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昆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云南昆明 650000)
隨著現代化金融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更迭,綠色可持續化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金融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對新時代金融發展道路的探索進程中,如何促進經濟形勢的迅速化轉型,在進行現代經濟形勢的迅速化轉型上,通過對于區域經濟的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未來可持續發展金融建設模式來進一步探討所研究的金融方向的區域經濟調整,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建設模式過程中。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的促進發展主要研究的具體內容是通過金融活動籌集的基本運營資金進行合理利用,并投入發展綠色產業的相關事業上。通過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有效的“綠色”產業金融工具,引導社會上更多的專業機構和人士對環保行業進行資金投入,進而促進和發展綠色金融的持續性推廣和建成。通過對綠色金融的相關產業融合,不但可以持續促進區域經濟的不斷增長,還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綠色金融”對于社會價值的貢獻度,進而提高人民群眾的未來生活質量。
1.1.1 綠色金融的發展內涵
綠色金融的提出和演變是由德國生態銀行向全世界所呼吁的,它的根本內涵在于必須正確地認識到社會、生態經濟和自然環境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保證人類社會健康的經濟基礎上,更應對環保事業的相關信息和治理理念進行不斷推廣和促進。通過這一舉動,提高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也使得綠色金融體系得以快速建成,并通過大力發展基金、信貸、債券的形式,進行對金融產業上的相關融合,并將綠色金融理念上升于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戰略和具體實踐過程中。
1.1.2 綠色金融對區域發展的重要作用
綠色金融更有助于區域高質量水平發展的促進,通過倡導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使公眾意識到環境危機對未來生活造成的重要問題,再進行綠色消費意識相關的培養,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喜好,進而通過市場進行對綠色產業發展的機制供求。這一行為有效地從根源上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具體轉型形式,并提高了公眾踐行綠色意識的環保理念。區域經濟的相關領域的創立上,應對資源進行更行之有效的項目分配,使其保證在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環境化效益,通過地方綠色金融戰略理念的積極引導,引導該區域的企業盈利策略,改變其原有的生產、售賣方式,轉變為更加健康的、綠色的發展模式,進而保護綠色金融資源、保證生態環境風險控制。
目前,我國在進行綠色金融與區域經濟的相關結合上,具備較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其所具備的潛力巨大。這對于綠色金融與區域建設有著更大的未來影響。其未來發展的主要項目包括以環保、節能、清潔能源及綠色交通的相關項目,這些項目都是對未來綠色金融的重點發展項目,也是區域經濟進行綠色發展道路上必要的開設項目。對于綠色金融項目的投入和使用上雖然在短期內需要較高的投資成本和時間精力,但在后續的社會經濟供給上會為區域建設提供更加強有力的資金支撐,使區域經濟呈現出高質量、高發展的綠色產能結構,并通過綠色化發展道路進行新市場的高水平、高利潤、高回報的財務結構優勢。
當代社會所涵蓋的金融行業發展制度,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已經不再適應我國產業發展需求。由于國家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區域經濟的發展形勢不斷改變,以應對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此,國家通過開展和推廣綠色金融的產業促進策略,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必要調整。綠色金融的投入使用,不僅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迅速轉型和對相關機構整體的優化升級,同時可以促進金融行業機構的未來化健康發展,進而保證資金流向更具低耗能、高效益、低投入、低污染的企業,為我國的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綠色金融與其他相關機構的進行不斷產業融合,也能樹立綠色金融的現代化標準。自2013年起,我國共有21家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業務額呈現逐年上升的情況,至2017年時,綠色信貸額已達82956.63億元,這些問題,正是現代化發展對于綠色金融的推廣肯定,也證明了綠色金融的持續性與金融行業的融合是金融時代的“必然選擇”。
隨著我國對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再執行以往所存在金融機構行業的內部標準。強化經濟建設具體內涵,對于未來金融行業發展進行不斷的時代選擇和客觀發展,時代的淘汰化將過時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不斷升級,使其對未來經濟模式中可持續性發展理念進行相關融合,并通過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的內部各項目進行協調式發展,促進經濟的不斷推廣和升級,進而推動相關產業項目的融合,以達到對我國金融行業機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穩態需求。目前,從環保節能的項目角度上,所需要的資金都是長期的,并且其所含有的資金量較大,如果僅通過簡單的貸款等盈利行為,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現有生活資源的具體需求。這就需要進行推廣綠色債券等其他金融工具,來進行相互間的資金共促,進而有效緩解金融機構所處的負債經營階段,使綠色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結合。
