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連寶,李 明,劉 穎,羅 艷,朱大潛,陳偉強
(廣東藥科大學:1.藥學院; 2.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3.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006)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自發布《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以來,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較大成就。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是結合國家生物醫藥領域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布局,主動適應生物醫藥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及當前與未來對高層次應用型藥學人才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本校在新藥研究與轉化、藥物制劑、藥物分析、臨床藥學及藥事管理等研究領域和技術方面的顯著優勢,培養在藥物研發與轉化、藥品檢驗與分析、制藥工程與技術、藥品流通與管理、臨床藥學與應用等應用領域內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1-3]。與目前國內研究生常規培養模式一樣,本校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絕大多數仍然采用的是“單導師制”,隨著各個領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近十年來電子信息、計算機及生物醫學的發展,藥學與分子生物學、化學、醫學、基因組學、計算機、信息學等學科之間的交叉越來越緊密,學科之間的滲透越來越突出,傳統培養模式的不足之處日漸凸顯,阻礙了學術的創新性發展,嚴重影響了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也為傳統的導師負責制培養模式帶來了挑戰[4-7]。課題組對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團隊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探索和初步實踐,以求為高素質應用型藥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參考,也期待為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借鑒。
全日制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是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研究生教育工作改革的熱點和重點。藥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與我國現有的很多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一樣,主要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研究生培養模式與研究生導師的指導模式相關。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參加導師的研究項目,集中精力完成導師布置的研究任務[8]。但是存在弊端:(1)現有單導師培養模式的導師完全負責制極容易導致專業壟斷和封閉,研究的廣度和興趣均受到導師自身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影響,即便是導師本身的專業水平很高,也很難指導好所有學生,因為不同學生的興趣、專業及背景不一樣;(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研究生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的單導師培養模式無法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由于導師專業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研究方向覆蓋面有限,培養出來的研究生往往側重某個研究方向,與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3)生物醫藥行業的迅猛發展及藥學專業本身的特殊性,要求藥學專業研究生具有多學科、多元化的生物醫學背景,使得現有的藥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滿足不了人才培養的需要[9-13]。
2.1培養模式的構建
2.1.1基于優勢互補的多學科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團隊的構建 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團隊堅持“以責任導師培養為主,其余導師培養為輔”的原則基礎上,責任導師為學生導師,負責制訂導師團隊的工作方案,明確團隊導師的工作職責,采用基于優勢互補的多學科導師團隊梯度構建,團隊負責人從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采用“老-中-青”結合的方式進行構建,確保導師團隊的生命力和成長力。在科研上,鼓勵學術自由,強調學科融合,重視團隊學習,實現資源共享;在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推行導師團隊合作指導模式,研究生導師團隊各成員充分發揮各自學科專業優勢、學術背景、學歷層次及教學經驗等方面的互補性,給予研究生更高效、更全面、多元化的指導。
2.1.2實施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 藥學學科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旨在培養藥物研發與轉化、制藥工程與技術、藥品檢驗與分析等應用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學校有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技術創新的不同導師,如何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更好地融合,發揮本校的綜合優勢十分重要。近年來,在導師團隊構建方面將側重基礎研究和側重應用性研究的導師進行組合,在全校資源的一體化利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且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合發展的創新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2.1.3堅持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養理念 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主要考慮國家與區域的發展、行業與企業的需求、學校的特色與定位。緊密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致力服務醫藥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推行校外資源參與辦學人才培養新模式,加深與專業實踐基地合作。同時完善研究生導師遴選機制,構建“雙師型”團隊,在藥企、藥檢所、醫院等合作單位遴選一批師德高尚、實踐經驗豐富和學術水平較高的人員擔任研究生實踐教學的導師,校內外導師進入導師團隊,共同制訂培養計劃,共同參與指導。
2.2培養過程的實施
2.2.1導師團隊貫穿整個培養過程 在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題和過程管理中采用本團隊導師制模式,確保研究生課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寫作與審閱的質量。研究生的培養方案由團隊所有導師在學校培養方案的框架下結合本專業和課題的要求討論決定。研究生修完理論課,經考核合格進入實驗室后,由導師團隊共同討論后安排論文研究工作,導師組共同負責研究生的培養。進入三年級后到企業或實踐基地開展研究工作,該期間主要由企業導師進行課題指導,其他導師進行定期輔導和檢查。
2.2.2導師團隊下的學術討論 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導師團隊指導下的研究生集中進行學術研討,每周組織一次實驗室會議和文獻調研報告,由研究生輪流匯報自己最近的研究進展與文獻閱讀情況,然后根據導師團隊中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再進行集中討論。在企業進行課題工作的學生每周在企業進行匯報,根據課題進展情況安排回校進行匯報討論。
2.2.3導師團隊下的年度考評 每年年終對導師組內的所有研究生進行考核,讓學生從生活、學習和科研情況方面進行匯報,團隊導師對其進行指導和評論。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到存在的差距,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養。同時導師組的導師從不同角度指導,進一步提升研討的深度和廣度。
藥學碩士專業實行基于導師團隊培養模式近五年來,為華南地區培養了一批具有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技術成果轉化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藥學類人才。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與應用能力逐年提升,培養質量逐年提高,在校生總體學習成果取得較好的成績。近五年,研究成果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近三年,執業藥師、中級藥物檢驗工資格證、中級藥物制劑工資格證等職業資格證書獲得者達27人次。此外,多位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獲得各類獎勵,包括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獎、全國藥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獲最佳壁報獎、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中南地區醫院藥學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優秀調研報告等。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獲“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粵港澳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二等獎1項,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2項等。此外,多名學生獲“施維雅助成長創新獎學金”“科沃園”研究生獎學金等。所培養的藥學專業研究生就業專業相關性好,就業率位于廣東省高校前列,得到就業單位的普遍好評。
我國研究生教育經歷了從小到大的快速發展道路,實現了自主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戰略目標。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師的培養模式、育人風格、課題指導方式無不影響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導師團隊的培養模式是對傳統培養模式的補充和升華,組建導師團隊可以很好地滿足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以多元化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為導向的需要,學生培養質量較單導師制培養模式顯著提高。導師團隊模式是提高藥學專業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源泉”,是實現專業學術交流的“紐帶”,也是實現多學科交叉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