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一
(中共勃利縣委黨校 黑龍江七臺河 154500)
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黨和政府始終重視中醫藥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更是高度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就如何傳承發展中醫藥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進行了專門的謀劃和部署,把中醫藥發展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經過抗擊新冠疫情、非典疫情等重大傳染病之后,國人對中醫藥作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當前,中醫藥產業正在崛起,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黑龍江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寒地中草藥種植基地之一,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在2017年4月29日召開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了壯大醫藥產業集群的部署,在2019年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打造千億級營收中醫藥產業。七臺河市作為黑龍江省的四大煤城之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業總體層次不高,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一煤獨大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替代產業支撐能力不足,立足本地區獨特的資源稟賦,深入實施產業振興工程,七臺河市將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作為推動市域經濟轉型振興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大力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做優經濟質量,奮力建設實力七臺河、活力七臺河、美麗七臺河、幸福七臺河。
依據《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結合七臺河市實際,七臺河市編制出臺了《七臺河市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指出要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民營富市、生態立市和創新興市”戰略,把中醫藥及其相關產業打造成為全市轉型振興的龍頭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努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經過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使七臺河市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中國“寒地北藥之都”。為加快七臺河市中藥材產業的健康發展,黑龍江省制定出臺了《七臺河市“寒地北藥”扶持政策》,制定了七臺河市“寒地北藥”黃金十條,對七臺河市域內寒地北藥發展過程中的相關主體給予科技、貸款貼息、品牌等方面的扶持獎勵。勃利縣制定了《勃利縣寒地中草藥產業扶持政策暫行辦法》。
截至2020年10月,七臺河市共引進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5戶。2019年引進了投資超百億元、具有立市意義的聯順生物制藥項目,該項目主要致力于獸用原料藥、人用藥、生物農藥及其制劑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是省“百大項目”之一。2020年引進了黑龍江潤草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黃芩苷提取項目,該項目填補了七臺河市中藥材原液提取產業的空白。在康草堂藥業、利民藥業、潤浦貿易有限公司實現了本地中草藥的就地加工。積極發展藥食同源企業,七臺河市現有藥食同源企業6家,生產藥食同源產品近40余種,包括人參根飲液、超微固體飲料、代用茶、枸杞酒等。與此同時,七臺河市委市政府積極爭取賽必得、思康達、順灝等中草藥加工企業,大力發展中草藥深加工產業和生物醫藥。
積極參加黑龍江省中醫藥博覽會,充分展示七臺河市的“名醫”“名廚”“名企”“名藥”,推介七臺河市的寒地中草藥。2021年第三屆黑龍江省中醫藥博覽會上,七臺河市共有參展企業15家,精選159種356件產品參展,勃利縣海林藥材專業合作社與秦皇島中航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總金額近3億元的中草藥交易市場項目;舉辦2021年黑龍江省中醫藥小鎮(小城鎮)創建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同行共同交流學習;為進一步促進中草藥產業交易和銷售,在勃利縣建立了寒地北藥交易中心,并在線上開通“北藥商城”電子交易平臺,聚集區域內的中草藥特色產業相關主體積極入住。
同時,占地6萬平方米的勃利寒地北藥交易中心改造項目已經完工,已入駐企業7戶,擬入駐企業20余戶。電商平臺“北藥商城”上線運行,集聚藥企180多家、合作社400多家。
近年來,七臺河市傾力打造七臺河中醫藥特色小鎮,集中打造勃利縣大四站中醫藥專業小鎮,實現三產融合發展。七臺河中醫藥特色小鎮以桃山創業園為龍頭,以金沙新區為主體,以寒地北藥為特色,以電子商務為平臺,通過推進桃山創業園中醫特色風格改造工程,融入中醫文化元素,現有八棟建筑分別改造成為中醫藥博物館、中醫名醫名家館、中醫藥材及綠色農產品交易館、中醫科學研究館、中醫按摩理療管、中醫特色美食館、國際合作交流館、中醫康復養生館,努力把各中醫藥特色館都建成網紅打卡地。勃利縣大四站中醫藥專業小鎮發揮大四站鎮生態資源優勢和種植基礎優勢,把中醫藥作為立鎮富民產業,打造藥材觀賞區、康養旅游區、膳食保健區、康養度假區。
雖然七臺河市中藥材加工企業近年來有所增加,但與“打造中國寒地北藥之都”的總體定位目標相比,藥材加工企業仍然短缺,尤其是中藥材龍頭加工企業不足。本土的藥材加工企業和藥食同源企業普遍設備簡單、規模小、產能有限;引進的藥材加工企業當前尚處于建設階段,投產達效尚需時日。以桃山創業園為龍頭,以金沙新區為主體的七臺河中醫藥特色小鎮仍處于建設中,且小鎮的兩個部分地域分布有一段距離。勃利縣大四站中醫藥專業小鎮,雖然一期投入運營,但當前仍處于整體建設階段,只有餐飲、住宿、花海觀光等部分板塊對外營業,小鎮康養核心內容不突出,沒有實現醫藥產業與養老、旅游等現代健康服務產業的深度融合,吸納游客人數有限。
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必須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當前七臺河市在中醫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方面人才短缺問題十分嚴重。七臺河市現有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方面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臨時從市內不同單位部門抽調組成的,在這些領導干部中真正懂中草藥產業特色小鎮發展方面的人才較少。受發展環境和薪資待遇方面的影響,七臺河市內中草藥特色產業發展方面的專業技術研發人員短缺,真正懂中草藥營銷和特色小鎮管理方面的人才少,市域內尚缺乏中藥材研發相關的科研機構,中藥材產業化中的技術研究基礎薄弱。同時,七臺河市內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的相關主體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資金短缺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之一。
