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珍,劉小莉,薛莉萍,麻小鳳,李海源
(天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甘肅 天水 741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對優質奶產品的需求增加,促使奶山羊產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奶山羊飼養量增幅較大[1-2]。但目前奶山羊產業發展面臨著優質飼草料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優質蛋白飼料的缺乏導致產奶量及奶品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3]。青貯飼料作為草食畜的基礎飼料,其加工技術和配制的飼料品質越來越受到養殖戶的重視[4]。大量研究表明,苜蓿單獨青貯時由于其緩沖能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難以青貯;而甜高粱碳水化合物含量雖然高,但蛋白質含量較低,單獨青貯營養品質欠缺,所以通常將苜蓿和甜高粱按照1∶3或2∶3的比例混合青貯,使得青貯飼料具有蛋白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充足等優點,可以有效解決反芻動物優質飼料短缺現象,在肉牛和肉羊飼養中應用廣泛,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5-6]。但目前關于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飼喂關中奶山羊的相關研究較少,缺乏可靠的基礎數據。本試驗以2胎次關中奶山羊為研究對象,探討添加不同水平(10%、20%和30%)的苜蓿和甜高粱混合發酵飼料(混合比例為2∶3)對奶山羊生產性能、產奶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總結適宜的混合青貯飼料添加量,為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在生產實踐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依據。
本試驗所用紫花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由清水縣民豐匯農草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關中奶山羊由秦安縣浩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
選擇36只胎次(2胎)和泌乳期(150 d)相同的關中奶山羊作為試驗對象,隨機分成4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3只奶山羊。對照組(A組):基礎日糧;試驗B組:日糧中添加10%的苜蓿與甜高粱(2∶3)混合青貯飼料替代6%青貯玉米和豆粕飼料;試驗C組:日糧中添加20%的苜蓿與甜高粱(2∶3)混合青貯飼料替代12%的青貯玉米和豆粕飼料;試驗D組:日糧中添加30%的苜蓿與甜高粱(2∶3)混合青貯飼料替代30%的青貯玉米和豆粕飼料。
本試驗奶山羊基礎日糧配制參照NRC(2007)標準設計,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見表1。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風干基礎)
試驗奶山羊飼養于秦安縣浩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半開放式的同一羊舍內。試驗開始前先對羊舍、食槽、水槽、運動場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經7 d預試期后開始正式試驗,試驗期42 d,每天早上6∶00、中午2∶00和下午5∶00投喂飼料,每天共飼喂3次,羊飲水自由,采食后可在運動場內自由活動。試驗期間每天定時觀察奶山羊的健康狀況。
1.5.1 采食量及日增重 試驗期內每天定時記錄試驗羊投喂飼料量和料槽剩料量,計算平均采食量。并于試驗初期和試驗結束后的早上7∶00空腹稱量試驗羊體重,計算試驗期內羊平均日增重。
1.5.2 產奶量 試驗期間每天早上6∶30和下午5∶00擠奶,記錄每只羊的產奶量,計算平均日產奶量。
試驗數據通過Excel 2010進行匯總統計后,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用Duncan法進行平均值的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
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對奶山羊采食量和日增重的影響如表2所示。C組奶山羊采食量顯著高于A組、B組和D組(P<0.05),B組和D組采食量與A組相比無顯著變化(P>0.05)。對照組和3個試驗組初始體重基本相近,差異不顯著(P>0.05),但末重和日增重均表現為B組和C組顯著高于A組和D組(P<0.05),且B組末重和日增重最大,但隨著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添加量的增多,日增重降低。

表2 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對奶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
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對奶山羊產奶量的影響如表3所示。與對照組相比,在試驗第1~14 d,B組、C組和D組奶山羊產奶量顯著高于A組(P<0.05),且C組產奶量最高,平均2.26 kg/d;在試驗第15~28 d,B組、C組和D組奶山羊產奶量也顯著高于A組(P<0.05);在試驗第29~42 d,3個試驗組奶山羊產奶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C組最高,并與B組和D組差異較顯著(P<0.05)。綜合來看,C組奶山羊產奶量最高。

表3 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對關中奶山羊產奶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隨著飼料中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比例的增加,奶山羊飼料成本逐漸降低。與對照A組相比,試驗B、C、D組飼料成本分別下降了0.46元/d、0.9元/d和1.25元/d,凈增收益分別為3.18元/d、4.74元/d和3.41元/d。3個試驗組產生經濟效益分別為7.02元/d、8.58元/d和7.25元/d,其中C組的經濟效益最高,為8.58元/d。

表4 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對奶山羊經濟效益的影響
影響反芻家畜生產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家畜品種、飼草料和環境等[7-8]。本試驗對象關中奶山羊為雜交選育出的優良品種,結構勻稱,體能結實,遺傳性能與產奶性能穩定[9-10]。夏敏等[11]在肉牛日糧中添加30%的酒糟飼喂肉牛后,發現肉牛的干物質采食量增加了8.32%。馬曉宇等[12]使用全株玉米青貯飼料飼喂嶗山奶山羊后,奶山羊采食量提高了20.1%。本試驗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飼喂關中奶山羊后,奶山羊采食量也顯著提高,且添加量為20%時采食量提高幅度最大,與對照組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1.88%,這與此前研究結果相似,說明在基礎日糧中添加混合青貯飼料可有效提高奶山羊采食量。
本試驗用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代替奶山羊日糧中的部分豆粕、青干草和玉米成分,主要是因為苜蓿含有豐富的蛋白,甜高粱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兩者混合青貯后的飼料中含有大量乳酸和一定量的乙酸,能夠調節瘤胃pH值,改善反芻家畜瘤胃內環境,提高家畜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進而提高飼料采食量[13-15]。本試驗中添加20%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時,奶山羊采食量提高幅度最大,但在添加10%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時,奶山羊日增重增幅最大,這可能是由于產后60 d的奶山羊處于泌乳盛期,對蛋白和能量等營養物質的需求非常大。因此,雖然在日糧中添加了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后奶山羊的采食量有所提高,但更多的營養物質需滿足泌乳盛期的高產奶需求,因而奶山羊的日增重并未提高,反而呈下降趨勢。
目前,關于在奶山羊日糧中添加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的研究報道較少。梁建光等[16]研究發現,在日糧中添加10%蘋果渣飼喂奶牛可提高產奶量;陳亮等[17]研究發現,在奶牛日糧中用苜蓿青貯替代苜蓿干草可使奶牛的日均產奶量提高9.12%。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奶山羊的日糧中分別添加10%、20%和30%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奶山羊的日均產奶量分別提高20.24%、28.57%和16.07%,凈增收益分別為3.18元/d、4.74元/d和3.41元/d。因此,綜合經濟效益來看,以添加20%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效益最好。
在日糧配方中分別添加10%、20%和30%的苜蓿和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飼喂關山奶山羊,均能提高奶山羊的產奶量,但以添加20%的苜蓿與甜高粱混合青貯飼料時產奶量最高,效益最好,值得在生產實踐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