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楠 哈麗娜
講好中國故事是在國際社會中塑造中國形象、傳遞中國聲音的有力途徑,也是展示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有力載體。近年來,我國在國際社會積極講好中國故事,旨在表明中國態度,向世界展示真實全面的中國形象。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與變革,國際傳播格局發生改變,為講好中國故事帶來機遇。面對新的傳播環境,應將新興媒介技術融入到中國故事的講述中,為中國故事注入新動力。
利用互聯網與算法智能技術能夠消除國家之間的物理界限,更新信息傳播模式,突破文化隔閡,為我國在國際社會中講好中國故事帶來機遇。
1.媒介技術消除物理界限。以互聯網與算法智能技術為依托的新興媒介技術消除了地域與時空的物理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信息的無障礙流通,為我國在國際社會中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暢通傳播渠道。電子媒介時代,國際信息的傳播以線性傳遞為主,人們處于被動接收信息的位置中,削弱信息接收自主性,形成信息傳播的物理界限;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國際信息傳播帶來顛覆性變革,人工智能與算法技術等新興媒介技術的應用消除國家之間信息流通的物理邊界,用戶通過客戶端或者網頁搜索便可以得知國際信息,深刻影響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使國際信息可以暢通無阻地在國際社會中進行流通。
2.算法介入更新講述模式。隨著媒介技術領域的不斷發展,算法技術逐漸融入到中國故事的創作流程,為智能化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技術支撐與媒介機遇。算法技術可以精準捕捉海外不同國家用戶的閱讀習慣,并根據海外用戶的閱讀數據對傳播內容進行創新與整合,使中國故事的敘事模式在展示我國深厚文化底蘊與先進治理理念的同時滿足海外用戶的閱讀習慣,從而對中國故事的敘事模式與內容進行針對性制作,繼而在講好中國故事時實現個性化分發。
3.人機交互打破文化隔閡。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將人與媒介技術聯系得更加緊密,人機交互使得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改變,短視頻和虛擬現實技術等數字媒體技術融入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對他國文化進行本土化翻譯與虛擬化再現,減少文化隔閡在國際傳播中的影響。同時,大數據技術根據用戶使用媒介數據的習慣以及不同文化的特性對用戶進行“畫像”,并根據畫像情況生產出深入用戶內心的融媒體產品,實行人與媒介機器心靈的交互。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他國文化被媒介技術賦予新的活力,媒介技術所營造的深入人心的文化體驗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間的邊界。在文化交織的媒介格局中,中國故事在講述時更加貼近海外用戶的文化需求,促進國際傳播的深度與廣度。

面對媒介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機遇,新華通訊社建立的“中國好故事數據庫”向海外用戶展示中國故事的全貌,并利用媒介技術搭建國際傳播分發矩陣,將人機交互的新模式融入到融媒體產品的制作中,在國際社會中有效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1.建立中國故事數據平臺。媒介技術制約著中國故事在國際社會中的傳播形態,文字、報紙、電視的三次媒介變革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傳播渠道,但中國故事的傳遞仍受到地域與時空的限制,未能完整地呈現出中國故事的全貌。