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君
(文昌市人民醫院兒科,海南 文昌 571300)
川崎?。╧awasaki disease,KD)是一種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發生于2個月~5歲的兒童,臨床表現有發熱、球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KD主要侵犯心血管系統,未經治療的KD患兒中20%~25%可引起冠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1]。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的是連續竇性心跳間N-N間期的微小漲落,監測HRV變化能夠評估心臟自主神經系統對心臟的調控。研究發現KD患兒的HRV比健康兒明顯低,認為KD導致患兒交感-迷走神經失衡,引起心臟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HRV發生異常[2]。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是控制KD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治療劑量仍存爭議。本研究選取80例小兒川崎病患兒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分別采用兩種不同的丙種球蛋白劑量(1 g/kg和2 g/kg)治療,觀察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對患兒HRV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文昌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小兒川崎病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7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3.74±0.35)歲;病程2~9 d,平均病程(6.09±0.63)d。觀察組中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16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3.70±0.33)歲;病程2~10 d,平均病程(6.11±0.58)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文昌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法定監護人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3]中川崎病的診斷標準,且經問診、查體及實驗室、心電圖等確診;②年齡<10歲;③近1個月未應用免疫類藥物、激素類藥物;④生長發育正常;⑤發病時間≤10 d。排除標準:①合并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②過敏體質;③心、肝、腎等功能不全;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及出血性疾??;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虎奁渌蛩碌陌l熱;⑦出疹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規格:100 mg/片)30~50 mg/(kg·d),3次/d;體溫<37 ℃后藥量減少至3~5 mg/(kg·d),1次/d,連續治療2周。在此基礎上兩組患兒均給予一次輸注丙種球蛋白(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4004,規格:2.5 g/瓶)。其中,對照組患兒給予丙種球蛋白1 g/k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釋1~2倍后靜脈滴注,開始滴速20滴/min,15 min后無不良反應可加快滴速,最快不超過30滴/min。觀察組患兒給予丙種球蛋白2 g/kg靜脈滴注,方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兒療效。顯效:治療后KD各癥狀在5 d內消失,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KD各癥狀在6~8 d內消失,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KD各癥狀消失時間≥9 d甚至加重,實驗室指標無明顯改善[4]??傆行剩剑@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兒KD癥狀緩解時間。癥狀包括發熱、手足硬腫、球結膜充血及淋巴結腫大。③比較兩組患兒HRV時域指標。治療前后,使用24 h心動圖測定HRV時域指標:正常竇性N-N間期標準差(SDNN)、每5 min N-N間期平均值標準差(SDANN)、相鄰N-N間期標準差平均值(SDNN index)。④比較兩組患兒 HRV頻域指標。治療前后,使用24 h心動圖測定HRV頻域指標:極低頻功率(VLF)、低頻功率(LF)、高頻功率(HF)。⑤比較兩組患兒心肌損傷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轉速3 500 r/min,時間 10 min),取血清,采用免疫層析檢測儀(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HED-YG-ZD)測定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肌鈣蛋白I(cTnI)水平。⑥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寒戰、胃腸道反應及腹瀉。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觀察組患兒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比較觀察組患兒發熱、手足硬腫、球結膜充血及淋巴結腫大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2.3 兩組患兒HRV時域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SDNN、SDANN、SDNN index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SDNN、SDANN、SDNN index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HRV時域指標比較(ms,)

表3 兩組患兒HRV時域指標比較(m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SDNN:正常竇性N-N間期標準差;SDANN:每5 min N-N間期平均值標準差;SDNN index:相鄰N-N間期標準差平均值。
2.4 兩組患兒HRV頻域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VLF、LF、H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VLF、LF、HF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HRV頻域指標比較(ms2/Hz,)

表4 兩組患兒HRV頻域指標比較(ms2/Hz,)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VLF:極低頻功率;LF:低頻功率;HF:高頻功率。
2.5 兩組患兒心肌損傷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表5 兩組患兒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NT-proBN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cTnI:肌鈣蛋白I。
2.6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目前KD的詳細發病機制尚未清楚,臨床普遍認為免疫紊亂參與了血管炎癥反應過程,最終引起KD。病毒、細菌感染等因素使機體免疫系統活化,刺激單核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產生大量細胞因子,引發細胞因子風暴反應,使內皮細胞損傷及凋亡增加,最終引起免疫性血管炎[5]。
KD目前主要給予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等治療。阿司匹林屬于水楊酸衍生物、非甾體類抗炎藥,能抗炎、緩解疼痛、退熱,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丙種球蛋白含有廣譜抗病毒、細菌及其他病原體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免疫球蛋白的獨特型及獨特型抗體能形成免疫網絡,起到免疫替代、免疫調節的作用。針對KD患兒早期給予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能快速補充IgG,提高血液系統中的IgG水平,從而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免疫調節功能,抑制血管炎癥反應,起到治療的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KD療效高于對照組,發熱、手足硬腫、球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這提示與1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比較,采用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KD療效更好,能加速患兒臨床癥狀緩解。分析原因:阿司匹林對KD起到退熱、抗炎、抑制血小板等作用,但作用有限;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可快速補充機體IgG,增強免疫力,協同阿司匹林發揮治療作用,增強抗感染、抗炎效果,進一步提高療效,加快癥狀緩解。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由交感、迷走神經構成,兩者相互協調維持心臟的正常生理活動,其中前者主要通過β腎上腺素受體起調控作用,后者主要通過M受體起調控作用。HRV能夠反映交感神經、迷走神經的調節功能變化情況,是評估血管及心臟功能紊亂的心動圖指標。HRV時域指標SDNN、SDANN、SDNN index主要反映交感神經張力,其水平下降提示交感神經張力降低[7]。VLF、LF主要反映交感神經活性,HF主要反映迷走神經活性,VLF、LF、HF降低提示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活性受到抑制。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SDNN、SDANN、SDNN index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8]結果一致。治療后兩組患兒VLF、LF、HF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這提示:與1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比較,采用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改善KD患兒HRV的效果更明顯。考慮是由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能在短時間內補充機體IgG,重建免疫網絡,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減輕冠狀動脈及其他血管受到的炎癥損傷,改善血管及心臟功能紊亂,從而使KD患兒的HRV明顯改善。
NT-proBNP、cTnI是反映心肌損傷的標記物,其血清水平升高提示存在心肌損傷。NT-proBNP是一種神經內分泌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細胞產生,與冠狀動脈損傷有關。心肌發生缺血缺氧性損傷后,可導致心肌產生NT-proBNP增加。cTnI是一種心肌特異性抗原,只在心肌中表達。當心肌受到損傷后,可導致cTnI釋放進入血循環,導致血清cTnI含量增加。相關研究表明,KD患兒的血清NT-proBNP、cTnI高于健康兒童,提示KD患兒存在心肌損傷[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提示:與1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比較,采用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KD能進一步降低心肌損傷標記物水平,減輕患兒的心肌損傷程度。其原因可能為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起到抗感染和免疫調節的雙重作用,重建免疫網絡,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抑制血管炎癥反應,減輕心肌受到的損傷,起到保護心肌的作用。而1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可能存在補充不足的情況,對KD患兒心肌保護作用有限。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與1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比較,采用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KD不會顯著增加不良反應,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以2 g/kg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KD能夠改善患兒的HRV,加快KD各種癥狀的緩解,減輕心肌損傷,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