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媛
(長安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是一種將不間斷的信息流由內容生產者向終端用戶實時傳輸的數字媒體形態[1],作為電影傳播的一種媒介形態,流媒體電影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院線上映窗口期后繼續在流媒體上線的電影;二、專為流媒體發行所創作,上線流媒體的網絡電影。
“吸引力電影”由美國電影學者湯姆·甘寧提出,它直接訴諸觀眾的注意力,激起視覺上的好奇心,通過令人興奮的奇觀提供快感。[2]觀察近年來的流媒體電影,不難發現“吸引力電影”再度顯性回歸,并迅速在影視生態環境中占據有利位置。盡管“吸引力電影”所處的歷史語境不斷變化,但仍可以給我們提供有別于傳統的視角去看待流媒體電影的新興發展。因此,本文從“吸引力”的角度對流媒體電影進行分析,探究流媒體電影奇觀化的視覺特性、轉型發展策略,對流媒體電影與院線電影的融合發展趨勢進行預估分析,充分發掘流媒體電影的潛力與亟待開發的多元空間。
美國電影學者湯姆·甘寧在研究世界早期電影時認為,應當發掘電影敘事研究之外的另一種創作認知觀念,從而提出了“吸引力電影”的概念,即“吸引力電影”是指“直接訴諸觀眾的注意力,通過令人興奮的奇觀——一個獨特的事件,無論虛構還是實錄,本身就很有趣——激起視覺上的好奇心,提供快感。”[3]其中,吸引力元素“具有不斷地吸引/誘惑人們的功效……它是一種主動追逐觀眾的方式,而不只是簡單滿足觀眾喜好的過程”。[4]由此可知,“吸引力”元素的建構直接作用于觀眾接受,“吸引力電影”的根本目的是直接給予觀眾知覺感知的震動與變化。例如,早期電影《火車進站》放映時,當一列火車迎面入畫,觀眾立刻驚呼、起身逃跑,產生緊張、害怕、激動的心情,真實景象通過電影化手段作用于觀眾的知覺反應,強化了電影的新奇性。同時,梅里愛也將魔術戲法應用到電影中,在虛構場景呈現雜耍表演、奇聞逸事,如科幻短片《月球旅行記》展現了主人公乘坐炮彈登月的視覺效果,對當時觀看影片的人來說,這種奇觀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給人以心靈震撼。
“吸引力電影”強調電影的視覺特性,將電影作為向觀眾呈現一系列景觀(奇觀、運動、魔術)的方式,觀眾因電影制造的幻覺力量而入迷。[5]盡管之后格里菲斯開始進行敘事電影的探索研究,但“吸引力電影”并不是與之對立的概念,其在電影實踐中一直存在。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吸引力再度被廣泛應用于好萊塢大片中,比如《黑客帝國》展現了極具震撼力的視覺奇觀。湯姆·甘寧認為,“現在的電影創作確實召喚了起始點的某些元素,同時也引用了一直都存在的一些方法。”[6]近年來,VR 電影、短視頻以及流媒體電影也極大利用“吸引力”元素,在創作觀念、觀影方式以及感官體驗上顛覆傳統,進而產生良好的商業效果。
發端于互聯網時代的流媒體電影是一種新的媒介形式,創作者無意識地延續了“吸引力電影”作用于觀眾知覺感知這種直接吸引力的外顯形式,主要表現在視聽呈現上注重特效奇觀,多為奇幻武俠、動作冒險等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電影類型,并且結合當下影視熱點,充分利用流媒體平臺付費點播、分賬票房的深層經濟邏輯。流媒體電影基于這種模式,天然注重新奇性事物以及視覺性的呈現,從而對電影觀眾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流媒體電影具有直接面向觀眾的特征,尤為注重奇觀的生產與消費。在“吸引力”元素建構之下,追求給予觀眾一種預料不到的嶄新體驗,在不同的電影類型里激起觀眾的觀看欲望。例如,喜劇類電影利用人物動作的反差感制造笑料;奇幻冒險類電影多用數字技術創造陌生化景觀,展現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難的行動,營造未知感;動作武俠類電影展現目不暇接的武打動作,驚險刺激的視覺運動。
事實證明,將“吸引力”元素運用于流媒體電影的發展策略,穩固了流媒體電影早期粗放型的發展道路,開拓了更為廣闊的電影市場空間。但流媒體電影面對技術與內容結合存在的問題,僅僅依靠“吸引力”實踐是提供不了解決方案的,其成長與崛起需要自身不斷提高創作實力,在機遇來臨之前做好充分準備才是流媒體電影發展的破局動能。
隨著影像所處的社會語境的不同,“吸引力電影”的歷史語境也不斷發生變化,湯姆·甘寧認為,20 世紀70 年代以來,電影中的奇觀和吸引力“是被馴化了的吸引力”[7],影片的吸引力被敘事加以整合,必須服從敘事、故事講述的整體安排。因此,“吸引力電影”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也給當下影視生態圈帶來諸多問題。因為電影創作者對“吸引力電影”的認識如果僅停留在其概念的表層理解和早期電影的歷史語境中,會加速“吸引力電影”的異化,使得創作者單純追求吸引力,對電影的良性發展造成損害。[8]在流媒體電影發展態勢中出現這種擔憂并不多余,流媒體電影雖憑借其“吸引力”特質在市場上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但是由于“吸引力”元素未與影片敘事進行良好交融,存在較多口碑不佳的電影,電影收益與觀眾評價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因此,“吸引力”并不是影片質量與觀眾口碑的保證,這一形勢也對創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對“吸引力”原則進行觀念更新與祛魅,恰當使用“吸引力”元素,與影片敘事等內容層面相結合。同時,隨著資本逐利、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類型的重復與同質化、優質內容的缺失等現象出現,流媒體電影的進一步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與阻礙。如何對優勢加以利用,并補足劣勢是流媒體電影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2021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網絡視聽產業規模達6009.1 億元,同比增長32.3%。截至2020 年12 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 億。數據顯示,短視頻、綜合視頻、網絡直播規模分別為8.73 億、7.04 億、6.17 億,網絡視聽各細分領域實現較為均衡的發展。[9]其中,綜合視頻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嗶哩嗶哩等流媒體平臺,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充分證明流媒體平臺作為媒介傳播的重要一環,實現了高效網絡化,以及用戶流媒體使用習慣的養成,這些都為流媒體電影發展與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受眾基礎。
