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梅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教學質量評價是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和環節。高職百萬擴招開始后,教學對象、教學策略、教學環境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各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改革和探索。而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已無法適應生源多樣、場所多元的教學現狀[1]。
本文根據課程特點、課程教學組織形式,探索對全日制擴招學生、企業彈性制擴招學生、社會彈性制擴招學生三個群體不同的考核方式,建立社會、企業、學校多方參與的評價體系。
全日制擴招學生在校內全脫產上課。高職院校根據課程的特點,將課程分為了理論課、實踐課、理實一體課三種類型,并分別構建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理論課程一般為公共基礎課。專業理論課。這些課程教師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根據高素質學生培養要求,教師在考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素質養成等,故需加入過程考核項目,以此對學生的課程成績進行綜合評定[2],如表1。教師在考核評價時,過程化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化評價主要是學生考勤、課前預習(包括線上和線下)、課堂表現(包括線上和線下)、課后作業(包括線上和線下)等。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最終考核的成績,可以是試卷考試、大作業等形式。
實踐課程一般在二、三年級開設。此時,學生面臨實習和就業的壓力。所以,課程培養的能力除了實踐課程的知識和技能以外,還包括學生分析問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使用現代化工具、學習態度、團隊合作和職業規范等。實踐課程考核分成三個層面,分別是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和量化評分表考核,如表2。形成性考核用于監測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終結性考核用于考核學生實踐項目中的能力達成度,量化評分表考核用于考核學生的素質目標達成度[3]。這三種考核方式中,過程性考核是間接考核方式,終結性考核和量化評分表考核都屬于直接考核方式。

表2 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
課堂表現主要考核學生學習態度和課堂參與度,主要包括回答問題、成果分享和課堂紀律等。課堂節點檢查主要考核學生任務完成度和完成效果。

表3 計算機技術項目實訓課程設計的能力指標
課程能力達成度指標是根據實踐課程標準進行設計的。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先設計符合課程的、需要達成的能力指標,然后再根據這些能力指標設計培養路徑,最后結合學生的成績數據,客觀地分析學生學習后所具備的能力與設定的課程要求所具備的能力是否匹配,得出課程能力達成度指標。例如,計算機技術項目實訓課程設計的能力指標,如表3。
量化考核評分表主要用于考核學生的素質能力,即學生實踐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工作崗位與責任。評分表包括以下三個信息:評價指標點、量化的達成層級、各指標點達成不同層級的情況描述,如表4。教師依據既定的評分表,根據學生的實踐報告和課堂表現等評價學生在該項指標上的表現,通過滿意程度給出量化分數。

表4 計算機技術項目實訓課程量化考核評分表樣表
理實一體化課程一般采用任務或項目教學。教師在講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前提下,開展實踐活動。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完成項目任務的實踐能力考核。考核評價指標主要從考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參與度、作業測試完成情況、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設定,如表5。此環節成績量化。教師根據內容來設定考核不同權重。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這部分成績可以由平臺最終自動生成。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的,由教師按照課程實際特點給出具體考核點的權重。

表5 理實一體化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表
根據企業擴招學生特點,企業學員一般均有一定技術技能基礎,為在崗職工。他們缺乏系統性的理論學習和深入的實踐學習。教師在設計企業擴招學生的學習課程時,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主要以工學結合方式組織教學。
企業擴招班級是根據企業生產特點,采用“半工半讀”“送教上門”“旺工淡學”等形式組織教學。結合國家《關于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擴招學生在6年內完成學業,面授學時占全部總學時的25%,即1 000學時。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按照國家文件精神,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配套的課程課時分配明細表,明確面授課程的課時,將一個課程的教學課時進行明確,便于教學的開展。
理論課程教學一般將課程分成線上學習和線下面授兩個部分,線上學習占總成績比例40%(通過視頻觀看、作業提交、測試情況,評定成績),線下面授占總成績比例60%(線下到課情況、課堂互動表現、作業完成及考試成績),具體如表6所示。

表6 企業擴招—— 理論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
由于企業擴招學員均是在崗人員,實踐課程授課一般采用學徒制方式,由企業師傅擔任,考核學生在實際工作和學習中的操作能力。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見表7。

表7 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表
表7中的能力達成度和素質表達成度是根據上課的課程的教學標準、專業培養目標等,由教師制定、二級院系審核后執行。
社會彈性擴招學員的特點是人員結構復雜,學習基礎、學習目標不同。教學組織一般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一部分課程采用線上自學+輔導答疑的形式,一部分課程采用線上自學+集中面授的形式。因此,自學+輔導的課程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記錄、參與學習討論、階段測試、作業完成情況及線上考試等因素綜合評價。彈性擴招—線上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見表8。

表8 彈性擴招—線上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
線上自學+集中面授的課程,線上自學占總成績比例40%(通過視頻觀看、作業提交、測試情況評定成績),權重稍比企業擴招大。線下面授占總成績比例60%(線上聽課情況、課堂互動表現、線上作業完成及期末考試成績),具體如表9所示。

表9 彈性擴招—線上+面授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
實踐類課程教師會將實踐教學視頻以任務點的形式,放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在參加面授時,必須完成線上視頻的學習。教師在簡要介紹原理、結構等知識后,直接開展實訓。此類課程的成績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具體見表10。

表10 社會彈性擴招—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
其中,面授校內教師授課考核和線上授課考核內容均參照表11。

表11 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比例構成表
表中的能力達成度和素質達成度根據課程的教學標準、專業畢業目標,面授和線上內容分別由教師制定考核指標和考核權重。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各校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分別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認定和互換辦法。
一是學校可以根據生源身份有針對性地設定學分認定辦法,如退役軍人可免修國防教育、農民可免修勞動教育課程、企業員工可免修崗位實踐課程、企事業單位辦公室人員可免修應用文寫作課程等[4]。
二是學校可以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制定學分認定辦法,如取得英語三級及以上證書的學生可免修英語課程;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一級及以上的學生,可以免修計算機辦公軟件課程;在地市級及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的學生,可免修應用文寫作課程;學生作為企業法人創辦企業或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可免修創新創業課程;學生獲得體現優秀職業素質的相關榮譽(優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可免修職業素養課;學生取得本專業執業資格證書、“1+X”職業技能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可免修證書對應核心課程等;學生參加過中國畫、素描、書法、剪紙、雕刻、編織、刺繡、動漫設計等藝術培訓,培訓合格并取得相關部門認證證書,或參加藝術生藝考培訓并取得合格成績單,在或學生本人創作書畫及其他藝術作品曾獲得過師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可免修美育課程[5-7]。
三是學生在工作中有突出貢獻(如獲得技術技能創新、勞動模范、技能能手等稱號)可申請獎勵學分。
四是學校可以根據學生自考或函授課程成績,認定相應課程學分。
高職院校對考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建立完整的、科學的、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是擴招生源人才培養的需要。我們要將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相結合,不斷探索綜合評價和增值評價,在注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