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戰(zhàn)旗紅》創(chuàng)作組
榮譽戰(zhàn)旗名稱: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
授旗時間:1942年11月
授旗時戰(zhàn)斗序列:新四軍第3師8旅22團3營
授旗領導機關:新四軍第3師
授旗前后主要戰(zhàn)斗序列沿革:1930年2月,由鄂豫皖紅1軍第1師的一個連隊和光山八里區(qū)、東區(qū)游擊隊合編組成的光山戰(zhàn)斗營;1930年9月,擴編為商(城)光(山)邊獨立團;1932年4月,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獨立第4師10團;同年9月,隨師改編為紅9軍第27師79團;11月編入重建的紅25軍為第74師220團;1933年10月,縮編為紅28軍第84師3營;1934年4月,又擴編為紅25軍第75師223團;1935年9月,隨紅25軍到達陜北后,先后被編為紅15軍團第75師223團、第73師219團;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7團3營;1940年2月,改稱八路軍第2縱隊第344旅687團3營;6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4旅687團;8月20日,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2支隊687團;1941年2月,改編為重建的新四軍第3師8旅22團3營;1945年11月,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師8旅22團3營;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8旅22團3營;同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4師10團3營;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zhàn)軍第2縱隊4師10團3營;同年11月,改稱東北野戰(zhàn)軍第39軍115師343團3營;1949年3月,為第四野戰(zhàn)軍的第39軍步兵115師343團3營;1985年8月,為沈陽軍區(qū)第39集團軍機械化步兵115師343團3營;2013年6月,為沈陽軍區(qū)第39集團軍機械化步兵115旅3營8連;2017年4月,為北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78集團軍合成某旅合成某營一部。
戰(zhàn)旗精神:刻苦訓練、一切為戰(zhàn)
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新四軍第3師8旅22團3營,只求勝,不言敗,在對日本侵略軍的作戰(zhàn)中因屢建奇功,獲得了“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的榮譽稱號。這不僅是上級對這支英雄營隊的肯定鼓勵,還是他們戰(zhàn)斗能力的真實寫照。
戰(zhàn)斗,是殘酷血腥的搏殺,是敵對雙方的斗智斗勇,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要保持屢戰(zhàn)不敗,必有過人之處。3營的過人之處,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底色鮮紅,赤膽忠心,戰(zhàn)斗堡壘堅強,戰(zhàn)斗作風過硬。同時,總受到優(yōu)秀指揮員指揮,學精打贏本領,也是重要原因。
3營出自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戰(zhàn)場上一直都是拳頭營、標桿營。在20余年征戰(zhàn)、90余年建營史中,故事很多,下面僅舉六戰(zhàn)為例。
3營的雛形,可以追溯到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開始,貧苦農民居多的紅3營作戰(zhàn)十分勇敢,但軍事能力并未顯山露水。
1932年冬,在經歷國民黨軍一次次“圍剿”后,紅3營編為紅25軍74師220團,從此長期跟隨徐海東,打仗水平直線提升。
徐海東是誰?開國大將,絕對的猛人。當時任紅25軍副軍長兼74師師長,后來當過紅軍15軍團長,軍事素養(yǎng)高,能戰(zhàn)善戰(zhàn),被對手稱為“徐老虎”。
1933年3月5日,紅220團在徐海東指揮下,向河南省光山縣郭家河挺進,奔襲立足未穩(wěn)的國民黨軍第35師103旅205團、104旅207團。
當晚,紅220團在團長李平章和政委杜本潤率領下,到達郭家河東南戴家崗一帶。李平章對各營長布置說:“這路敵人裝備較差,戰(zhàn)斗力弱,又是新接防地,人地生疏,徐副軍長決定集中兵力將其殲滅,并把主攻任務交給我們,軍特務營配合,咱就按首長的部署辦。”
3月6日拂曉,紅220團和特務營迂回到東北方向,在敵人側后發(fā)起猛烈攻擊。紅222團從郭家河以南和西南進行夾擊;地方武裝和游擊隊在周圍山頭上鳴槍助威。
戰(zhàn)斗打響后,敵軍果如徐海東所料,立即慌了神,一部被殲,一部倉皇出逃,竄至二道河東南角,又被李平章率部追擊,包圍于一塊洼地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zhàn),全部被殲。敵207團團長馬北圖以下100多人被擊斃,敵205團團長馬鳴池以下2000余人被俘虜。紅25軍創(chuàng)造了敵我雙方傷亡100:1的戰(zhàn)績,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戰(zhàn)后,軍長吳煥先在省委書記沈澤民面前稱贊徐海東會打仗,是一員真正的虎將。
1934年春,紅220團改為第75師223團,先后參加了七里坪戰(zhàn)役、長嶺岡戰(zhàn)斗、斛山寨反擊戰(zhàn)、獨樹鎮(zhèn)戰(zhàn)斗、三要司戰(zhàn)斗、庚家河戰(zhàn)斗、袁家溝口伏擊戰(zhàn)等,在徐海東指揮下,攻守兼?zhèn)洌瑢医☉?zhàn)功。
1934年11月25日傍晚,寒流滾滾,大地凝凍。紅軍受“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李德、博古的拖累,越戰(zhàn)越被動,被迫長征。
紅25軍長征途中由桐柏山轉而北上,進入河南省方城縣東南的秦房村。
面對嚴寒和困境,團長方炳云說:“我們面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敵情,現在又突遇寒流,大家還衣著單薄,真是難上加難!但我們是鐵打的紅25軍,一定會克敵制勝,闖過難關!”
