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慧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甘肅 蘭州 730060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主要分為四類:一類是從對口的中職學校選拔的學生;一類是不參加高考直接轉段報名的學生;另一類是參加完高考之后根據高考分數通過填報志愿的方式錄取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有一類是擴招生,是面向社會招生錄取的學生,其中包括應屆高中生、退伍軍人、下崗工人、農民工等。學生選擇就讀高職院校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家長想讓學生學門手藝盡快進入社會早日經濟獨立;有的學生是因為高考發揮失常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只能報考錄取分數較低的高職院校;有的學生則是因為學習成績一直很差并且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想要繼續深造的想法,選擇就讀職業院校只是打算拿個文憑好找到工作。由于高職院校招生分數普遍不高、生源來源復雜、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形成了目前高職學生發展困境:數量眾多的高職院校學生在社會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注,社會的固有偏見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競爭中普遍處于劣勢。來自社會固有偏見的壓力和畢業后的就業壓力等因素都會給高職院校在校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1],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構建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幫助學生減少心理壓力,構建陽光健康的心理機制。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低的特點[2]。一方面,對于學習成績一貫不好的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一直排名靠后、學習缺少專注性、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原因,造成他們缺乏自信心,并且對未來生活和以后想要從事的職業感到迷茫,對自己未來發展缺少長期規劃。另一方面,對于因為高考失利而不得不選擇就讀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高考的失利給他們的心靈留下了一定程度的陰影:高中時和自己處于同等水平的其他同學考進了理想的大學,而自己卻沒能成功進入理想中的學校讀書。他們進入高職學校后,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周圍的同學中想要好好學習的人數寥寥無幾,這使得這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無法調整心態接受現實。消極的心態和自信心低的心理特點,使高職院校學生容易對周遭持消極態度,陷入持續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導致他們難以對自己保持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2],無法達到他人對自己的預期或者無法實現自己的自我預期,最終形成高職院校學生自信心低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放棄。
自卑是高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心理特點[3]。一方面,由于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成績不高,學習習慣不好,總會受到帶有偏見的消極評價,從而導致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就讀的一些學生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才選擇了學費較低的高職院校讀書,家庭經濟困難也會造成這部學生的自卑心理。
高職院校學生還存在心理壓力大的特點[3],尤其是學習壓力和未來就業的工作壓力。很多高職學生是因為成績不好無法考入本科院校,才選擇就讀高職院校。學習對于大多數高職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學習成績不好繼而會轉變成為就業困難的壓力。由于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技能本領,很多學生難以找到收入滿意、工作環境滿意的工作。雖然自己沒有想法,但父母和社會卻總在督促他們,并且對他們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因素都給高職院校學生帶來了一定心理壓力。
心理危機干預是在心理學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針對突發事件或創傷性事件所采取的及時而迅速地心理干預,其目的是為經歷心理危機的對象提供幫助和支持,通過調動個體自身的潛能來幫助其恢復平衡的心理狀態,度過危機,減少心理創傷帶來的不良影響[4]。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設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部門,學校中設立的心理咨詢部門主要由學校中取得了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的心理咨詢教師負責。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心理干預的效果并不理想,干預的針對性也不強。形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目前大多數心理干預都局限于發生問題之后的被動處理,而對于潛在心理問題的事前規避缺乏重視。第二,高職院校目前心理危機干預的從業者整體專業素質不高,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缺少專業的專門的心理咨詢人員[5]。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中的心理咨詢工作的從業者大致有三種:一種是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人員。他們雖然對學生的情況比較了解,但專業知識有所欠缺。另一種是學?,F有教師中取得心理咨詢相關從業資格的教師。他們負責本職工作之余兼職心理咨詢工作,但這部分教師往往沒有辦法完全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上;還有一種從業人員是學校從外部聘請的心理專家,專家們的專業知識和心理干預從業經驗比學校內部老師要豐富,但由于在校時間短、與學生接觸時間少等原因,導致他們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以上三種原因導致高職院校心理工作缺少專職、專門、專業的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持續跟蹤的幫助。第三,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和高職院校對心理干預的整體接受度不高。出現問題后,學校通常采用封鎖消息或避而不談的態度,這樣的處理方式反而引起學生的不安與猜疑,然而周圍同學的議論和猜疑會對事件的親歷者和目睹者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壓力。由于擔心接受心理咨詢和治療會帶來更多猜疑和議論,導致很多學生對于接受心理干預比較敏感,出現問題不愿意直面現實,不愿意接受正確的心理咨詢,反而選擇逃避,繼而將小問題拖成大問題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呈現自信心低、自卑、心理壓力大等特點,很多心理問題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和傷害。因此,需要構建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的心理干預機制,加強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干預機制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進行。
構建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必須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做好心理干預機制準備工作不僅需要學校各部門共同配合,還需要輔導員、班主任、家長和全體同學的共同參與才能順利完成[6]。