互聯網將全球進行連接,分布式數據儲存、區塊鏈技術、信息節點傳輸等新型媒介技術的應用為中國故事建立數據存儲與分發平臺提供了媒介技術支持,中國故事得以在網絡平臺中完整地呈現與保存,向國際社會展示出中國的發展歷程與先進的國際治理理念。新華社把握媒介技術變革的趨勢,依托于全媒體數據資源庫與區塊鏈搜索技術,搭建“中國好故事數據庫”,其圍繞中國先進的治理理念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將六萬多條中國故事分為學習、治國理政、奮斗圓夢、中華文化、合作共贏五大板塊,在國際社會中多方面與立體化地展示出中國形象,為海外用戶認識中國提供新平臺。“中國好故事數據庫”的建立是媒介技術發展中的創新嘗試,為表達中國態度、建構中國國際話語體系提供媒介平臺。
2.促進人機交互融入內容。在數據平臺的支持下,算法技術對海外用戶進行“畫像”,實現精準的內容推送,但如何通過用戶的表面數據創作出深入用戶內心的中國故事,仍是講好中國故事所面臨的難題。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為中國故事突破文化隔閡、實現心靈層面的共情提供了技術渠道。“中國好故事數據庫”將人機交互技術應用到講述過程中,利用AI技術與傳感器技術對語言進行翻譯,并根據不同國家的特點開辟專欄,為海外用戶講述深入內心的中國故事。在英文版中,“中國好故事數據庫”開辟Around China專欄,根據海外用戶的情感反饋將內容細分為社會、環境、教育等16個板塊,向海外用戶呈現出中國故事的全貌。同時在進行語言翻譯時,將AI翻譯技術融入到內容中,使語言更加貼切海外用戶的閱讀習慣,拉近與海外用戶的心理距離,繼而制作出抵達海外用戶內心的中國故事。
3.創造多形態融媒體產品。縱觀媒介技術的演變史,每一次媒介技術的進步都對人的感官進行沖擊。到了互聯網時代,單一的感官延續已不滿足用戶的觀看需求,短視頻、H5、數字媒體技術的出現將用戶納入到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將用戶的多種感官進行融合,增加用戶的觸覺體驗,呈現出多形態的融媒體產品。“中國好故事數據庫”充分利用不同傳播媒介的優勢,將文字、圖片、短視頻相融合,為海外用戶制作出多形態融媒體作品。在文章《峽江皮影:刀筆光影中的文化傳承》中,數據庫先利用短視頻對峽江皮影進行介紹,之后再配以文字進行深度解說,最后通過特寫圖片呈現出皮影的細節。三者搭配由淺到深地向海外用戶展示出峽江皮影的文化魅力,創新中國故事的傳播形式,為用戶打造多種感官結合的視覺體驗。
4.搭建國際傳播分發矩陣。目前,部分西方霸權主義國家利用算法技術為本國民眾營造數據繭房,僅為民眾推送有利于本國的信息內容,在中國故事與海外用戶之間設立隱形的遮蔽,阻礙中國故事的傳播。因此,我們也要利用媒介技術搭建國際傳播分發矩陣,突破數據繭房對我國形成的阻礙尤為必要。在第四次傳播革命中,媒介矩陣以其便捷與快速的特點突破數據繭房所形成的遮蔽,日益成為傳遞中國聲音、表達中國觀點的重要場所。“中國好故事數據庫”緊隨媒介矩陣的發展趨勢,開發建立中國故事數據平臺,并推動中國故事數據平臺進入國際社會,在國際范圍內推出網頁與客戶端兩種版本,海外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方式對中國故事進行閱讀與觀看,網頁與客戶端中的內容呈現中國故事的全貌,利用全景展示弱化算法推送的遮蔽,給予海外用戶極大的自我選擇權。
媒介技術的演進為我國講好中國故事帶來機遇,在媒介技術范式變革中,我國應抓住媒介變遷的契機,在媒介技術變革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利用媒介技術搭建傳播矩陣,為中國故事的傳遞提供暢通的媒介渠道。
1.突破:跟隨媒介技術范式變革趨勢。我國在講好中國故事時需在媒介技術范式變革的趨勢中搭建中國故事數據平臺,將先進的媒介技術應用到中國故事中,為在國際社會中傳遞中國聲音建立媒介渠道。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將“范式”一詞界定為領域內公認的模式或者模型,而媒介技術范式變革則是改變媒介技術在信息傳播中的固定模式,將新興媒介技術運用到信息流通中,繼而實現信息傳播效果最大化。媒介技術范式經歷了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電子媒介、互聯網媒介四次變革,如果我國仍使用原有的媒介技術范式,就會在國際傳播中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我國需對自身的媒介技術進行突破,在跟隨媒介技術變革趨勢的同時,及時根據媒介技術的發展更新媒介平臺,將先進的媒介技術運用到中國故事的講述中,抓住媒介技術范式變革的契機,研究出全新的媒介技術手段,在媒介技術變革中占據主導地位,為建構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搭建牢固的技術支撐。
