看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不同年級體育舞蹈短視頻的觀看需求與滿足并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體育舞蹈短視頻在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這一受眾群體中具有較高的普適性。
5.3?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專業短視頻主要使用需求為認知需求
通過對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觀看專業短視頻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群體其主要需求為認知需求,社會整合需求解釋率最低。說明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在接觸使用體育舞蹈短視頻時,以解決自身對體育舞蹈知識、技能等認知方面的問題為主要目的,反觀社交需求較少。
5.4?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專業短視頻使用需求與滿足具有相關性
在觀看的基本需求與獲得滿足的關系中,發現需求與滿足具有相關性。研究表明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對體育舞蹈短視頻不同需求維度具有不同需求程度,但五個需求維度相互依存,共同促進,構成了初中體育舞蹈學習者對體育舞蹈短視頻的主要使用需求內容,且不同使用需求對不同滿足有正向影響,同一維度的需求也會對其他維度的滿足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徐凱璇.大學生健身類App使用與滿足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
[2]張興雪.從使用與滿足視角分析在校大學生使用喜馬拉雅FM的動機[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0):7476.
[3]羅杰·迪金森拉馬斯瓦·米哈里德拉納斯奧爾加·林耐著.單波譯.受眾研究讀本[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4]程聰.“使用與滿足”理論視域下抖音移動短視頻內容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21.
[5]童清艷.受眾研究(第一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47.
[6]彼得·M.布勞.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M].李國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51.
[7]李遠琦.大學生觀看英劇的選擇與需求——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J].今傳媒,2020,28(06):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