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茵

《通俗小說》
3年前,隨著《樂隊的夏天2》的熱播,五條人樂隊走進大眾視野。這支來自海豐的樂隊,由一臉深沉的阿茂和不按常理出牌的仁科組成,其中仁科尤為令人印象深刻。每次出現,他都頂著一頭標志性發型,穿人字拖,襯衣塞進牛仔褲,鑰匙掛在腰間,自我介紹“我是個藝術家”。
走紅后的仁科,在公眾面前始終是一個叛逆者+思考者的形象,言語中常常帶著幾分戲謔、幾分哲理,聽他的歌亦如此。這部分來自于他的經歷,另一部分則來自于他的大量閱讀。他曾談起自己看書很雜,從小說到哲學,從福樓拜到余華,從卡爾維諾到加繆,什么都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寫小說。2022年底,他整理了自2008年以來的文字,集結成《通俗小說》出版。自此,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小說家。
書中共收錄55個短篇小說,仁科說自己是“在虛幻中追求真實”。 他1986年生于海豐縣捷勝鎮,后來到縣城讀初中,畢業后學過畫畫、進過工廠,因為太無聊去了廣州。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住在廣州城中村,賣書為生,花大量時間在音樂、圖書、電影上。人生轉折發生在2008年,他與茂濤(阿茂)組建了五條人樂隊,發行首張專輯《縣城記》,由此走上音樂之路。但他依然放不下文學,利用閑暇時間寫作。
《通俗小說》被稱為“城中村的魔幻現實主義”。大部分故事發生在廣州、深圳和海豐,或是昏暗的小巷,或是熱鬧的集市、廉價的出租屋,又或是路邊的理發店和燒烤攤。主人公是生于此長于此的老板娘、打工仔,甚至還有小偷、騙子等,情節就是每個人的現狀和夢想:在發廊打工的女孩拍上了電影;汽車司機撞上了奔馳車主;流浪歌手愛上了阿珍……最早一篇是寫于2008年的《瘋馬村永恒的一天》:在一個名為瘋馬村的地方,長滿了果樹,路過的騎士偷吃果子,胯下的馬兒發了瘋,騎士葬身在果園。當地村民砍了果樹,建了馬場。后來,瘋馬村又發生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其中充斥著光怪陸離的想象和魔幻怪誕的情節,能明顯看到馬爾克斯的影子。仁科之前曾說自己“和馬爾克斯是同門師兄”。
仁科的小說和歌詞,格調一致,都有一種潮濕的味道。讀《通俗小說》,仿佛按下了老式收音機的按鈕,伴隨著炎熱的天氣和咸濕的海風,仁科穿著不成套的拖鞋啪嗒啪嗒走來,走進那條喧鬧的小巷,走進小巷里的生活。而那里的人,過著滾燙的人生,有著“蟑螂一般的生命力,蝴蝶一樣的詩意”。
寫作的初衷,用仁科的話說,“朦朦朧朧總覺得有一種不確定的東西,我自己也想厘清”。《通俗小說》正是厘清的過程,里面充滿了他對人生的思考。當然也有遺憾,如故事性略顯單薄。但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他本人,不盡然是無奈與悲傷,也是率真的、有趣的、灑脫的、留有余地的。它半是虛幻半是真實,如同那首歌《一半真情流露,一半靠表演》——畢竟作者可是一個樂隊主唱,舞臺上的海豐靚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