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家學
(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我國交通基礎建設也在快速發展。經濟的繁榮導致道路通行壓力增大,很多早期服役的橋梁,其結構性能、承載能力等指標已無法滿足當前交通運輸的要求。加之自然環境侵蝕、車輛荷載及流量增加,導致結構材料出現疲勞,縮短了橋梁使用壽命。目前,我國很多仍在運行的橋梁出現了結構老化、路用性能降低等一系列問題,已經超出了現行規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1]。如果全部拆除或改建,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有悖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已建橋梁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技術手段,盡量提高和修復服役橋梁的承載能力,使其能繼續滿足運營安全需求,而且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某橋梁項目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其中左幅大橋全長2 329 m,而右幅橋長則為2 319 m,橋面全寬24.50 m,橋面凈寬22.50 m。此橋上部結構為T梁,下部結構為柱或墩、基礎為樁基。荷載等級為一級公路標準,經質量檢驗發現該橋梁存在下列主要問題:
(1)上部結構的主要病害是梁體裂縫,主要包括T形梁斜向裂縫、垂直裂縫、縱向裂縫;鋼筋銹蝕,斷裂露筋、滲透堿化,水侵痕跡,梁體位移變形。
(2)橫隔板結構件的主要病害有豎直向開裂、斜方向開裂;表層構造的各種露筋破損、滲水部位堿化,附屬件模板未拆除。
(3)支座處脫空、老化發展裂縫、移動偏位,以及支座部位出現剪切變形、局部凸起、墊石損壞甚至斷裂。
(4)橋梁下部結構存在的質量問題包括豎直、斜向、橫向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裂縫,鋼筋存在銹蝕、露筋病變,混凝土表面有蜂窩狀麻面,立柱局部斷裂。
(5)橋面系主要質量問題:伸縮縫范圍內產生了縱裂,伸縮縫區域的防排水設備出水口處存在一定堵塞。
按照現行《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的規定,對該橋梁工程進行質量評定,得出如下結論:①左幅上部結構質量等級為3類,下部結構質量等級為2類,橋面結構的質量等級為2類;該橋梁項目左幅整體質量安全等級為3類;②右幅上部結構質量等級為3類,下部結構質量等級為2類,橋面結構的質量等級為2類,該橋梁項目右幅整體質量安全等級為2類;③按照現行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以及運營階段技術狀態評定標準,其技術狀態得分范圍是“60分≤Dr<80分”,等級確定為3類。質量檢測評定顯示,該服役橋梁項目左幅質量狀況不佳,應采用中修方案;右幅的質量情況比較好,需要可采用小修措施。
結合此橋梁項目的健康監測、質量評定等級,分析了造成質量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按現行橋梁養護標準,提出了如下加固建議:
2.1.1 上部承重構件
(1)T梁混凝土施工階段存在的主要缺陷為蜂窩、麻面。對于損壞、孔洞、露筋等病害,應首先將松散的病害混凝土清除、銹蝕損傷的鋼筋除銹,再用環氧水泥砂漿復合材料進行補強。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充分的質量問題,以水泥基滲透結晶性物質為原料,在構件混凝土表面涂覆水泥漿復合材料。
(2)針對滲透堿化的病害:先清除堿基區域的松散混凝土,然后對受損的混凝土進行修補,并及時修補防水混凝土。
(3)針對梁體的結構性豎向裂縫:應先進行封閉處理,并采取適宜的加固措施;對非結構的垂直裂縫,也必須采取封閉措施[2]。
(4)針對橫梁結構的縱裂:裂紋寬度在0.15 mm以上的,宜采用壓漿修復;對于裂紋寬度<0.15 mm的裂紋,宜采取表面封堵方法。
(5)針對T梁的縱向偏移質量問題,要加強觀察,并采取相應的治理方案。
2.1.2 上部一般構件
(1)針對橫隔板結構件、濕接縫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如蜂窩、麻面、露筋等,應首先將松散的病害混凝土清除、銹蝕損傷的鋼筋除銹,再用環氧水泥砂漿復合材料進行補強。
(2)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質量問題:利用以水泥為基礎的滲透性晶體材料制成漿液,在構件的混凝土表面進行涂敷治理。
(3)針對未拆除的模板,應及時進行模板拆除。
(4)針對滲透堿化病害:先清除堿基區域的松散混凝土,然后對受損的混凝土進行修補,并及時修補其防水混凝土。
(5)橫隔板結件間存在裂縫的質量問題:可先采用封堵、灌縫方案,如裂縫繼續發展,可利用粘貼鋼板、增加系梁、增設外部預應力筋等方案,進行維修。
2.1.3 支座
脫空病害支座,可采用填補措施;支座墊石損壞,可采用環氧復合砂漿修補;老化及剪切開裂、局部凸起的支座,可采用頂升更換方案;偏位問題的支座,可采用頂升復位辦法恢復[3]。
2.1.4 橋墩
橋墩混凝土缺陷,如蜂窩、麻面、孔洞、露筋等病害,應先將松散的病害混凝土清除、銹蝕損傷的鋼筋除銹,再用環氧水泥砂漿復合材料進行補強;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充分的情況下,以水泥基滲透結晶性物質為原料,在構件混凝土表面進行涂覆治理。
針對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可采用壓漿進行閉合的方法修復,壓漿工序完工后,應將混凝土表面涂刷灰漿,以降低修補區域混凝土外觀的色差,以確保墩身混凝土的外觀質量達標。
2.1.5 伸縮縫
伸縮縫范圍內的縱向裂縫質量問題,可以采用灌縫劑封閉方案,需及時清理排水管堵塞段,并注意確保排水設備、排水系統的通暢。
伸縮縫、排水孔等附屬結構,應定時清掃,并加強日常巡查、養護,一旦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處理。
碳纖維材料粘貼加固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加固技術。不同于鋼材料,它具有完全的彈性,沒有塑性區和屈服點,且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耐蝕性均有很強優勢。通過試驗數據分析,其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CFRP應力應變曲線
由于碳纖維材料的加入,使其與受力部件共同作用,限制了裂縫病害的發展,提高了結構剛度,使梁的受力達到了最優工況[4]。同時碳纖維復合材料不但可以增強結構的抗剪承載能力,而且還可以顯著降低結構變形。該復合材料利用粘結劑將纖維復合板與原橋黏合,而結合成復合結構,使二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橋梁的整體強度和承載力。碳纖維材料加固施工技術,主要用于承重構件,如主梁結構,當然非承重構件也可以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方案補強。
纖維復合材料強度高、韌性好,不需要像鋼板加固方案一樣長期維護。此加固工藝較為簡單,而且當其密度值為200~300 g/mm2時,厚度范圍僅為0.110~0.166 mm,此方案實施后,幾乎不會改變橋下凈空。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橋梁,不僅不會引起結構內部的應力變化,而且能保證在設計荷載范圍內與原有結構共同承受各類荷載。碳纖維復合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造價高,使其加固成本費用相應增加,且這項技術對工人的技術能力要求更高,方案實施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操作,進一步造成維修成本增大[5]。
在檢測施工材料的質量時,應當嚴格按照各項指標,對原材料質量及規格進行全面檢測。加強進場原材料檢查,對進場原材料嚴謹核對出廠證明,嚴格執行現行原材料試驗規程、技術規范的指標,對每批次材質合規性進行核查,按頻率進行抽樣檢查,嚴禁不合格產品進場,確保項目質量達標。
完善質量監督體系,落實責任人,強化施工質量監督人員的責任意識。質檢人員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加強施工過程管控,針對施工中出現的不合格行為,應及時制止,并要求整改;針對施工中的關鍵控制點,應加強旁站、巡視力度,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滿足規范及設計標準要求。
Midas軟件是一款結構設計的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Civil主要用于建筑結構,尤其是箱型橋梁、懸索橋、斜拉橋等特殊橋梁結構形式的受力模擬分析。
Midas Civil在Windows環境下,經過國內外專家的不懈努力,采用C++技術而實現運行。Midas Civil的開發,為結構受力分析提供了許多方便,能夠從多個角度對結構模型進行校驗,從而使受力計算更加精確、高效[6]。尤其是在橋梁結構分析方面,Midas Civil在建模、分析和后處理過程中,結合了國內的規范和經驗,在方便設計、施工等諸多領域的基礎上,被廣泛應用[7]。
運用Midas Civil軟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對橋梁在荷載作用下的損傷特性,進行了計算分析,有限元模型見圖2所示。