政治處主任陳先瑞說:“黨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不但要模范帶頭,還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突出重圍,化險為夷。”
當夜,223團在駐地鋪稻草、麥秸,熬姜湯;派干部戰(zhàn)士到老鄉(xiāng)家里借衣物、布鞋。同時,調整下一步行軍隊形,安撫傷病員。
11月26日一早,223團隨75師向東北方向出發(fā)。這時,天空陰沉,雨雪交加,南陽盆地一片迷茫,紅軍隊伍在風雪中不停前行,在泥濘里艱難跋涉。指戰(zhàn)員衣服單薄,又被雨雪濕透,許多同志的鞋襪都被爛泥粘掉,又赤腳換上草鞋行軍。
此時,敵115旅劉世榮部由唐河北返方城縣之獨樹鎮(zhèn)、七里崗、硯山鋪一帶,迎頭進行堵擊;駐葉縣之騎兵團史振山部,南下保安寨等地配合堵擊;騎兵第5師李福和部在后面緊緊尾追。
下午1時許,紅25軍前梯隊224團進至獨樹鎮(zhèn)附近,準備由七里崗通過公路。但國民黨軍第40軍115旅和騎兵團還是在兩小時前到達,搶先占領段莊、馬莊、七里崗等一線陣地,突然向紅軍行軍隊形猛烈攻擊,紅軍倉促轉入防御。
“同志們,尋找有利地形,堅決頂住敵人,決不能后退!”危急關頭,只見徐海東趕上先頭部隊,穩(wěn)住瀕于潰散的混亂局面,贏得了決定性的幾分鐘時間。接著,他又指揮225團,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頑強抗擊敵人的沖擊。
戰(zhàn)士們趴在泥濘地上,憑借平原地帶唯一能夠作為依托的墓堆、田埂、壕溝,終于抵抗住了兩翼敵人的進攻。
戰(zhàn)斗正在激烈進行時,后梯隊223團跑步趕到,立即投入戰(zhàn)斗,打退了敵人騎兵的沖擊,徐海東趁機指揮部隊向敵人發(fā)起反擊。
他從交通隊員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怒氣沖沖地舉在面前,大聲喊道:“同志們,現在是生死存亡的關頭,都跟我來,沖啊!”
