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剛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對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須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在與時俱進。在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順應時代的發展,展現建筑領域的魅力,引領城市的標桿;異形構造踴躍而起,在給建筑物添加亮點的同時,也給現場施工帶來了很大難度。例如,大禮堂觀眾廳看臺為了實現環境的通透和視線遼闊,往往設計成雙層甚至多層架空弧形階梯狀,采用常規的放線技術及模板支設不能保證弧形看臺的垂直度、弧度,完善此類多層架空階梯狀弧形看臺結構的施工工藝方法,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意義[1]。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大禮堂、活動中心等工程的雙層架空弧形看臺施工,摸索和總結出的一套階梯狀弧形看臺施工工藝技術,通過現場實踐,不僅保證了質量和安全,而且取得較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晉城市丹河新城金村新區起步區教育園區共享項目大禮堂工程,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總建筑面積19582.08m2。其中間樂池由兩層觀眾廳組成,觀眾廳看臺為階梯式弧形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池座、樓座組成,其中池座設22 階弧形看臺,樓座設9 階弧形看臺,弧形半徑為41.06~68.3m,池座起止標高為-1.03~5.3m,樓座起止標高為10.05~13.42m。施工中采用雙層架空階梯狀弧形看臺施工技術,保證了看臺的垂直度和弧度,適用于錯臺混凝土結構,特別是大禮堂、體育場等具有階梯狀弧形看臺的施工。
本施工技術是針對結構特點,采用“網格法”加密放樣點,預先模擬測設放線,精準指導現場測設放樣,保證弧線精度;雙層架空弧形看臺吊模采用特制三角形鋼絲馬凳控制,支架選用新型承插盤扣工藝進行看臺實體施工。運用“網格加密放樣+模板支設”雙重工藝,完美實現了弧形看臺的結構造型圓滑美觀(圖1)。

圖1 雙層弧形看臺
(1)階梯看臺側模板控制采用特制三角形鋼絲馬凳,解決了因傳統吊模工藝剛度不足引起的混凝土漲模、跑模現象,同時準確保證了看臺上層鋼筋保護層厚度,速度快,節約大量人工,經濟合理。
(2)上下層看臺底部支撐采用承插式盤扣施工工藝,支撐體系強度、剛度、穩定性可靠,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工具化作業,搭拆快捷,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3)可以準確的定位看臺弧線、標高、并順利完成模板及支撐體系安裝,有效保證懸挑看臺準確定位和標高控制,實現看臺結構造型達到預期。
雙層架空階梯狀弧形看臺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弧形看臺定位放線→盤扣模架搭設→弧形臺階底模安裝→弧形看臺鋼筋制作安裝→吊模定型馬凳安裝→定型木模安裝→φ14 拉桿設置→模板系統加固、驗收→看臺混凝土澆筑→模板系統拆除。
3.2.1 定位放線
(1)CAD 圖形放樣。在電腦上采用CAD 軟件繪制300mm×600mm 的網格,找出池座圓心,將弧形階梯池座在網格圖上進行精確的放樣,并測量出每一段弧線到網格節點的距離。最后將每階弧形看臺按1:1 在現場放線定位工作,進行弧形看臺的實體施工。
(2)現場放線。根據繪制出的網格放樣圖,在現場采用相同的方法,采用經緯儀定位出軸線后測設出網格線段,通過每一段弧線到網格節點的距離,放出弧線點位,并墨斗彈線連接成弧。
3.2.2 模架搭設
(1)根據弧形投影線搭設盤扣架,在橫向間距由原來的1.2m 變為0.3m、0.6m 和0.9m,在各個圓弧的切點位置設置立桿,圓弧中心位置用0.3m 間距橫桿,在中間部位變為0.6m 橫桿,在端部位置使用0.9m 間距橫桿,保證圓弧施工的整體質量。圓弧臺階寬度為950mm,采用間距900mm 的橫桿作為支架,高度逐層增加,立桿根據層高調節,在最上端由專用頂托調節高度,保證底模的標高及平整度。
(2)弧形臺階底模安裝。模板采用普通膠和板,主梁采用30mm×70mm 方木進行施工,根據現場圓弧投影線,將弧形看臺底板模板進行裁剪,按照弧度將模板拼裝。底模完成后重新引線復核,保證圓弧高度,線性準確率。
3.2.3 弧形看臺鋼筋制作安裝
(1)弧形看臺鋼筋制作安裝流程如下:主梁鋼筋安裝→布設臺階底部縱橫向鋼筋綁扎→固定吊模特制鋼絲馬凳→臺階頂部縱橫向鋼筋綁扎。
(2)主梁鋼筋綁扎完成后,開始綁扎臺階鋼筋。由于需滿足視覺要求,座椅下送風孔縱橫布置不規則,臺階鋼筋需在相鄰送風孔之間布置,緊貼套管邊的底筋按兩根并排布置,其余底筋按不大于設計間距均布。
(3)吊模特制鋼絲馬凳固定:根據圓弧尺寸及切點按@500mm 布設特制三角形鋼絲馬凳,馬凳通過鐵釘固牢于底模板上(圖2)。

圖2 特制鋼絲馬凳固定
3.2.4 側模板安裝
階梯弧形看臺側模板均為吊模工藝,按1:1 放樣的模板裁模、編號、拼裝,吊模高度采用特制三角形鋼絲馬凳@500mm 控制,并采用φ14@400mm 對拉螺栓加固,并沿看臺方向,每隔1m 設一道斜向拉桿,拉桿與吊模主龍骨相連,在圓弧的切點位置與主立桿拉結,保證看臺的成型質量。
3.2.5 混凝土澆筑、養護
(1)澆筑混凝土前將模板內垃圾、鋼筋上的銹漬清除干凈,檢查鋼筋水泥墊塊及保護層厚度是否到位,澆筑前澆水使模板濕潤。
(2)澆筑看臺混凝土時自下而上澆筑,先振搗密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筑,嚴格控制澆筑速度,每澆筑一層臺階隨時用木抹子將表面抹平后,再進行上層臺階的澆筑,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在看臺整體澆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初凝采用磨光機進行第二次打磨整理,并用抹子壓光,再用塑料掃帚按同一方向把混凝土面層的紋路掃直,混凝土表面成型的紋路要求方向一致,不得出現歪斜和畫圓弧等不規則現象。
