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甜靜 葛笑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在100多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歷程中形成的多種精神形態的總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2021年9月,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46個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作為政黨組織文化的內核,在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優良作風淬煉、黨員言行規范、組織力量凝聚、維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發展、堅定文化自信等多個層面具有重要價值,對于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新的偉大社會革命具有重要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偉大建黨精神是對中國共產黨精神標識的凝練與概括,集中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價值信仰和價值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密碼。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建黨之基,闡釋了建黨的根本;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立黨之本,體現了黨的宗旨;不怕犧牲、英勇奮斗是興黨之魂,表明了興黨的條件;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強黨之要,突出了強黨的要求。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展過程中,偉大建黨精神是源頭和主線,貫穿于革命、建設、改革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各種精神形成于黨的實踐過程,是對偉大建黨精神基因的延展與傳承,它的形成又對黨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
百年奮斗實踐賦予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精神譜系也隨之不斷發展。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這些偉大精神以革命斗爭為背景,以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為特質,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勇往直前、敢于犧牲、艱苦奮斗的革命形象,為取得革命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一系列以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為特質的艱苦創業精神,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塞罕壩精神、王杰精神等。這些精神既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精神一脈相承,擁有共同的思想內核,又彰顯了這一時期“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時代主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實踐孕育出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這些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格在這一時期的創造性表達,也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注入了敢闖敢拼、銳意進取、勇攀高峰的精神特質。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女排精神等是這一時期精神譜系的構成。這些精神既傳承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初心使命,又為黨組織建設提供了豐厚滋養,激勵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新時代以來,黨帶領人民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了傳承和發展,形成了以“自強自信、守正創新”為特質的新時代精神,如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學家精神、絲路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既立足時代,又面向未來,其中蘊含的中國共產黨人自立自強、攻堅克難、團結協作的精神基因,為新時代推動黨的建設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夯實了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石。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在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念中生成發展。精神譜系所具有的同化作用讓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個由具有共同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的一群人凝聚起來的團體,使中國共產黨黨員對組織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信“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旗幟。從偉大建黨精神到改革開放精神再到新時代精神,理想信念這一思想內核始終貫穿其中。精神譜系中每一種精神,都明確包含著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幫助廣大黨員深刻理解和體會黨在誕生、發展和壯大過程中所賡續的精神價值,這是堅定黨員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所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生成和弘揚進一步夯實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之基,契合了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淬煉了黨員的優良作風。恩格斯曾經說過:“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每個政黨都有獨特的精神樣貌,共產黨人的精神樣貌來自精神譜系給予的深層次洗禮,這種精神洗禮不斷強化著共產黨人的黨性,幫助共產黨人保持光榮的傳統和優良的作風,為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基本坐標和方向引領。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優良作風的政黨。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既是革命、建設、改革的奮斗歷程,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同時還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塑造、黨性淬煉的過程。無論是“實事求是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還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抑或“趕考”的西柏坡精神,都是實事求是思想作風的最好體現。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所體現出的人民性相統一。從抗戰精神到抗疫精神,從張思德精神到“三牛”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生動寫照。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引導規范廣大黨員的言行舉止。中國共產黨是特殊的政黨組織,從組織文化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由內而外生發的組織軟文化,對組織成員的行為起到導向作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在這一進程中涌現出來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進模范的感人事跡產生了廣泛的時代影響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如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等,生動地詮釋了優秀共產黨員身上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高尚道德風范,彰顯著跨越時空的精神感召力,形成了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和推動力,對廣大黨員發揮了巨大的激勵作用。在偉大建黨精神激勵下,無數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犧牲奉獻,與全體人民一起不斷開創新的歷史偉業。所以,精神譜系對中國共產黨黨員起著精神指引和行為導向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推動組織變革的內驅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作為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精神形態,是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進行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重要內驅力量。從組織文化的角度觀之,由于時代發展的要求,組織文化必須不斷吸收和融合組織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理念,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從而促進組織的改革、創新和發展。組織變革的前提是要樹立敢于創新、勇于變革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非凡歷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偉大精神,從偉大建黨精神到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都包含著開拓創新的精神元素,為新時代黨在組織理念、組織行為以及組織功能方面的深層次變革提供了重要啟迪。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提升黨組織凝聚力的樞紐。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力量,組織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組織成員在組織文化的影響下,凝心聚力,向著共同的目標不斷努力。黨的精神譜系作為動態生成性、發展性的精神形態綜合體,其積極向上的精神觀念及行為準則會對成員形成強烈的感召力、持久的驅動力,推動著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如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等,為全黨堅守初心與使命帶來信念與信心,鼓舞著共產黨人自強不息、接續拼搏,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所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推動全黨形成凝心聚魂、思想統一、信念堅定、行動協調的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柱。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形塑黨光輝形象的重要標識。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氣質是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的集中展現,同時也是有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特質。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與改革過程中所淬煉出的獨特精神面貌、精神氣質和精神品格,各種精神協同發力塑造出黨的光輝形象。組織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外塑形象內塑人,組織文化的外化主要表現為一個組織的外部形象。一個富有個性風格的組織形象,將會充滿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所折射的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都展現著黨的夢想追求、情懷擔當、犧牲奉獻,這些紅色標識匯聚成黨的光輝形象,成為勾勒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的無言豐碑,是區分中國共產黨與國外資產階級政黨、其他國家共產黨以及國內其他民主黨派的重要精神標識。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組織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不僅會對本組織成員產生影響,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外部作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組織文化的最核心部分,對社會大眾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從而形成了社會動員的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產生于黨的百年偉大實踐,蘊藏著無窮的精神力量,這些精神是維持社會穩定的現實力量。在偉大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的感召下,越是面臨困難和挑戰,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破除所有困局提供了精神動力與內在支撐,對構筑新時代團結奮斗的精神長城、獨立自主地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精神是文化的靈魂,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文化強國的建設既離不開物質載體的發展,又依賴于精神文化的充實。優秀的組織文化既是對社會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反過來也會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政黨組織,其政黨文化和組織文化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更為巨大。中國共產黨鑄就的精神譜系,是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立足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產生的,其本身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依據,對于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價值。精神譜系所呈現的昂揚面貌,為當代中國社會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文化資源,堅定了全體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物質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外在條件,精神力量則釋放發展的內生動力。作為黨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所具有的凝聚功能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提供了強大正能量。在新的執政條件和歷史方位下,各種矛盾疊加,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黨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從精神信仰、道德風尚、時代氣質、核心素養等多個方面,不斷釋放出提振民族精神、激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熱情的磅礴力量,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作為一個政黨組織,其精神譜系構成政黨組織文化的內核,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國內其他參政黨和社會組織的獨特文化標識。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展源頭,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100多年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實踐基礎。在中國共產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也必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