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非,黃小亮,游君昱,董明達,田 杰
(1.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 重慶 401331;2.重慶科技學院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研究院 重慶 401331)
隨著新興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工科的教育理念難以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1]。2017年,教育部推出了“新工科”建設計劃[2],提出新工科的教學目標要與產業(yè)的發(fā)展相匹配。石油行業(yè)是關系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產業(yè),油層物理是石油工程和海洋油氣工程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由于油層物理的理論深奧、知識點多、實驗多、與油田現(xiàn)場結合緊密[3-5],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難以兼顧工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難以達到新工科建設的要求[6]。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把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和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7-8]。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了師生間教與學的互動[9-10],已成為一種日益重要的教學模式[11-12]。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如何發(fā)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油層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是值得探究的問題[13-14]。
油層物理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為主,慕課教學為輔的方式進行。
油層物理的主要教學方式以傳統(tǒng)課堂講授的方式開展。教師在授課時,采用PPT對基本概念、理論、方法等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課堂上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油層物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也與慕課教學進行了結合。教師根據(jù)油層物理知識點制作慕課視頻,并上傳到互聯(lián)網,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慕課視頻進行復習,加強了學生對油層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一是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工程應用能力欠缺。油層物理知識點數(shù)量多、難度大的特征導致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基本知識點、理論、方法,學生的學習也以消化吸收基礎知識為主,對知識的應用無暇顧及。然而,“新工科”建設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工程應用,解決油田現(xiàn)場的實際工程問題。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難以滿足“新工科”對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要求。
二是線上慕課沒有充分與線下課堂相結合,僅僅作為線下教學內容的重復。現(xiàn)有的油層物理慕課模式相對簡單,慕課視頻基本是課堂重點教學內容的精煉版。雖然對學生鞏固和掌握課堂知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有的油層物理慕課教學在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知識應用上的作用乏善可陳。線上慕課對線下課堂的補充和結合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是線上學習互動模式單一。油層物理的線上學習以慕課視頻播放為主,學生的線上互動大多局限于視頻下方的留言討論。一方面,教師難以實時掌握學生的討論情況,難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教師難以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討論課題,開拓學生的思維。
①在線視頻模塊。將油層物理教學內容按三大知識體系細分為知識點,針對每個知識點,開展在線課件制作、在線視頻錄制等工作,建立油層物理知識點全覆蓋的在線視頻體系。
②在線工程案例庫模塊。針對油層物理的教學內容,建立符合油田現(xiàn)場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油氣藏的工程教學案例庫,以視頻、動畫等形式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
③線上測驗模塊。針對知識點,開展在線習題庫建設,學生在觀看在線視頻后,可自主開展線上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④師生交互平臺。在油層物理線上學習平臺上搭建在線論壇。教師可在論壇上發(fā)布課后研討課題。學生也可在平臺上參與課題的線上討論,并對教師進行在線提問。教師除了能在論壇上為學生答疑之外,還可了解每個學生在線視頻的學習進度、線上測驗的成績,針對每位同學的情況開展因材施教。
①在線視頻、在線工程案例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教師在線下課堂開展理論及實驗教學,學生在線上學習平臺觀看在線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生在線學習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工程實踐。三者相結合可以突破傳統(tǒng)課堂受教學課時、教學空間、教學手段的限制,學生既能扎實地掌握油層物理基礎知識,又能提升自己的工程應用能力。
②線上研討與線下匯報相結合。學生在線上論壇參與油層物理的課后研討活動,并通過線下課堂集中匯報研討結果,教師在此過程中對線上研討進行引導,對線下匯報進行總結和點評,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學生對油層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③線上測驗與線下考試相結合。采用線上測驗的手段,教師可實時掌握學生每小節(jié)的學習情況,通過線下考試,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油層物理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掌握和綜合應用情況。二者相互結合,加強了教師對教學質量的掌控。
④線上點對點答疑輔導與線下集中答疑輔導相結合。教師可根據(jù)線上論壇的學生提問點對點開展答疑輔導,針對多數(shù)學生反饋的問題,教師可在線下課堂進行集中答疑輔導,二者相結合,強化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見圖1)。
圖1 油層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
2.3.1 課程組
根據(jù)油層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的特征和要求,課程組需要修訂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安排最具專業(yè)性的課程組成員參與相關章節(jié)的在線資源庫建設工作,為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2.3.2 教師
教師需要對混合式教學設計進行精心準備,制作與教學內容互補的在線教學視頻,精心挑選工程案例,有針對性地設計在線測驗和在線研討課題。教師還需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積極引導學生的課后研討,及時對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的答疑輔導,推動混合式教學的順利實施。
2.3.3 學生
學生利用在線視頻進行知識的預習和復習,參與在線測驗和在線論壇的研討活動,并在線下課堂中進行知識的深入學習和研討結果的匯報。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反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混合式教學體系的持續(xù)完善。
油層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需要結合“新工科”建設對人才工程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以及油層物理的課程目標來進行構建。因此,在構建油層物理評價體系時,需要將理論知識水平、工程實踐能力、實驗動手能力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油層物理的評價體系由四部分組成:線上學習成績、課程報告、實驗成績、期末測試,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理論知識水平通過期末測試和線上學習成績進行評價,工程實踐能力通過課程報告和線上學習成績進行評價,實驗動手能力通過實驗測試進行評價。
表1 課程評價體系
油層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線上慕課充分結合起來,既發(fā)揮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在理論知識傳授方面的優(yōu)勢,又能利用線上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引導式、發(fā)散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工程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僅起到了合理分配教學課時的作用,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師生間的教學互動,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油層物理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是在“新工科”要求下培養(yǎng)石油領域創(chuàng)新性工程人才的有利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