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壽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組建后首次召開的全國性金融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結合金融監管和上海實際,談談我個人對會議精神的粗淺理解和對金融監管領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思路建議。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會議強調,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證。會議首次提出要完善黨領導金融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好中央金融委員會、地方黨委金融委員會和金融工委的作用,對加強金融系統黨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當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正在推進,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各項金融工作成果,正是“兩個結合”在金融領域的充分體現。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在結合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不斷推動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有力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我們要繼續推進“兩個結合”,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重要的組織保障。會議提出要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為金融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一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政治能力作為首要能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是要學習實踐提能力。在學中干、干中學,提升風險應對、為民監管、金融科技、依法履職、協同作戰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三是要清廉履職正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優良作風投入到金融監管事業中。
會議在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分析了當前金融工作面臨的四方面問題。一是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除了會議提到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金融風險,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還需關注新型機構風險、交叉金融風險、外部輸入風險等。二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近年來,上海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相較于上海的定位要求,仍有較大改進空間。三是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打擊不法金融中介、“偽創新”等亂象仍需持續發力,上海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任重道遠。四是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金融創新步伐加快,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監管前瞻性、穿透性、協同性等有待加強。
會議強調“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我們要持續強化“五大監管”,探索構建中國特色金融監管體系的“四梁八柱”。一是強化機構監管,一手推動“模范生”的培育,形成示范;一手做好對“壞孩子”的懲戒,形成震懾,并帶動其他機構差異化經營、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行為監管,不斷完善“全流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公平交易,嚴厲打擊“無證駕駛”類非法金融活動。三是強化功能監管,解決監管重疊與監管真空并存的問題。突出對實質相同業務監管標準的統一性;突出功能與機構監管、央地監管的協同性;突出針對特殊情況合理調整的靈活性。四是強化穿透式監管,將穿透理念嵌入監管全流程,提升監管數字化水平,加強信息共享,做到對風險底數清、情況明。五是強化持續監管,覆蓋金融機構全周期、金融風險全過程、金融業務全鏈條。
會議強調,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建設金融強國進程中,上海肩負著黨中央的殷切期盼和光榮使命。為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影響力,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進民族復興偉業貢獻“上海力量”和“上海智慧”,金融監管須當好六種角色:一是做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加強政治機關建設,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實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讓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上海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二是做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堅持“四個放在”定位,以“五篇大文章”為抓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支持上海“2+3+6+4+5”產業發展布局,推動科技金融“1+2”方案、綠色金融發展行動方案落地,提升普惠金融發展能級,立足上海老齡化特點大力發展養老金融,不斷豐富數字金融業態,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三是做金融安全的守護者。與上海市相關部門加強聯動,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把握好風險處置中權和責、快和穩的關系,堅決懲治違法犯罪和腐敗行為,探索健全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四是做人民金融的捍衛者。圍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力度,指導行業做好“滬惠保”“滬家保”等普惠型產品推廣,認真抓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五是做對外開放的先行者。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功能,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擴大“首家”“首批”開放項目影響力,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推進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持續打造金融營商環境的“上海品牌”。六是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將“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理念融入上海金融業,引導金融真正做到為實體融資、為社會賦能、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擔當。