首先,在新生剛入校的階段,就要開始做好準備工作。新生入校階段的準備工作包括針對剛入校新生心理問題的入學測試。面向新生的入學測試和心理干預準備工作可以有效了解新生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心理問題,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預案。便于對學生的心理狀況提前了解,為日后持續觀察、及時解決打下基礎。例如,南京市某高職院校通過三年的大學生心理普查發現:總體而言,學生中心理測試分值偏高的方面主要包括:抑郁、焦慮、強迫癥狀、偏執、人際關系敏感等方面。其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學生在大一入學時就已經呈現出了一定的心理異常問題。因此,如果在入學初期初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制定一套完整的心理干預機制,便可以幫助學校提前發現問題,并有步驟、有針對性地盡早緩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發生不好的事件。
然后,在學生入校后,為每位學生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心理檔案中記錄的數據包括新生的入學心理普查情況、學校定期對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評估結果、對一些學生的持續監測與跟蹤評估記錄等[7]。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心理檔案庫,可以幫助學校對本校學生中的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解決,鼓勵大學生積極正確地面對自身和同學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難題。大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是一項整體的、全面的、持續的工作。心理檔案中所記錄的數據,不僅需要專業人員完成,還需要學校的多方人員共同配合。通過各個部門共同配合進行觀察和調查問卷等方式,觀察學生心理狀況,了解可能導致學生心理危機的誘因、鎖定可能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個體。在問題出現之前,提前鎖定對象、制定好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預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并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工作。很多學校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從業人員數量短缺,導致很難做到一對一專業的心理危機干預。但學??梢栽诂F有心理干預方式上不斷豐富和拓展心理干預的方法,從而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努力為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學??梢蚤_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危機預防教育[7]。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站等媒體平臺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例如,學??梢远ㄆ诮M織學生觀看心理健康影視劇,并在觀看之后由教師組織學生共同討論觀后感;學校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班會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心理健康知識競賽,了解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出現心理危機時應當如何解決等;學校還可以通過在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的方式發送心理健康宣傳知識相關的文章等等,來宣傳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當自己遇到心理難題時應當如何采取正確的方法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學校還可以利用電腦和手機等工具,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電腦和手機平臺的宣傳推廣,不僅方便學生隨時隨地查看,還可以幫助學生放下心理戒備。大部分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學生往往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并且比較敏感、多疑。他們不愿意前往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因此,通過電腦和手機平臺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例如,對學生進行匿名的“網絡談心”等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幫助學生打開心扉、放下心理戒備,在網絡平臺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工作人員說出自己的困擾,進而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相關人員不僅指學校專門負責心理工作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還包括學校主管學生和主管教學的校領導、學生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宿管等所有可能接觸到學生的全體教職工。因此,在構建學校更加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時,須對學校所有從事學生相關工作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業務能力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確保他們能夠為學生提供準確有效的心理評估和心理咨詢服務。學??梢匝垖<襾韺W校為相關人員開展心理知識和心理危機機制構建所需知識的業務培訓,也可以由校內已經聘請的心理健康教師或者學校中取得心理健康資質的教師組織面向全體教職工的心理健康知識課堂和業務培訓。為從業人員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指導從業人員學習心理評估的相關方法和知識,幫助從業人員系統地學習并掌握如何為學生提供心理評估機制,健全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實踐能力,保證學校各個環節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持續性觀察,使學校中從事學生相關工作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具備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儲備和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的能力,為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提供雄厚的人員保障。在提供培訓之余,學??梢越⑿睦砦C機制構建督導組,監督學校心理危機機制構建的各個環節,及時指出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導解決,并總結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對于高頻次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研討,幫助教師及工作人員及時發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為他們給予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確保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心理危機干預正確有效。
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立,可以幫助學校在正確機制的指導下觀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保證校園安全,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但目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構建仍然比較薄弱,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需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心理危機機制,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特點構建更加有效的心理干預機制,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并減少心理危機出現的可能。豐富心理干預手段,利用課堂教學、心理咨詢、憑借媒體和網絡平臺進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為學生建立動態數據檔案,便于有時效性地跟蹤記錄學生心理狀態,不斷提升學校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