方炳云命令各營:“利用周圍的溝溝坎坎,堅決阻擊右翼的敵人騎兵。”
陳先瑞高聲吶喊:“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們,頂住敵人就是勝利,人在陣地在!”經過一場惡戰(zhàn),終將敵人打退。
接著,紅223團又向七里崗之敵發(fā)起沖擊,試圖打開一道缺口以便穿過公路。由于敵人的瘋狂阻擊,一連三次沖擊都沒有成功。
于是,徐海東命令部隊轉而固守與敵對峙的幾座村莊,并在以后突擊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
天黑以后,徐海東率部轉移到楊樓一帶,稍事休整。因為敵情嚴重,敵圍追部隊主力隨后也緊迫而來,于是決定連夜突出重圍。
天黑夜暗,風雨不止。連續(xù)幾天的急行軍,加之獨樹鎮(zhèn)一場惡戰(zhàn),指戰(zhàn)員大都疲憊不堪,幾乎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
陳先瑞對紅223團傳達了軍黨委的重要指示,號召全體指戰(zhàn)員在危急關頭,不畏強敵,英勇戰(zhàn)斗,發(fā)揚吃苦耐勞精神,最后再鼓一把勁,沖出敵人的包圍。
當晚,25軍以極其神速的緊急行動,由地下黨的同志幫助帶路,從敵人封鎖防線的間隙中穿插而過。
他們繞道葉縣保安寨以北的沈莊附近,穿過許(昌)南(陽)公路,于11月27日拂曉直抵伏牛山東麓。
大戰(zhàn)過程中,223團指戰(zhàn)員從徐海東那里學到了利用戰(zhàn)機、靈活機動的作戰(zhàn)方法,以后仗越打越精細。人們說,223團身上長了“徐老虎”的虎氣。
抗日戰(zhàn)爭之初,223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78團3營。這時的3營雖縮了水,卻更加精干,核心骨干都是老紅軍戰(zhàn)士,打起仗來經驗豐富。
第一仗就是參加平型關戰(zhàn)役。678團的任務是占領蔡家峪、西村和東河南鎮(zhèn)以南高地,斷敵退路,并阻擊由靈丘、渾源方向的來援之敵。
1937年9月25日清晨,678團在蔡家峪切斷日軍的“蛇尾”,打響了平型關戰(zhàn)役第一槍。
第一個下令開火的就是3營9連副連長郭春林。當時,687團3營的位置在小寨村溝口附近,見日軍進入射界,郭春林直起身竭盡全力大喊:“1排向右,2排、3排跟我來!”
于是,9連在郭春林帶領下,飛快從山坡跑到夾溝邊上,猛地投出幾十顆手榴彈,頓時硝煙四起,日軍死傷一片。
戰(zhàn)斗中,副團長田守堯胸部被日軍一顆機槍子彈打中,3營副營長汪家道和營特派員戚先初見狀,迅速組織人員進行反擊。郭春林聞令大喊:“2排長,你帶幾個人把這挺機槍給干掉!3排火力抓緊掩護!”
為了縮小目標,2排戰(zhàn)士直接從山上拽著松樹枝,跑、沖、滑,一直滾到山下,貼近日軍,然后用手榴彈直接把日軍這挺機槍炸掉,驚得日軍目瞪口呆,半天沒有緩過神來。
趁此機會,2排又對日軍近距離射擊,將頑固不化的日軍一個個擊斃。
日軍倉皇逃往山下,9連順勢向溝里沖鋒,并在溝底與日軍肉搏血拼。
格斗中,郭春林左臂負傷。一個敵人看他受傷不能拼刺刀,就沖了過來。郭春林剛要用駁殼槍向敵人射擊,2排排長突然從側面猛撲過來,高喊一聲:“殺!”一刀將敵人刺倒。
4個日軍嗷嗷亂叫著又撲了上來,4把閃動著的刺刀頂住了2排排長的胸前背后。
2排排長面不改色,轉著圈抵擋著日軍,撥開了前面的兩把刺刀,卻被后面的刺刀刺進了腰部。他用盡全部力氣,側身猛地還了日軍一刺刀。敵人被斃,2排排長也英勇犧牲。
8連2排排長程榮耀帶領戰(zhàn)士沖上公路與日軍步兵班展開白刃格斗,但日軍機槍班卻逃離公路,利用在山坡邊修公路時挖土殘留的洼坑架起機槍,瘋狂掃射,打倒了我2排好幾名戰(zhàn)士。
程榮耀怒不可遏,單腿跪地,用駁殼槍向敵機槍手射去,一串子彈打出了,沒有打中敵人,再扣扳機時,槍里已沒有子彈了。
危急時刻,只見大個子4班班長李虎平端著捷克式機槍,居高臨下與日軍對射,幾梭子彈,打死了日軍機槍手,他自己也中彈犧牲。
程榮耀帶幾名戰(zhàn)士趁機猛撲過去,用刺刀戳,用槍托砸,把洼坑里的冥頑日軍全部擊斃。
程榮耀后來升任團組織股長,在佃湖阻擊戰(zhàn)中代理3營營長,指揮有方,為戰(zhàn)斗的勝利立下了重要功勞。
平型關戰(zhàn)役尾聲,在雨中行軍滯后的3營12連趕到了。他們沖過河灘,從左面夾攻敵人。機槍班班長霍薄凌端起機槍就向敵群掃過去,敵人一下子就倒下去一大片。
平型關伏擊戰(zhàn),八路軍115師以劣勢裝備一舉全殲擊斃日軍精銳第5師團一部1000余人,是八路軍挺進抗日戰(zhàn)爭前線后的第一仗,也是中國軍民殲擊日軍規(guī)模較大的一次大仗,被毛澤東譽為我軍的第一個勝利。
3營在斬斷日軍“蛇尾”戰(zhàn)斗中,不畏強敵,打響首槍,白刃格斗,勇立戰(zhàn)功。人們盛贊3營“不簡單”!