圖2 全橋整體模型
分析T梁梁底粘貼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方案效果時,利用平面應力單元對T梁底部粘貼的碳纖維材料進行了仿真[8-9]。通過輸入材料性能函數,并設定界面間的邊界條件,以模擬碳纖維復合材料與主梁的粘接及協同受力,從而實現變形、位移的協調,避免了黏結和滑動破壞[10]。
研究項目以跨中、最中部的T梁為研究對象:①分析梁體撓度變化時,選擇中梁和邊跨中段的變形情況;②分析T梁應力變化時,選用中梁最中部T梁,進行對比分析。
3.3.1 撓度
見圖3,描述了該橋加固前后的撓度對比數據:

圖3 橋梁加固前后撓度對比
3.3.2 應力
圖4描述了該橋加固前后的應力對比數據。

圖4 橋梁加固前后應力對比(單位:N/mm2)
綜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當各構件承受同樣彎矩時,無論在中梁還是在邊梁上,加固T梁撓度均比原構件小,這一研究結果顯示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補強方案對T梁剛度有明顯改善。
(2)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加固后,其底板應力顯著提高,中跨和邊跨應力值可降低30%~50%,從而顯著提高了橋梁承載力。
分析結論表明,碳纖維加固方案既能提高結構的剛度、承載力,并能有效抑制裂縫病害進一步發展,采用CFRP技術對橋梁結構件進行加固的效果顯著。
綜上,對某T梁橋進行了質量檢測和仿真計算,可以得出:定期質量檢測作為監測橋梁健康狀況的主要措施之一,做出的質量檢測及評定對加固措施選用具有重要意義;針對主梁裂縫病害,應先采用裂縫封閉技術使主梁裂縫封閉后,可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補強方案以有效改善結構承載力;盡管加固后的橋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好的承載能力,但在自然環境、運營條件下,其結構很容易出現各種損傷,從而使其性能惡化,因此要高度重視對后期養護工作的強化,同時要跟蹤檢查,確保橋梁處于穩定的安全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