從全國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目前中藥材市場相對低迷,截至2020年10月,全國中藥材漲價品種有82個、跌價品種有248個、持平品種有200個,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品種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在國家扶貧政策下,部分地方政府對藥材行業的不了解造成了中草藥產業盲目發展。受新冠疫情影響,一些生產企業停產停工,導致不少藥材需求減少。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對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的發展也帶來巨大挑戰。同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以康養旅游為核心的中草藥特色小鎮發展受疫情影響較大,面臨著旅游客源不穩定、長途游客少、常態化疫情防控成本高等困難。
隨著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發展壯大中醫藥產業戰略部署的實施,省內各地市紛紛結合本區域發展實際,制定了各自區域內的中草藥產業發展相關規劃和政策,如哈爾濱市提出要建設中藥配方生產基地、佳木斯市提出要建設區域健康醫養中心、伊春市提出突出北藥產業化發展、牡丹江市著重抓好“三醫三生三智”高端醫藥產業發展、雞西市提出推進雞東和梨樹北藥加工項目。同時黑龍江省內一大批中草藥特色小鎮紛紛建立,有街津口中醫藥特色小鎮、甘南縣巨寶鎮中醫藥特色小鎮、湯原縣鶴立鎮中醫藥特色小鎮等。當前,七臺河市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面臨的行業競爭壓力和市場競爭壓力都較大。
把七臺河市的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做大做強,需要從中草藥產業發展的全局出發,以全產業鏈建設為目標,積極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中草藥產業經濟效益最大化。(1)繼續加大對本土中草藥加工企業的培育力度。積極支持本土中草藥加工企業通過改進生產技術、研發新產品、上馬新設備、擴大規模等舉措將企業做優做強做大;扶持已引進的中草藥加工企業盡快投產達效;(2)進一步加大中草藥加工龍頭企業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專班+園區”“目標+考核”的招商引資新機制,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和本地資源稟賦情況,積極開展資源吸引、政策吸引、市場吸引等多途徑招商活動,將線上與線下招商相結合,與有投資意愿的企業積極對接,吸引中草藥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到七臺河市投資建廠;(3)以大健康理念為引領,傾力發展中草藥特色小鎮。集中各方力量推進七臺河中醫藥特色小鎮和勃利縣大四站中醫藥專業小鎮盡快完成主體工程的建設,盡快使小鎮全部板塊都能投入運營;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本地區特色,突出康養功能,著重打造精品養生保健、藥膳養生等營業板塊;組建一只懂經營、會經營的高素質運營管理團隊,實現小鎮有序健康發展。
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需要有力的科技支撐。(1)多途徑引進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專題業務理論培訓、脫產學習、外出考察調研等方式不斷提高七臺河市內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專門職能機構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積極落實好現有的市人才引進獎勵政策,積極引進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發展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特色小鎮發展方面的專業經營管理人才;通過掛職鍛煉、借調、校企合作等方式柔性的引進省內外中藥產業的知名專家,建立長久的交流溝通機制;(2)強化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強中藥材質量追溯平臺建設,通過與高校、企業間建立長期合作,成立中藥材檢驗檢測中心,建立當地中藥材產地加工、質量檢驗等關鍵環節的質量技術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化的生產和規范,提升本地區道地中藥材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3)積極引導本地中草藥加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參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發項目,建立“廠中校”“校中廠”等校企合作基地。
當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正在由過去的無品牌偏好向名牌消費轉移,認清形勢,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必須把品牌當作開拓市場,鞏固市場的“金鑰匙”。(1)打造中草藥特色產業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政府搭臺,聯合企業,對區域內的中草藥品牌進行整合,打造具有七臺河標識的區域中草藥公用品牌,通過深度挖掘區域公用品牌的文化內涵、提升區域公用品牌的文化價值、講好品牌故事、增強品牌影響力等方式逐步提升區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2)推動中藥材倉儲流通體系建設。要推動建設中藥市場、倉儲物流基地、質量檢測基地,構筑中藥材交易流通平臺;繼續辦好勃利縣寒地北藥交易中心、中醫藥及綠色食品交易館,打造龍江東部中藥材交易中心;(3)開展“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充分發揮電商產業園等平臺的作用,同時積極引進域外電商借勢發展,大力發展跨境中醫藥電商貿易;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下銷售,提升參展水平,組織開展各類展銷對接活動,增加七臺河市道地藥材的售量。
發展中草藥特色產業小鎮,政府要扮演好推動者的角色,通過加大政策、環境、資金等扶持力度,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1)落實完善好現有的扶持獎勵政策。進一步加強市中草藥特色產業發展專班的組織領導,提高其在中草藥特色產業發展中綜合協調、聯絡溝通和督辦落實等工作能力;推動《七臺河市“寒地北藥”扶持政策》切實的落地生效,保證各項促進中草藥產業發展的獎勵補貼資金能及時落實到位并發揮作用。根據中草藥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2)積極為中草藥產業發展中的相關主體搭建融資平臺。利用政府信譽度較好的優勢為中草藥生產企業進行金融擔保,適時引入互聯網金融等,幫助相關主體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3)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現有中草藥產業園區、特色小鎮等附近的公路、公交站點、民宿、綠化、景觀等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中草藥加工生產、中醫藥康養旅游產業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