轉眼到了1941年1月,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蘇皖抗戰(zhàn)形勢受到重挫。
為力挽狂瀾、扭轉不利局面,在黨中央、毛主席統(tǒng)一部署下,3營隨黃克誠南下,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8旅22團3營,展開了恢復根據地、打擊日偽頑的反“掃蕩”、反“清鄉(xiāng)”斗爭。
黃克誠又是誰?亦是開國大將。時任新四軍第3師師長,文武雙全,是我軍著名的儒將。
9月20日凌晨2時,在黃克誠統(tǒng)一指揮下,8旅22團全體指戰(zhàn)員披著星光,迎著秋風,從集結地域顧大樓出發(fā),悄然無聲撲向鄭潭口。
黃克誠告誡團長張?zhí)煸疲@仗不打則已,打就打疼敵人,必須打下鄭潭口。
鄭潭口是坐落在江蘇省漣水縣東北30公里處的一個村莊,既是我蘇北淮海、鹽阜兩大根據地聯系的紐帶,也是日軍新安鎮(zhèn)據點與漣水城據點之間的水陸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當晚7時整,按黃克誠指定的作戰(zhàn)計劃,張?zhí)煸谱テ痣娫挋C一聲令下:“攻擊開始!”
“轟、轟、轟!”一陣陣猛烈的炮擊聲炸響,鄭潭口據點里升起團團黑煙。3營從東南方向實施主要突破,2營在東北方向配合突破。
炮火延伸后,3營營長鄭本炎手中舉著駁殼槍,高喊一聲:“跟我來!”親自率領9連、帶著向導沖了上去。
他們用4輛農用車改造的“土坦克”開路,迅速排除了鹿砦,然后越過外壕、土圩,砍斷鐵絲網,勇猛地沖到東南角的圍墻下,把梯子一架,迅速攀梯而上。
炮樓上和夾壁墻里的敵人也不是吃素的,向我9連集火射擊。我方地形不利,兵力又無法展開,傷亡較大,如果拿不下來,會影響整個戰(zhàn)斗。
團長張?zhí)煸屏⒓磁c營長鄭本炎通話:“你們怎么樣?能攻上去嗎?”
“能攻上去!有傷亡,但不太大,我們完全能夠完成突破任務!”鄭本炎在話筒里堅定地回答。
張?zhí)煸瓢阎笓]所交給參謀長尹捷峰,自己帶著幾名隨行人員,直接運動到了9連陣地。
看著東南角上下兩層炮樓的火力異常兇猛,張?zhí)煸坪?連商量,在勇猛的基礎上智取,決定先拿下炮樓。
接著,全連機槍同時封鎖敵火力點,1排副排長李小虎帶領12名精干的戰(zhàn)士,飛速地運動到炮樓周圍,把一捆集束手榴彈塞進了炮樓的射孔。隨著一聲巨響,炮樓頂蓋被炸飛。然而,炮樓底層火力點的敵人仍在繼續(xù)頑抗。
9連連長許鳳章帶領2排,迂回到炮樓底層的東側,把3顆手榴彈塞了進去,里面的偽軍頓時被炸得血肉橫飛。
2排隨即用機槍掃射,沖進底層。9連乘勝擴大戰(zhàn)果,又攻下了炮樓兩側地堡。至此,打開了東南角的缺口,然后在2營配合下消滅了中心炮樓之敵。
當晚9時多,師參謀長彭雄與團長張?zhí)煸啤⒄瘡埑孛髟谥笓]所里反復研究下一步的打法。決定令二梯隊2營8連和3營10連投入戰(zhàn)斗,采取兩頭對打、逐段打擊的戰(zhàn)法,殲滅南、北、西三面之夾壁墻內和東西紅瓦房內頑抗之敵,完成對中心炮樓的合圍。
深夜,10連連長范得勝率3個排的戰(zhàn)士,殺入南面夾壁墻內,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格斗,攻下一段,鞏固一段,雙方拼殺了半個多小時。
后來,敵人用火力瘋狂封鎖,10連前進受阻。鄭本炎立即命令機槍壓住敵人的火力,10連戰(zhàn)士隨即沖向敵人。
經過逐段爭奪,至午夜零時整,10連全部攻占了南面夾壁墻。稍后,我10連從墻內和地道同時向西南角炮樓之敵發(fā)起攻擊,很快占領了西南角炮樓。
突然,南夾壁墻外的一個大暗堡向我南面的攻擊部隊猛烈射擊。