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對于國家的發展水平有著極其迫切的需求,由于工業化的迅速崛起,使我國各類工廠或其他行業的廢水、廢氣、廢金屬物質等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由于起初推廣“粗放型”的經濟發展策略,以及國內資源與整體所需資源的配比嚴重失調,使其消耗產能過大,環境無法進行自然修護,進而對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破壞。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碳排放量仍然十分“巨大”。根據相關部門統計,2013年我國就已經達到97億噸的碳排放量水平。為此,我國提出了對氣候變化的碳排放量減排方向目標。2020年對于單位國內生產總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對于2015年的碳排放量下減了40%~45%。目前,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的各類相關環保活動推廣,通過對綠色金融理念的產業進行相關融合,可以使我國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并為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巨大力量。
3.1.1 加強公眾綠色消費主義理念
為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群眾的綠色思想意識形成問題。從環境污染的終端治理上實踐新時代生態文明的建設力度,必須從綠色發展理念和多方位思考的角度進行提升,通過倡導人民群眾進行綠色消費的主體觀念,使其對環境危機問題的意識得到提升。
3.1.2 增強企業內部的綠色發展意識強度
企業如果想將綠色發展意識進行到內部項目的未來發展規劃中,就應樹立起綠色投資的相關理念,循序漸進地促進相關綠色項目的安排。政府可對實行綠色發展意識的企業進行資金和其他形式上的鼓勵,以此來促進其他相關企業對綠色發展意識與其所進行涵蓋的產品項目進行融合,以此來促進綠色發展意識的持續性推廣。例如,韓國政府為鼓勵企業將綠色發展意識與其企業的相關項目進行融合,對企業資助了大量資金,并成立了專有的綠色企業資金,助力企業的低碳環保綠色項目的形成,對危害綠色發展主體觀念的企業進行處罰,以此來提高其公民對于綠色發展意識的了解。
3.1.3 提高產業的綠色發展觀念
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產業服務意識較為薄弱,需要對綠色金融服務模式有更加具體的項目安排和實質性要求,隨著現代化產業和協調發展理念的相互融合及環境的治理理念逐漸提升,并且得到了國家級政府的支持,綠色金融與項目產業的融合是時代所決定的。對于產業內部應提高綠色發展的行為意識,不斷將綠色產業進行標準化、統一化,向著綠色消費理念進行引導,并提高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鏈之間的協調性和深度嵌合。
3.1.4 提升區域內的綠色創新意識
綠色金融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通過實現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以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并創造更大的環境收益,以此將傳統的金融模式向著綠色金融模式進行轉型和升級,使相關的金融工作在進行綠色金融理念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地方區域內部的企業綠色創新意識的形成,不僅有助于企業綠色文化的形成,更會對企業的綠色金融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于綠色金融的實際應用策略相關負責人可通過與所創立的產品和企業內部項目進行相關整合和改革,將原有的金融處理制度進行篩選,并與綠色金融制度進行相互融合和補充,以使自身的金融發展策略得到質的提升,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
綠色金融進行支撐生態環保及相關的金融產業的啟創聯合,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及為環保行業的理智化協調進行共促發展內容。將產業結構調整與綠色金融有機結合,是符合當今時代所發展的結構轉型化需求,將綠色金融發展理念融入各行、企業內的基本戰略理念,引導企業實現綠色生產及現代化生活方式,有助于其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并促進產品效益化和經濟化。面對當前生態環境風險控制功能及社會環境的經濟效益,區域型綠色經濟轉型更符合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通過以綠色信貸為主要抓手,有助于實現未來創新、綠色金融資源配置優化,從而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
加大綠色信貸等綠色產業項目的投入量,有助于區域經濟的高效發展,并結合綠色發展的主體觀念,無論是從金融增長上,還是從金融領域對其他領域的刺激上,都有著顯著成果。綠色金融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長期且有效的影響,它是基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之間的有效整合,以實現對該區域發展的不斷促進。針對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前提,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并且由于綠色金融相關的融資法律法規并未完全有效的執行,這使得企業的綠色發展理念對于國內部分企業項目實施上識別度不高,對于未來的綠色金融探索方案還有著巨大空白。隨著綠色金融的不斷發展及區域的發展、促進、引領之間的關聯越來越強,對于區域間節能減排的產品售賣效果而言,綠色金融的經濟調節理念更有助于推進資金的項目支撐,并強化人民群眾的綠色觀念,進而加強民眾環保意識的形成。
綜上所述,綠色金融是通過連接金融機構進行與地域的不同產業鏈的相關“助力器”,為實現社會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撐,以及響應國家政策的相關鼓勵與未來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與提高上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將綠色金融引入相關企業,將會使企業內部的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得到提升,綠色金融所助力的綠色文化產業調整,以及對相關內容的轉型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以上討論,綠色金融理念對于踐行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意識,是我們所應當重視并提倡的。企業發展需求更應被公眾、企業、國家所引入并大力提倡。地方通過推動區域企業進行建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模式,將綠色金融助力與其相融合,將會營造出更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此外,在進行“綠色金融”法律上的相關完善,也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于綠色生產及綠色消費之間的相關認識,以刺激當地的綠色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