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端麗 侯甜甜
【摘 要】通過開展情緒調節專題的心理健康課程、系列微課、主題班會課、團體輔導活動、繪本教學、繪畫比賽等訓練方式,可提高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情緒調節 小學生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后復學,學生已經返回校園正常上課,但疫情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沒有因此消失,比如線上學習不適應,作業拖延,利用手機、電腦等學習設備偷偷玩游戲,因為學習問題導致親子關系不良等問題。我校在學期初采用“心情溫度計”(又稱簡式健康量表,簡寫為BSRS-5),對全校所有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全校總共發放3029份問卷,按照問卷計分規則和篩查標準,共篩選出306個需要關注的學生,占總數的10%。這表明疫情確實對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減少疫情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困擾和負面影響,我校在做好心理教育的同時,開展情緒調節訓練的系列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塑造學生的陽光心態。
一、情緒調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不僅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更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學生情緒調節的意義在于當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困擾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進行調整或者尋求幫助,從而使情緒狀態得到緩解或者困擾得以解決。因此,情緒調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學生進行情緒調節訓練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塑造學生的陽光心態,保證學生“心理復位”的有效方式。
二、情緒調節訓練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根據簡式健康量表的測試結果,課題組教師經過查閱資料、研討和探索符合我校學生的情緒調節訓練方式后,最終確定了情緒調節訓練的三大類型: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專題發展型情緒調節訓練,以及作為補充的補救型情緒調節訓練。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主要有: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系列微課和班會課;專題發展型情緒調節訓練主要包括:情緒調節團體輔導、情緒調節主題繪畫比賽、情緒繪本教學系列課程;補救型情緒調節訓練主要包括:個體情緒問題的咨詢、家庭情緒問題的咨詢。在本次情緒調節訓練有效途徑的選擇上,我們主要選擇的是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和專題發展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
(一)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
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是向全體學生普及情緒調節的方法。這種情緒調節的訓練方式可以使大部分學生快速地掌握緩解自己情緒的方法,進而提高了學生心理調試的能力。
1.情緒調節心理健康課程。
心理健康課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傳播手段。如果情緒調節訓練想要普及到全體學生,那么教師必須對學生開展情緒調節主題的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我校由2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對3-6年級的學生開展情緒調節主題的心理健康課程,3-4年級開展“多彩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憤怒小火山”“學會調控情緒”等有關情緒和情緒調節課程,5-6年級開展“繽紛的情緒”“我的情緒我做主”“憤怒的小怪獸”“尋找快樂的鑰匙”等有關情緒和情緒調節的課程。例如,在“憤怒的小怪獸”這節心理健康課程中,教師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引發憤怒的情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經常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比較生氣。緊接著,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交流憤怒、生氣的時候,自己會做什么動作和表情,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學生可以小組分享,教師也可以提問學生進行分享展示。而后,教師提問學生,如果做這樣的動作和表情,別人的感受是什么。這樣,學生就可以深刻地體驗和感悟憤怒、生氣的時候做的動作和表情,以及說出去的話常常會給別人非常不好的感受,進而思考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的方法。
2.情緒調節的系列微課。
微課因為總體學習時間短、學習場地不受限制,很適合用于普及型情緒調節訓練。不僅如此,微課上傳網絡平臺以后,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內容,還可以將情緒調節訓練的方式由線下單線教育模式轉為線上線下聯合教育模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及時鞏固復習線上所學的知識。例如,教學情緒調節微課《蝴蝶拍》,教師可以把微課資源上傳至網絡平臺,這樣學生情緒激動的時候或者自己很委屈的時候,就可以跟著微課里的操作步驟來疏解自己的情緒。
3.情緒調節的主題班會課。
情緒調節主題班會課也是進行情緒調節知識宣傳和普及的重要途徑之一。班主任通過情緒調節主題班會課的形式向學生傳遞情緒調節的方法。這樣,一旦班上的學生出現情緒問題時,班主任就可以憑借已經講授的知識輔導學生,學生也很容易鏈接到所學的知識,進而盡快緩解自己的情緒問題。總之,在班會課中滲透情緒調節的方法,通過德育工作形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正向強化學生進行情緒的調節,可使得情緒調節落實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二)專題發展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
專題發展型情緒調節訓練方式就是采用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有針對性地解決部分學生的特殊情緒問題,比如學生的學習焦慮、考試焦慮或者和父母關系不好引發的情緒問題等。
1.情緒調節的團體輔導活動。
情緒調節團體輔導活動可以針對學生中存在的特殊情緒問題進行輔導。例如,教師可以在六年級學生中開展以學習焦慮、考試焦慮等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可以在四、五年級學生中開展父母生氣時如何處理親子關系的團體輔導活動,可以開展學生與同學交往中情緒調節的團體輔導活動。
2.情緒調節的繪本教學。
情緒調節的繪本教學可以使情緒調節訓練鏈接到生活中,拓寬情緒調節訓練內容的廣度。例如,《我的情緒小怪獸》的繪本教學可以使學生關注自己的情緒,同時通過各種顏色的小怪獸,告訴學生什么是快樂、憤怒、害怕、平靜等,引導學生接納、調節自己的情緒。《我不生氣,冷靜是種超能力》的繪本教學可以讓學生明白冷靜的重要性,慢慢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些繪本教學可以使情緒調節的方法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和感悟情緒調節對自己生活的積極影響。
3.情緒調節主題的繪畫比賽。
通過繪畫的形式進行情緒調節訓練,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過程內化所學到的情緒調節的知識。我校采用了情緒主題四格漫畫的繪畫形式,讓學生仔細地思考情緒調節的整個過程,進行情緒繪畫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還需要把繪畫和文字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加深對所學情緒調節方法的運用。例如,“不要試圖平息風暴,而要平息自己的心情,因為風暴總會過”,這樣內容的情緒四格漫畫,不僅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如何調節情緒,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過程體驗和感悟這句話的意義,使情緒變得更加穩定。
除了采用普及型調節訓練方式、專題發展型調節訓練方式來滿足大部分學生情緒調節的需要,教師還可以采用個人心理咨詢、家庭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等其他形式,來滿足學生比較緊急狀態下的情緒調節需要。此外,家庭、社會等因素對于學生的情緒調節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在后續的研究中,我們可以不斷探索、發現其他形式的情緒調節方式,比如情緒控制的親子關系輔導、資源取向的科學育兒方式等。綜上所述,情緒調節的能力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各種形式的情緒調節訓練,可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學生的陽光心態,保證學生“心理復位”。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小學 責任編輯:蘇少偉)
信息
本文系2022年福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課題“‘雙減背景下的情緒調節訓練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行動研究”(課題編號:FZDY202203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
[2]劉崇仙.水彩繪本對兒童情緒調節的創作研究[D].西南大學,2020.
[3]劉文,張妮,于增艷,張靖宇,車翰博.情緒調節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的元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28(05):100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