3營11連、12連立即投入戰(zhàn)斗,不是硬攻,而是各以一個排分別從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掏地洞,然后利用地洞向暗堡敵人發(fā)動攻擊,將暗堡之敵消滅大半,余敵竄入中心炮樓。
接著,11連連長周東奉命帶領全連戰(zhàn)士殺進西夾壁墻,經過近4小時惡戰(zhàn),徹底肅清了西夾壁墻內之敵。
9月21日天剛破曉,22團奉命發(fā)起總攻。張?zhí)煸谱?zhèn)位于中心炮樓東側的小瓦房,指揮9連全部機槍火力,把敵中心炮樓上所有射擊孔封住。
鄭本炎大吼一聲:“沖啊!”埋伏在東側的9連戰(zhàn)士從地上躍起,帶著云梯,猛撲到中心炮樓前,架上云梯就往上沖。
3營10連、11連和2營6連的戰(zhàn)士,也分別從南、西、北3個方向撲上前去。
由于敵人工事堅固,加上拼死抵抗,火力又猛,3營幾次沖鋒都沒有成功。激戰(zhàn)到中午12時,副團長童世民以下犧牲、負傷30多人。
張?zhí)煸茮Q定從2營6連和3營9連抽出精干人員,組成奮勇隊,從正面進攻;以少數兵力從炮樓東北角底下挖洞,突入炮樓下層,配合正面攻擊。
下午1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張?zhí)煸瓢l(fā)出總攻命令,火力隊一齊開火,把敵人所有的槍眼封鎖住。9連、11連奮勇隊戰(zhàn)士架好云梯連續(xù)3次沖擊,終于爬上炮樓頂。
戰(zhàn)士們從上往下扔手榴彈,把炮樓里面的敵人打亂了。與此同時,6連、9連奮勇隊從地下挖通下層炮樓,突進到里邊,把敵人全部殲滅。
這時,鄭本炎組織最后一次政治攻勢,實行陣前喊話,瓦解敵人。喊話之后,敵人仍頑固不化,繼續(xù)打槍、甩手榴彈。我軍為了避免傷亡,采用火攻煙熏的辦法,迫使敵人投降。
下午3時,整個戰(zhàn)斗勝利結束,22團共打死打傷偽軍300余名,生俘310余名。繳獲輕重機槍4挺、長短槍430多支、彈藥一部。
戰(zhàn)后,延安《解放日報》對此次戰(zhàn)斗作了詳盡的報道和很高的評價,更給我軍指戰(zhàn)員以很大的鼓勵和鞭策。
第3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對這次的戰(zhàn)斗結果很滿意,表揚了3營,表示要在根據地搞個體育慶祝活動,大造抗戰(zhàn)聲勢。
喜訊傳來,3營群情沸騰。認真組織了參賽隊,進行分隊戰(zhàn)術、射擊、投彈、百米、障礙、籃球等項目的比賽準備,一派龍騰虎躍景象。
11月7日上午,蘇北阜寧縣孫何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新四軍3師利用戰(zhàn)斗間隙,在駐地舉行慶祝大會和反“掃蕩”動員大會。
黃克誠動員說:“當前,我軍與日偽頑戰(zhàn)斗非常頻繁。在反‘掃蕩、反‘蠶食的今天,迎來了蘇聯十月革命勝利25周年,應該隆重慶祝,鼓舞士氣。我們要搞全師閱兵式,還要組織綜合運動會,提高素質,增強體質。”
新四軍首長非常重視3師的活動,代軍長陳毅專程前來參加3師的慶祝大會和檢閱部隊,還帶著軍文工團進行慰問。
日軍第17師團獲取了這個情報,準備派遣達子萬聯隊和偽軍第36師各一部,向新四軍第3師師部駐地進犯,企圖趁機擊殺視察部隊的陳毅等新四軍高級將領。
11月8日上午,正在觀看比賽的黃克誠聞悉了敵情,他鎮(zhèn)定地對身后的師參謀長彭雄說:“命令8旅派部隊去迎敵,比賽照常進行。”
接到命令后,3營除個別比賽人員,大隊人馬迅速集結,與2營在孫何莊北面的佃湖構筑工事,嚴陣以待,阻擊敵人。
佃湖位于漣水東北40公里,東臨黃河故道與河堤相接。南、西、北三面筑有兩米多高的圍墻。鎮(zhèn)子東西短,南北長,有800余戶居民,是我蘇北根據地邊緣重鎮(zhèn)。
11月9日拂曉,達子萬聯隊和偽軍第36師各一部共800余人,兵分兩路,從響水口、小尖子、百祿溝等據點向新四軍第3師師部駐地進犯。