2020 年,流媒體電影迎來了機遇與挑戰,獲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徐崢“囧”系列的新作《囧媽》首次嘗試在流媒體端首映,字節跳動以6.3億元買下《囧媽》的流媒體版權,在抖音、西瓜視頻等字節跳動旗下流媒體視頻端APP 內免費上線,并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流媒體平臺已充分證明自身具有承載頭部作品的能力。同年3 月,《大贏家》也采取上線流媒體平臺的方式進行保底自救,并取得了成功。與此同時,流媒體平臺涌入更多優秀的電影內容。
流媒體電影的轉型之路也獲得顯著成效,遵循電影行業內部的規律,進行電影產業規范化、專業化、結構化的革新。這主要表現在電影作品提質減量,優質電影內容增多,票房收益屢攀高峰。題材類型上,原創IP 比重上升,具有“吸引力”的東方民俗類驚悚題材、動作武俠、爆笑喜劇、東方奇幻等類型多元化發展,滿足了大眾對不同類型精品電影的期許。電影內容上,在影片主題、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敘事策略等方面回歸理性表達,合理融入“吸引力”元素,創作出符合當下社會語境和觀眾接受心理的優秀電影藝術作品。一系列的新政策使得流媒體電影逐步向精細化、頭部化內容轉變,并且產生了一批點擊高、盈利多、回報大的流媒體電影,走出了一條“中眾化”的道路。
縱觀電影史,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不斷發展演變,每一次新技術的出現都會革新電影的媒介特性,技術迭代更新加速了線上流媒體的發展。這不僅提升了電影業的效能,也改變了影視生態的局面,出現新的電影觀念和電影形態。新西蘭學者列昂·葛瑞威奇認為:“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電影特效’生產逐漸復雜化,乃至取代了傳統的膠片攝影。”[10]因而他在湯姆·甘寧等人的“吸引力”概念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數字吸引力”的概念,“歷史和當代視聽材料……由數字吸引力的復雜體構成,在其被創造的文本中運作,同時也以單次流通的形式、通過橫跨多種視聽經濟來實現價值。”[11]
近年來,線上流媒體與院線作為實現電影視聽經濟的傳播渠道分別發揮著巨大的能動性。在我國,盡管院線電影與流媒體網站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整體市場格局仍較為和諧,彼此相互補充,增量市場等優勢顯而易見。我國電影院線制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建立起制片、發行、放映各環節流暢成熟的工業體系,不斷出現刷新票房紀錄的影片。電影完美的視聽呈現、沉浸式觀影體驗、線下社交互動,都依賴于影院效果。高口碑、精制作、大投入的電影也需要在影院放映才能回收成本,達到盈利的良性循環。近年來,市場成熟度高的主旋律院線電影《戰狼2》《紅海行動》以及《狙擊手》《萬里歸途》等,用逼真的數字特效、精美絕倫的視聽呈現講述了中國故事,展現了中國力量,從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收獲超高票房。流媒體平臺如騰訊、愛奇藝和優酷等已經擁有龐大的用戶市場,隨著通信技術高速發展與跨媒介的融合一體化,流媒體時代電影發展出現新潛力與新動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已成為現實與必然。
流媒體電影具有更傾向于觀眾個性化需求,更加節約成本,更短制作周期等優勢。多家流媒體平臺廣泛參與電影項目的投資運作,使更多優質電影人才加入流媒體電影創作中,這也給流媒體電影創制優秀內容提供了更多的養料。傳統電影業也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傳統影視公司頻頻出現在流媒體電影市場中。
流媒體電影和院線電影已經形成相互助力的新局面,融合發展促進了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線上流媒體的存在可以為中小體量影片提供發展平臺,激發更多國產影片的創作與發行。國內電影的發行方式將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模式,如院線與流媒體同步上映、院線窗口期之后上映流媒體、流媒體上線后轉院線上映等。同時,流媒體對線下影院的票房也展現出一定的反哺性,通過上線流媒體實現了口碑的二次發酵,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進行觀影。線上流媒體與線下傳統院線的有機融合,意味著電影的發行渠道變多,流媒體平臺也可以作為電影回收成本、擴容市場的有效途徑。
院線和流媒體正在逐漸成為國內電影發行的兩大支柱平臺,兩者攜手并進,融合發展,給電影市場上不同類型和體量的電影提供最合適的發行渠道和盈利模式。這有利于激發影視從業者的創作熱情,為觀眾提供豐富多元的電影作品,形成電影市場的良性循環。
本文從“吸引力電影”出發,以流媒體電影為考察對象,分析了流媒體電影在“吸引力”元素構建下的新興發展特征,不難發現,電影奇觀在早期粗放型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同時,也為流媒體電影轉型發展提供思路。在流媒體平臺與院線融合的趨勢中,流媒體電影需要更合理地運用“吸引力”與院線電影互補融合,形成合力,創制優秀的電影內容,發展具有持續性和創新性的流媒體電影,為電影從業者提供新的創作方向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