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詩揚

書名:見微知著:地縣媒體融合創新實踐
作者:謝新洲 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9月
定價:78.00元
2020年在黨和國家戰略規劃推動下,縣級媒體開始全面向融媒體發力,縣級融媒體中心開始成為地方性基層媒體的最主要形式。縣級融媒體中心“遍地開花”,發揮了更大的基層媒體的地方性優勢,但在體制機制、人才來源、發展均衡等方面面臨著很多的現實問題,成為縣級融媒體現實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2020年,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謝新洲教授等人共同撰寫的《見微知著:地縣媒體融合創新實踐》,以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與地市媒體融合這兩大主體為研究對象,研究二者發展現狀、發展路徑等現實存在的問題。本書以數據報告與案例分析兩種方式為主要呈現形式,圍繞以“兩微一端一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探究地縣級媒體融合的發展實踐,成為當今基層媒體融合的重要理論著作。
堅實的數據支撐:嚴謹的研究基礎。本書依托真實數據,對媒體融合的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在論述過程中,主要以龐大的數據為支撐,體現著實證研究的本質。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作者將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模式進行歸類,歸納出“全省部署”和“縣級探索”兩大發展模式,并在這兩大發展模式之中展開大量的數據收集。本書第二章將收集到的具體數據進行分析。在具體的數據分析中,研究者將縣級媒體數量、發展現狀,以及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數量、發展現狀進行數據化統計,并將縣級融媒體建成的時間、番號設立、管理單位、財政收入等作為數據分析的重要變量,用較為直觀的方式將融媒體中心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以數據化的方式予以展示。
豐富的現實案例:生動的研究方法。本書一方面以數據為支撐,一方面以現實案例為實證,將案例分析與理論相結合。在梳理了我國媒體融合的整體態勢之后,本書的第三章、第四章則重點分析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的現實狀況與發展困境。作者深入全國各地級市、縣級融媒體中心,以發展實踐為依據探析媒體融合發展的未來之路。作者選取了浙江省長興縣、吉林省農安縣、甘肅省玉門市等多個地區樣本,探析各地融媒體發展中心的發展模式和地區特色。整理出以“著力發展內容原創”為主要特征的北京市大興區融媒體中心的路徑優勢,以及將服務功能凸顯的四川綿陽市游仙區的路徑模式等。通過對各地具體資源整合方式和發展路徑的分析,本書展現了全國媒體融合的不同發展層面,同時也彰顯了各地探索媒體融合發展之路獨有的地方智慧。
在全國共同發力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重慶市一直擁有不俗的成績。2022年,重慶市永川區的“永川頭條”APP、“永川發布”等公眾號榮獲全國優秀區域融媒綜合創新力等獎項,作者將重慶市永川區、重慶市石柱縣兩地的媒體融合發展狀況作為案例的參照,將融媒體與商業傳媒相結合、“微平臺”運營等重慶市的成功經驗作為案例分析的重要補充,為研究提供了客觀的參照坐標。通過對各地媒體發展的具體研究,作者將我國媒體融合政策與地市級、縣級媒體融合的實際建設有機融合,以實踐案例探究出省、市、縣三級媒體融合的協同發展之路。
見微知著的邏輯脈絡:巧妙的研究思路。正如謝新洲教授所寫的書名,這本對地、縣級媒體融合創新的研究著作,聚焦于全媒體時代之下我國主流媒體該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宏觀性議題,屬于國家政策性指導和全國媒體實踐相關的宏大課題,但作者以巧妙的研究智慧,從小的切入點入手,將媒體融合的發展大勢落實到市級、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中來,這樣見微知著、一葉知秋的巧妙思路,以小見大,生動形象,從具體個例中窺視出我國媒體融合的發展態勢,展現出媒體融合之路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通過對各大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數據調研和現實走訪,作者發現,地方性媒體的融合之路仍面臨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地方媒體體制機制陳舊固化,在實際的媒體融合發展中難以與其他媒體形式融合,同時還有重要的人才短缺問題,原有的地方性媒體人才已經很難適應如今全媒體時代對人才的整體需求,符合全媒體需求的人才仍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的重要短板。
本書為媒體融合實踐提出了中肯的指導建議:面對全媒體時代,我們應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傳播體系,同時也應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地打造地域性智能化綜合媒體。媒體人應順應時代發展,跟進互聯網思維,大步走向新媒體化,實現媒體融合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