3營營長鄭本炎為查明敵情,在進行戰(zhàn)前偵察時英勇負傷,后被11連營救,并擊斃擊傷10余名尾追的日軍,其余的見勢不妙退了回去。
上午8時,敵人在輕重機槍掩護下,又向我陣地撲來。這時,在陣地上的3營教導員韓明增組織部隊反擊,殲敵30多人,打退了敵人2次進攻。
戰(zhàn)斗間隙,團長張?zhí)煸瓢呀M織股長程榮耀叫來說:“鄭本炎營長負傷了,張云山副營長還在比賽大會會場,一時難以趕到。團里決定讓你去3營代理營長,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天黑。”
程榮耀堅定地說:“請團長放心,堅決頂住鬼子。”轉身帶著通信員劉德才迅速趕到3營,正好碰上西門陣地請求增援,就立即從9連調出一個排,由副連長金福謀帶隊增援。
他們剛到西門,還沒來得及展開,敵人就撲了上來。機槍手當場犧牲,副射手抓過機槍繼續(xù)打,副連長金福謀大喊一聲:“拼了!”同志們端起刀槍沖入敵群,一陣肉搏,硬是把敵人趕了回去。
當時的情況危急得很,若是晚到一分鐘,后果不堪設想。助攻的漣東獨立團2營打得一樣英勇頑強。
敵人不甘心失敗,一次又一次地向我陣地撲來,但均未得逞,在我陣地前遺下一片尸體。
午后3時多,敵人惱羞成怒,集中了全部兵力,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向我陣地全面進攻。剎那間,槍聲四起,彈片呼嘯,硝煙彌漫,戰(zhàn)斗達到白熱化。我指戰(zhàn)員以一當十,越戰(zhàn)越勇。
西南方向,敵人利用墳地掩護推進,我9連連長帶一個班與漣東獨立團7連密切配合,堅決阻敵,充分發(fā)揮手榴彈的威力,炸得敵人蒙頭轉向,人仰馬翻。漣東獨立團2營孟教導員一人就投出一柳筐手榴彈。
程榮耀負責全面指揮后,教導員韓明增就去9連指揮,不料途中腰負重傷,離開了陣地。程榮耀就獨當一面地軍政一肩挑。
黃昏時分,敵人喪心病狂用毒氣攻擊,3營官兵緊急用水盆水桶打水,沾濕干糧袋,甚至棉衣袖,捂住鼻孔呼吸防毒,堅持奮戰(zhàn)在第一線。
激烈的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當晚7時,張?zhí)煸茍F長率領駐河東大套的團部和1營馳援趕到,駐新蕩的2營隨后也趕到。
各部立即發(fā)揚我軍善于夜戰(zhàn)的特長,沖進村內與敵人展開搏斗,8連連長薛金貴和指導員耍清川步步緊逼。敵人憑借鄉(xiāng)村民房、土墻節(jié)節(jié)頑抗。8連跟蹤追擊,一顆顆手榴彈在敵群中爆炸,炸得敵人血肉橫飛。
這時,敵人又故技重演,連續(xù)施放毒瓦斯,嗆得戰(zhàn)士們頻頻咳嗽,睜不開眼睛,殘余敵人趁機逃遁。
此戰(zhàn),擊斃了日寇17師團聯隊長達子萬,共斃傷日、偽軍100余人,繳獲武器彈藥一部,還繳獲日軍“掃蕩”蘇北根據地作戰(zhàn)計劃和地圖一份,為新四軍反“掃蕩”斗爭提供了重要情報。
戰(zhàn)后,新四軍第3師授予力挽狂瀾的22團3營“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光榮稱號。“百戰(zhàn)百勝”自此成為3營的稱謂,伴隨3營南征北戰(zhàn),越戰(zhàn)越勇。
1949年1月,3營已經隸屬于第四野戰(zhàn)軍39軍115師343團。14日9時許,在劉震軍長指揮下向天津發(fā)起了猛攻。
山炮、野炮、榴炮進行1個小時正面射擊之后,六〇炮、迫擊炮向雷區(qū)又進行3分鐘破壞射擊。炮火延伸后,團長王扶之和政委郭永昌命令擔任開辟通路任務的兩個尖刀連進入戰(zhàn)斗,掃除殘存的地雷,爆破障礙物。
這時,敵人開始猛烈射擊。3營7連的前兩名爆破手沖出20多米就倒在第一道障礙前。第三名爆破手李明在背部負傷的情況下,炸開了第一道障礙,但他在沖向第二道障礙時,連中數彈犧牲。
