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學 楊學敏
摘?要:1+X證書制度下,各試點院校如何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在實踐中考驗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可行性方案,為試點院校提供可借鑒的參考。
關鍵詞:1+X證書制度;師資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34
0?引言
1+X證書制度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改革做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的創新設計,它為進一步暢通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道,解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夠緊密、類型教育特色不明顯的問題提供了重要遵循。學院在深入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一支能夠準確把握1+X證書制度先進理念和科學思想、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的評定標準、做好1+X教學整體規劃與實施的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面做了探索實踐。
1?創新“雙軌發展、梯隊培養”團隊建設模式
圖1?“雙軌發展、梯隊培養”團隊培養模式示意圖
組建由產業導師、團隊負責人、技能大師、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的“雙師型”團隊。創新“雙軌發展、梯隊培養”團隊培養模式,秉承“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求實創新、拼搏向上”的精神,通過校際交流、主持科研項目、企業鍛煉、聘用企業技術骨干與能工巧匠等方式,提升團隊教學教改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國際服務能力,校企共同打造一支具有文化品牌的師德高尚、專兼結合、高水平、高影響力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聘請行業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擔任產業導師;培育社會知名度高、行業影響力大的“教練型”團隊負責人,培育教學名師、教壇新秀,培養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多措并舉提升教師雙師素質;聘用工程技術人員、能工巧匠等兼職教師,形成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庫,傳承技術技能,弘揚工匠精神。
2?建立校校、校企聯盟發展中心,打造團隊協作共同體
依托職教集團,圍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領域,聯合區內外高職院校與先進制造企業、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建立校校、校企聯盟發展中心,校校實施“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和“工程實踐訓練”計劃,校企共建“兩院一室”,通過校校交流、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團隊協作共同體,為提升團隊專業建設能力、教育教學水平、科研技改能力和社會服務等能力搭建交流借鑒、學習平臺。
2.1?“專業能力提升”計劃
依托教師能力發展中心,選派骨干教師作為海外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開展職業教育國際標準、教學模式等方面研修交流,促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掌握教育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能力,選派雙師型教師學習澳大利亞培訓包,為X證書融入課程體系提供指導;組織團隊負責人、骨干教師深入區內外聯盟示范校,進行專業調研、教研組長研討論壇,參加國內外行業、專業指導委員會交流研討會,落實團隊帶頭人培育計劃,培養教師專業建設能力;組織教學名師、雙師素質教師與區內高職院校交流獻課、相互觀摩、評析、參加教學設計大賽,共同參與企業案例研討、技術革新和產品研發、互聘教師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考核工作等,提升團隊信息化應用水平、提高教學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面向優秀青年教師分層次、分階段采用集中面授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開設專業教學方法、課程開發與應用、教學實踐與演練等專題模塊培訓和信息化培訓,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理實一體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對接X證書,選派培訓考核項目負責人參加參加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1+X”試點實施工作會和機械行業“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建設研討會,掌握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培訓考核機構對“1+X”試點工作的詳細要求,組織中青年骨干教師參加X證書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線上線下培訓,教師研討實踐課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
2.2?“工程實踐訓練”計劃
與區內外聯盟院校,定期組織優秀青年教師技能比武、技術交流等活動,提升實踐能力;雙師素質教師指導學生參加聯盟校技能大賽拉練、技能比武和國家級技能競賽,掌握實操技能的新規范、新要求,提升教師實踐指導能力;骨干教師共同參與企業橫向課題、完成企業技改,提升科研技改能力和協同創新能力;針對實驗實訓設備,不定期組織優秀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教師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培訓,提升教師專業實踐指導能力;選派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以“師帶徒”模式進行跟崗訪學,參與培訓院校教育教學實踐和管理,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實踐指導能力、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對接X證書使用的考核設備,選派雙師型教師,參加企業X證書培訓,教師先考取X證書,再結合企業崗位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崗位能力要求開發學生實習實訓項目。
2.3?踐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選派教學名師、骨干教師為肯尼亞職業院校,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和人才培養等工作,修訂標準化教學文件、編寫項目化教材,建設信息化實訓室,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制訂非洲職業技能挑戰賽(ATC)的標準文件及培訓題庫,完成高端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國際師資培訓,提升團隊國際服務能力。
選派教學名師、骨干教師服務中國在非洲的“走出去”企業,了解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需求和工藝短板,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方案、編寫培訓教材,面向當地員工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培養適應當地企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針對企業技術難題進行工藝攻關與技術革新,服務當地經濟發展、擴大團隊影響力。
3?校企共建“兩院一室”,提升團隊創新和服務能力
依托校企聯盟發展中心,聯合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先進制造企業、呼和浩特眾環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按照“統一規劃設計、分項聯合建設、資源開發共享、聯建者利益分享”的原則,校企共建“兩院一室”,通過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聘請企業能工巧匠到學校任教,對接“1+X”證書制度,校企聯合開展人才培養、科研技改、創新研究等,提升團隊協同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3.1?創建“華數學院”
與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華數學院”,開設“華數班”,對接行業標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培養團隊的專業建設能力。在華數學院企業工作站,選派技術骨干、項目主管等能工巧匠作為師傅,采用“師帶徒”的方式指導骨干教師進行崗位實踐,定期實現全員輪訓,培養團隊教師專業實踐能力。
3.2?創建“眾環特色學院”
與呼和浩特眾環工貿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眾環特色學院”,校企聯合開展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制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遴選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組建“雙導師”團隊,開發模塊化課程,提升團隊的專業建設能力;在眾環特色學院企業工作站,定期組織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技能比武、技術交流等活動,提升團隊實踐能力;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企業拉練,掌握實操技能的新規范、新要求,提升教師實踐指導能力。
3.3?打造“勞模育人”工作室
聯合10余名全國勞動模范獲得者,組建由勞模和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科研創新團隊,成立“勞模育人”工作室。“勞模育人”工作室以企業項目為依托,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科研任務,通過定期開展“勞模大講堂”、大師示范教學、技能比武、專題研討等活動,在展現勞模技能之光,傳承大國工匠技能同時,為師資隊伍搭建切磋技藝、傳承技能、交流經驗平臺,進一步提升教師技術技能水平和團隊科研技改能力。
4?總結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對接1+X證書制度圍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創新“雙軌發展、梯隊培養”團隊培養模式,推動各項工作高效實施,提升教師“三能”,實現團隊更快、更好的發展。依托教師能力發展中心、“勞模育人”工作室和校校、校企合作平臺,從崗位適應、鍛煉成長、創新發展三階段分類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雙師素質教師、骨干教師、團隊負責人、教學名師;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開展實踐技能提升培訓,形成由工程技術人員、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和全國勞模組成的梯隊式兼職教師隊伍。通過“雙軌發展、梯隊培養”團隊培養模式的實施,全面提升團隊成員的各項能力,建設了一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團隊。
參考文獻
[1]唐以志.1+X證書制度:新時代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創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2019,(16):510.
[2]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3]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
[4]王歡,倪銀珠,周婷.“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開展探究——以財經專業為例[J].2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