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芳



【摘要】本文基于我國全面實施“雙減”的背景,論述小學低年級語文非書面家庭作業的設計方法,包括:設計生活情境作業,體現語文學習的實用性;設計親子活動作業,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設計分層作業,提升語文學習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語文作業 非書面作業 家庭作業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1-0083-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同時提出“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中的“課程內容”部分,則要求廣大一線語文教師變身成為學習任務的“設計師”,并在“課程實施”部分提出:“教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依托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此背景下,語文教師應善于設計貼近低年級學生生活實際的非書面家庭作業,梳理聽說讀寫的內在聯系,讓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思想情感和文化修養等得到發展,實現減負、增效、提質的目標,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發展”“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作為一線教師,首先要正確理解“雙減”的內涵,即“雙減”的本質之一是提高作業效率與價值,減少學生過多的、機械重復的、無效的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綜合素養、提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將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雙減”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非書面家庭作業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一、設計生活情境作業,踐行語文學習的實用性
《2022年版語文課標》強調:“語文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解決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闭Z文學習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將語文學習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完二年級語文上冊《場景歌》中數量詞的用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一年級學過的《大小多少》,布置如圖1所示的家庭作業,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和鞏固數量詞的用法。
又如,教完一年級下冊《一分鐘》一課之后,為了幫助一年級學生更好地學會珍惜時間,提升學習和做事的效率,教師可以布置如圖2的家庭作業。
像這樣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不但能較好地檢驗學生在校的語文學習情況,而且能讓學生從小養成留心觀察身邊和周圍事物的習慣,能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手腦結合的綜合能力。
《2022年版語文課標》明確提出:教師應利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語文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相關經驗,增強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建設開放的語文學習空間,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文字。除了根據生活情景設計家庭作業,教師還可以根據單元的文化主題創設真實的情境作業,把課內知識與課外課程資源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實現了語文學科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融合,而且能讓學生通過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和大量語文實踐提升語文素養。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愛家鄉”,在教完整個單元之后,教師可以設計“我為家鄉代言”的綜合實踐作業——讓學生回家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家鄉在哪,有什么風景名勝、特產小吃、風俗習慣等,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用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拍一拍等方式來“為家鄉代言”,介紹自己家鄉最有特色的風景和代表性的小食。這樣的單元文化主題作業不但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能幫助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從小學會關注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就地獲取學習素材。這樣的作業,很好地將學習語文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
總而言之,設計生活情境作業,不僅能讓低年級學生從小樹立學語文、用語文,在生活中踐行語文的意識,而且彰顯了“語文是生活的提煉,生活是語文的源泉,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時時現生活”的課程理念。
二、設計親子活動作業,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2022年版語文課標》在課程目標中對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方面的要求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 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痹谑状纬霈F的學業質量描述中,對第一學段的“識字與寫字”要求為“喜歡識字,有意識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漢字、詞語,并嘗試進行分類”。由此可見,識字與寫字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授課內容。特別是對零基礎入學的學生而言,教師必須在學生入學之初就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多種識字方法,并創設條件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課內積累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語文學習軌道,為后面的“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方面的課程目標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小、坐不住,有效注意的時間短,而一節語文課的教學時間有限,加上班級人數眾多,光靠課堂時間無法保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在短時間內馬上消化掌握這些識字方法。而要落實每天一定量的識字任務,課后一定量的訓練必不可少。在“雙減”政策出臺前,許多教師的做法往往是布置學生回家反復讀、認,有時為了檢查方便,甚至把一些只要求會認不要求會寫的字,也讓學生動手抄寫一遍。這樣重復且單調的識字與寫字作業,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還過多、過早地消耗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得不償失。
筆者認為,教師可以設計親子活動作業,把繁重且枯燥的識字和寫字任務轉變成輕松有趣的游戲,使學生在與家庭成員互動的過程中,自覺自愿踐行識字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自主識字、記字。比如,教完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單元第一課《天地人》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如圖3的親子活動作業。
《天地人》是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后學習語文的起始篇目,是識字單元的開篇,不管是對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還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在學生識字之初就滲透科學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發現漢字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地系統識字、記字,既能提升學生識字的效率與熱情,也有助于學生發展語文邏輯思維和探究能力。
《2022年版語文課標》強調每個學段之間學業水平前后的銜接性與遞進性,對第二學段識字方面學業水平描述如下:“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漢字進行分類,愿意與他人交流分類的理由,感受漢字和漢語的魅力。”在第一學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必須從整體出發,全面統籌安排,并提前滲透下一學段的培養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下一學段的學習中達成甚至超越相應的學業水平。
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完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之后,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通過偏旁部首來識記一類字的識字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如圖4的親子活動作業。
又如,教完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一課、在學生初步接觸字族文識字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和大人一起讀”的親子作業(如圖5)。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他們在家長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字族兒歌的改編或創編,如有“目”能遠眺,有“足”能跑、跳等。這些形式多樣的親子識字、記字活動作業,不僅對學生課內所學的識字方法進行了鞏固與強化,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識字量。學生在良好的親子互動氛圍中,通過觀察、對比、領悟、分類歸納等實踐活動,最終實現“識字訓練打基礎,明讀悟寫學方法,會讀會寫成能力”的學業能力目標。
三、設計分層作業,提升語文學習的時效性
“雙減”背景下,為確保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方面的差異性,在對學情進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堅持因材施教的思想,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計分層作業,從而滿足不同學業水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低年級學生還處于語文學習的起始階段,語文學習能力尚未形成,如果作業難度不能與他們的實際能力相匹配,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同樣的學習內容設計成A、B、C三種不同層次的分層作業。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布置一些相對簡單的作業,提高他們完成作業的成就感;針對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作業盡可能貼合實際,不能脫離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要圍繞基礎知識設計“跳一跳,摘到桃”的作業;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側重于設計拓展性作業。例如,教完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后,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教師可以設計如圖6的非書面分層預習作業。
以上預習作業分別從讀、拼、說、找、做等方面調動學生眼、口、腦等多種感官來參加語文學習,不僅充分兼顧了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讓學生在不過多“動筆墨”的情況下,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一讀,標一標”,作為基礎的作業類型,讓學生從小就學會預習語文最基本的要求——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找出相應的自然段)?!罢乙徽遥匆黄础弊鳛榈诙哟蔚淖鳂I類型,除了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強化生字詞的識記,為課堂上正式學習課文內容掃清障礙,還檢驗學生完成第一層次作業的情況,了解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是否養成有意識地重點關注本課要求會讀、會認的生字的習慣。“看誰說得多”和“我會加動作讀句子”作為第三層次的作業類型,“看誰說得多”旨在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從組一個詞到四個詞甚至更多,讓學生的語言積累循序漸進;“我會加動作讀句子”通過個性化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感悟力。同時,以上作業設計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動作來理解詞語的意思,為后面落實“用加點的詞說一句話”這項口語訓練奠定基礎。
“雙減”政策的全面實施,無論是對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022年版語文課標》對教師如何教好語文、學生如何學好語文指明了方向。低年級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始階段,是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形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一份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遵循學生語文學習規律、有利于發展學生語文學習思維并最終讓學生養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作業設計,既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今后仍需持續深耕細作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