緊接著,2班班長曹景森在沖出戰(zhàn)壕幾十米后,頭部和身上多處負傷,他艱難地向前爬行移動,最終用頭部和身體將炸藥包推到障礙絆腳繩下面,用牙齒咬開導火索,將第二道障礙炸毀,他也英勇犧牲。
隨后,戰(zhàn)士們又再接再厲,爆破了第三道障礙。
破除了障礙后,3營開始架橋,強渡護城河,準備發(fā)起沖擊。7連的20多名戰(zhàn)士在指導員周玉富帶領下,將10米多長、2米寬,串扎六七抱粗,用蘆葦捆成的浮橋,冒著敵人的反撲火力,抬動往前沖,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不久,我軍特種縱隊的坦克開道沖鋒,壓制了守城之敵的火力,掩護3營架橋。最終,7連前赴后繼,以70余人傷亡的代價,架通了蘆葦橋。
不過,由于隆冬寒冷,護城河已經結冰封凍,可以直接行走過河。7連及時報告了這一最新情況。為了保證尖刀連沖到護城河時,不會被敵人的火力阻擋,王扶之慎之又慎,讓3營繼續(xù)偵察。
3營教導員陳硯田決定派人去察看。3班戰(zhàn)士紀毓生自告奮勇前去偵察。他在彈雨中一會兒臥倒,一會兒躍進,很快就到了護城河邊。不到10分鐘,紀毓生安全地回來了,但已頭部負傷,血流滿面,全身被硝煙熏黑,衣帽褲子均有彈洞。
他帶回的消息非常重要:冰很厚,完全可以過人,河岸也不陡,城墻也塌了下來,都能上人。
于是,團長王扶之果斷地下達了發(fā)起沖擊的命令。擔負主攻的3營尖刀9連在副營長丁劍銳率領下,奮勇發(fā)起沖擊。另一個尖刀連是4連。
9連2班班長楊印山見突破口擁擠,率全班機智地從右側鐵絲網破口處鉆過去。越過護城河逼近城下,遭到敵暗堡火力封鎖,壓得他們抬不起頭。楊印山連續(xù)投出兩枚手榴彈,趁著爆炸效果登上城墻。
登城旗手高全理、高福田、趙鈞理相繼犧牲,副班長吳小順最終將紅旗插上了天津城頭。
在城墻突破口,團長王扶之親自指揮一門九二步兵炮和兩挺重機槍,消滅了敵暗火力點,保證了后續(xù)梯隊進入戰(zhàn)斗。
戰(zhàn)斗中,王扶之的腿部被彈片擊中受傷,但他堅持不下火線,躺在護城河的冰面上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
此時,9連和4連肅清突破口殘敵,奪取一處花房后,又分別擊退佟家樓、醬菜園和張樹林方向敵人的多次反撲,并乘勝攻占了敵炮兵陣地,鞏固和擴大了突破口。
3營包圍了敵縱深內的重要支撐點華北制油廠。該廠周圍是2米多高的圍墻,墻外環(huán)繞著寬2米、深2米的外壕,壕外是鐵絲網和雷場,東南西北4個角均有地堡。
8連從東南側迂回夾擊該敵。9連1排在火力掩護下沖過開闊地,越過外壕,炸毀了西南、西北角的地堡后,又炸毀了兩側圍墻。教導員陳硯田及9連連長姜玉清率該連沖入院內,在8連配合下全殲華北制油廠之敵160余人。
15時30分,343團的3營和2營并肩向天津西站發(fā)起進攻,在1營協同下攻占天津西站,殲敵一個連,出色地完成了突擊任務。
1950年10月25日,3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入朝參戰(zhàn),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zhàn)役。
11月1日,第一次戰(zhàn)役中云山戰(zhàn)斗第二階段的進攻戰(zhàn)打響。凌晨3時左右,343團在團長王扶之、政委王國英指揮下,迅速由明堂洞向龍頭洞開進,擔負阻援任務,阻擊由博川增援云山的美“開國元勛師”騎兵第1師5團。
騎1師自1943年離開美國本土后,一直進駐遠東、太平洋地區(qū),被美軍自詡為“美國在太平洋的拳頭”“麥克阿瑟將軍的寵兒”。
身材高大的王扶之偏不信這個邪,一拳擂在桌上,吼道:“我鐵打的紅軍團,就是要會會美國佬的元勛師,用我的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把騎兵1師的馬腿砍斷!”