2.內容:人機協同的敘事主張。人機協同技術融入到國際傳播領域是媒介技術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在講好中國故事時,可將智能技術作為故事內容的發現者,通過深入分析海外用戶的數據與信息,為內容制作者提供專業的選題方向。講好中國故事的目的在于在國際社會中傳達中國聲音,表明中國態度,使中國故事傳達至海外用戶的內心深處,繼而與海外用戶達到心靈層面的情感共通。但是由于文化背景與語言表達的不同,各國之間存在著文化隔閡,中國故事傳播的效果往往有所削弱。因此,在對中國故事的內容進行構思時,一是可利用智能AI技術對海外用戶的閱讀偏好與情感傾向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內容制作;二是要利用智能機器對內容進行本土化翻譯,使中國故事的表達符合海外用戶的閱讀習慣,拉近與海外用戶之間的心理距離;三是借助智能穿戴設備觀察用戶閱讀時的神情,從而得到精準的反饋信息,并根據反饋內容對中國故事進行深化或者調整,使中國故事可以貼近海外用戶的內心,從而激發情感共鳴。
3.產品:賦能多樣化媒介形態。我國在講好中國故事時,可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故事內容中,為海外用戶營造出沉浸式的體驗氛圍,加深用戶對于中國故事的理解。中國故事中包含著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與價值內涵,縱使可以通過人機交互的形式對語言進行本土化翻譯,但其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理解透徹,媒介技術的演進為再現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涵提供可視化渠道。在可視化媒介的加持下,虛擬現實技術將單一的聽覺與視覺體驗延伸至人體感知中,開創故事講述的新方式。因此,在制作有關中國故事的融媒體作品時,除了將多種形態的媒介形式應用到內容中,還可將虛擬現實技術設備融入到中國故事的講述中,利用VR、AR等可穿戴設備,將海外用戶置入中國故事的具體場景中,實現海外用戶與中國故事的跨時空交流,使海外用戶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全方位感知中國故事的先進理念與價值內涵。
4.矩陣:搭建渠道傳遞中國話語。我國可以利用新興技術在國際范圍中搭建媒介矩陣,暢通傳播中國話語的多種渠道。搭建媒介矩陣可采用數據+算法+社交媒體+平臺終端的方式,將每一個階段都視為承上啟下的傳播節點,使信息在傳播時實現節點與節點的連接,為信息的流動提供渠道。一是對相關數據進行搜集與分析,利用算法技術描繪出用戶的“畫像”,為信息的個性化分發奠定基礎;二是根據算法技術所分析出來的個性化內容進行社交媒體的矩陣搭建,根據海外用戶的需求設立不同主題的社交媒體,使社交媒體的類型滿足海外用戶的使用需求,從多個領域講好中國故事,利用多維度與立體化的矩陣模式削弱數據繭房對于我國對外傳播的影響;三是對社交媒體矩陣的平臺終端中海外用戶的反饋進行及時分析,根據反饋內容調整矩陣模式,更新傳播內容,使中國故事與中國話語在暢通的媒介環境中進行傳遞。
在利用媒介技術時,要跟隨媒介技術范式變革的趨勢,及時對媒介技術平臺進行更新,在全球媒介技術中占據主導地位,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媒介支撐。同時,也要根據數據與算法技術搭建社交媒體矩陣,利用全方位與多領域的媒介矩陣模式突破數據繭房對于我國講好中國故事的阻礙,實現對外傳播信息內容的無障礙傳遞,在暢通的媒介渠道中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向國際社會展示出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與大國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