(3)混凝土收面結束后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澆水養護不少于14d。
3.2.6 模板拆除
弧形看臺模板拆除時,先拆除側模板,一般在澆筑48h 后進行,拆除模板時注意保護看臺混凝土的棱角,不得采用暴力拆除,確保看臺側面不掉角,不脫皮,表面光潔,拆模后立即將側面用塑料膜覆蓋。底模在混凝土達到100%強度后進行。
(1)主要材料包括木膠合板、木枋、鋼管、盤扣式立桿、盤扣式橫桿、頂絲、十字扣、接扣、轉扣、對拉螺栓、特制鋼絲馬凳。
(2)機具設備包括平刨機、圓盤鋸、壓刨機、電焊機、臺鉆、砂輪機。
(3)勞動力包括測量工、電焊工、吊裝工、架子工、鋼筋工、木工、混凝土工。
(1)鋼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2018)的規定。
(2)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3—2016)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1—2008)中規定的Q235 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定。不得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紋的鋼管。
(3)盤扣節點應由焊接于立桿上的連接盤、水平桿桿端扣接頭和斜桿桿端扣接頭組成。
(4)連接盤、扣接頭、插銷已經可調螺母的調節手柄采用碳素鑄鋼制造時,其材料機械性能不得低于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 11352—2009)中牌號為ZG230-450 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要求。
(1)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樹種應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折裂、枯節的木材。
(2)模板結構應根據受力種類或用途選用相應的木材材質等級。木材材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標準》(GB 50005—2017)的規定。
(3)用于模板體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標準》(GB 50005—2017)的規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級標準替代。
(1)從事模板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定期體檢,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2)安裝和拆除模板時,操作人員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定期檢查,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3)模板工程編制施工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后,嚴格按施工設計與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進行施工。在安裝、拆除作業前,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向現場經理、施工員、安全員、質量員等工程技術人員以書面形式交底,施工員向作業班組進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班組對照交底進行上、下班的自檢、互檢和交接檢。
(4)作業人員嚴禁攀登模板、斜撐桿等,不得在高處的獨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5)模板施工過程中設專人負責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報告有關人員處理。當遇險情時,立即停工和采取應急措施[2]。
(1)制作、加工模板時應在木工專用加工棚內作業,鋸沫下角料應及時清運至項目指定堆放點,由環衛車輛清運處置。
(2)混凝土澆筑采用汽車泵送至工作面,慢移慢放,分層澆筑振搗,不溢不漏。落地灰漿及時清除。
(3)混凝土養護用塑料膜應在養護期完成后,及時集中清除不宜散落飄地、污染環境。
(4)支、拆模板完成,應及時分類碼放整齊模板,方木、鋼管、扣件、頂絲、對拉螺栓等物料做好標記。
(5)澆筑混凝土時段,盡量避開居民休息時間,做到不噪聲擾民,污染環境。
(6)照明燈具、全部采用符合要求的LED 節能燈具,既環保節能,又滿足照明需求。
(7)對進出工地的運輸車輛做到輪胎、車體沖洗干凈,不跑冒滴漏,整潔美觀[3]。
通過“網格放線”加密放樣點,確保了弧線精度控制;支撐架立桿按看臺徑向和弧向搭設,保證了架體受力均勻,且減弱了搭設難度,提高了施工功效,節約工期,運用特制鋼絲馬凳控制吊模高度,很好地保證了看臺質量,降低了后期剔鑿成本。
雙層架空階梯狀弧形看臺支撐體系,解決了圓弧看臺吊模難度大、弧度難掌控、施工難度高的技術問題,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為今后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借鑒意義和應用基礎,為企業取得良好的社會信譽[4]。
該施工技術操作性強,安全可靠,解決了支模存在的安全風險,有效保證了雙層架空階梯弧線造型的施工質量,并節約成本和減少勞動力投入,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對類似工程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為業內同行提供了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