3營前衛(wèi)9連連長李慶祥率全連迅猛出擊,從北坡搶先1分鐘趕在了美騎1師5團1營B連之前,占領龍頭洞以北的185.8高地。
參謀長汪明德在望遠鏡里看到9連奮勇登先爬坡,興奮地說:“團長,9連上去了!”
王扶之連連說:“9連好樣的,不愧為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的主力連。”
說時遲,那時快。9連先發(fā)制人,斃傷敵30余人,迫其退守龍頭洞。9連抓住了非常寶貴的一分鐘,就決定了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
隨后,全團在9連掩護下迅速展開戰(zhàn)斗隊形:1營在龍頭洞東北公路兩側高地,組成主陣地;3營占領龍頭洞西南諸高地,從側翼威脅美軍;2營在1營之后,阻擊云山逃敵,并作團預備隊隨時增援1營戰(zhàn)斗。
當日晚,343團團長王扶之為擴大敵我之間緩沖區(qū),改善防御態(tài)勢,決定以1營和3營8連,乘美軍立足未穩(wěn)之際,殲滅其前衛(wèi)連,奪取龍頭洞。
22時40分,1連向龍頭洞之敵發(fā)起突然攻擊,與此同時,8連在龍頭洞北面佯攻,3連插至龍頭洞南切斷美軍前衛(wèi)連與營主力的聯系。
當戰(zhàn)斗發(fā)展到村中小學校時,部隊被校內美軍工事的火力壓制。關鍵時刻,全團各連密切配合,僅50分鐘即勝利地占領了龍頭洞,全殲敵前衛(wèi)連,斃傷敵80余人,俘敵20余人,繳獲迫擊炮3門。
11月2日,343團乘勝迅速調整部署,以1營堅守龍頭洞北山為營主陣地,將3連前伸到龍頭洞南2公里處公路兩側,建立前進陣地;3營仍在龍頭洞西山和185.8高地組織防御,保障1營右翼安全;2營為預備隊。
2日下午1時,美軍重占龍頭洞。隨后,以此為進攻出發(fā)地,在10余架強擊機和重炮、坦克的支援下,向1營主陣地發(fā)起大規(guī)模猛烈進攻。3營在側翼以猛烈火力支援1營作戰(zhàn),與美軍展開了殊死搏斗。
激戰(zhàn)至下午5時,美軍第五次進攻曾一度突破1營部隊陣地。
團長王扶之果斷命令團屬炮兵集中火力封閉突破口,團預備隊2營5連實施反擊;3營一部向敵側后出擊,終于將敵擊退,恢復了陣地。同時,3營迫擊炮排以猛烈火力襲擊陣前500多米處美軍指揮所。
不久,1架直升機降至指揮所,接人逃跑。敵見增援云山無望,遂向博川方向退去。
龍頭洞阻擊戰(zhàn),英勇的343團粉碎了美軍步兵王牌師在空中和地面炮火支援下的進攻,頑強守住了陣地,斃傷美騎5團團長以下400余人,俘40余人,挫敗了美軍增援云山的企圖,有力地保障了云山圍殲戰(zhàn)的勝利。
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稱贊道:“39軍包圍了云山的美軍騎1師8團,使其大部分被殲,擊潰了增援云山的美騎1師5團,打得好!”
世界一片驚呼:“華盛頓開國時組建的一直沒吃過敗仗的美國騎兵第1師,這回敗在了共軍39軍手下。”
戰(zhàn)場上本無常勝之軍,“百戰(zhàn)百勝”主要是在心理上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這也是我軍不可戰(zhàn)勝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今“百戰(zhàn)百勝第三營”的傳人繼承了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質量建軍的征途上瞄準打贏,苦練精兵,如果再上戰(zhàn)場時,仍將是“百戰(zhàn)百勝”的鐵拳頭,不辱榮光。
(執(zhí)筆人為葉征、唐需華、歐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